文|吴怼怼 耳东陈
编辑|吴怼怼
上映十小时,票房破一亿。
这是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5月20号的战绩。
明明上映的日子不是节假日,五一档同类型的《你的婚礼》还没下映,好莱坞超级系列片《速度与激情9》也同期上映。观众怎么还愿意为听名字就能脑补情节的青春爱情片买账啊?
不可否认520厥功至伟。
日期讨巧,排片友好,是票房漂亮的重要因素。
不过《我要我们在一起》能有这么好的票房表现力并不令人惊奇,拉长时间线,会发现青春片在市场吃香很久很久了。
中国电影市场有这么一个奇特景观,从2013年至今,除去2015和2017,每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都雷打不动有一部青春片。
而且这些青春片不像其他高票房电影那样毁誉参半,除个别几例以外,这些电影大多数是口碑一边倒的烂片,豆瓣分数徘徊在及格线外。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口碑票房成反比,青春片却依旧是当前中国电影市场最稳的掘金类型?
01 情怀牌
最直观的原因,当然是有人看。
别看这些年电影院根本不缺青春片,往前推个十年,这可是我国院线的稀缺类型。
那会儿的爱情片,是《志明与春娇》《单身男女》《爱》这种都市白领之间的爱恨情仇,比起真实生活,那更像别人的故事。
爱情片动不动人,关键要看代入感强不强。受众范围有多大,得看主人公的职业和生活接不接地气。
在中国,毫无疑问对高中生活有体验的人比当白领和霸道总裁的人多。
回想一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的时候,你身边肯定有多同学把qq签名改成电影台词,有情侣用柯景腾和沈佳宜做头像,很长一段时间,「沈佳宜」都是学貌俱佳女生的代名词。
虽然电影情节比生活梦幻,但相比以往那些出轨撕小三的戏码,大家肯定对高中生活和单纯爱情更有共鸣。
柯景腾喜欢沈佳宜,为爱情改变自己,全力奔赴,可惜心里装着彼此的两个人都太年轻,在没学会爱人的情况下相遇,最终只能错过。
一心想对一个人好,却因为年轻无能为力,这种感情在日后回想,越是进入复杂环境,越会觉得弥足珍贵。
对这种珍贵的贩卖,后来成了许多青春片的主题。
台湾青春片试水成功的第二年,赵薇带着自己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来了。
90年代的大学校园,背景音乐里郑钧的《灰姑娘》,还有学生们用的小灵通,都是一代人青春的回忆。
如果说《那些年》的直接受众是学生群体,《致青春》则用特有的年代,扩大了受众范围。
故事是无疾而终的校园爱情,里面不乏狗血,出轨堕胎车祸背叛种种元素集齐,但年少时爱一个人一腔孤勇的主旨,还是打动了不少观众。
再之后,一个青春逝去了,无数个「致青春」起来了。
校园爱情题材成了电影院的一颗常青树,并且票房都稳定过亿。
2014年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2015年《左耳》《栀子花开》《我的少女时代》,2016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致青春2》,2018年《后来的我们》,2019年《少年的你》,甚至2020年的特殊环境下,还有《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七夕上映短暂「救市」。
这些电影中,除了《我的少女时代》和《少年的你》,其他没有一个豆瓣评分超过6。
今年《你的婚礼》上映时,一位朋友发朋友圈说「虽然知道剧情很俗套,但希望待会儿不要哭」。
我问她为什么明知俗套还要看?
她觉得有共鸣的都是好电影,不存在鄙视链。
「况且那种一心一意高提纯度的爱情,长大后就没有了,只有青春片里才能有。女生看青春片的时候,难免都会把自己带入进去,现实里面不如意,只能在电影里一边回忆青春,一边做做梦了」。
02 “四线城市”
说青春片在贩卖情怀,是有依据的。
你看这么多年来,青春片依旧是坏小子配女神,普女配学霸,真心实意喜欢,造化弄人分开,成长很痛苦,公式都一样。
但要说青春片单靠贩卖情怀成功,还是有失偏颇。
毕竟《美人鱼》上映的时候,网友们都在嚷嚷「以前看周星驰都在录像厅,欠星爷太多电影票,终于有机会还了」。
这情怀一卖就是三十三亿,但第二年《西游伏妖篇》再上映,还电影票的人还有这么多吗?
因此青春片能常青,还有别的门道。
首先得益于一句俗话,「没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
青春片,顾名思义主要受众是年轻群体。
回看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你的婚礼》的想看用户的画像,会发现受众年龄在逐渐降低。
《致青春》的想看用户在各个年龄段分布相对均匀,20-30岁的人群是主力军,40岁以上的人占15.2%,青少年占比最少,只有10.1%。
《致青春》的男女比也相对均匀,女性用户只比男性用户多13.8%。
到2014年《匆匆那年》时,男女比基本呈1:1,但40岁以上的想看用户降到不足10%,青少年上涨至近14%。
2015年《左耳》的想看用户中,女性几乎是男性的两倍,等2016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定档后,女性想看用户数占71.2%,接近男性用户的三倍,20-24岁的人占51.6%,是三四十岁以上总人数的2.7倍。
至此,青春片形成了一个极其固定的核心群体——25岁以下的女性观众。
这个年龄层的人要么还在校园,要么初入社会。
涉世未深的少年们看青春片,因年龄相仿,又不像片中人物那样经历了完整的从青春到成人的过程,所以对成长的真实性判断有限。
正因此,他们对其中阵痛的解读,会根据有限的自身经历而无限放大,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大概如此。
有了理解,意味着包容度就强了。
所以虽然片子整体质量不行,但能戳中主要受众的情绪点。
80后90后长大了,看狗血青春片尬到抠脚,但不妨碍正值青春的00后10后继续青春中二。
除此之外,电影市场的不断下沉,也在无形中为青春片保驾护航。
根据沙利文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影院共5598家,到2018年上升至11864 家。
影院数量变多,意味着更多地方有了电影院。自然而然拉动的,是观影人次上涨。2018 年中国观影人次突破 17 亿,比 2014 年的 8.3 亿人次增长了近 2 倍。
一二线影院市场趋向饱和的同时,三四五线院线渠道扩建,观影人群下沉,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提升。从2015到2017 年,中国三四五线城市观影人次复合增长率达到49.9%,远超过一、二线城市的增长速度。
相较于观影门槛更高的悬疑犯罪和艺术片,喜剧和爱情片是三四线受众的主要选择。
因为喜剧和爱情娱乐性更强,更容易获得情绪共振,对他们而言,看电影的主要目的就是图一乐,青春片情绪表达强烈直白,容易引起共鸣。
如今,随着一二线城市密室、剧本杀、沉浸式戏剧等多种新的娱乐方式对观影人群的瓜分,撑起电影市场的「重任」,逐渐移交给三四线市民。
在今年的清明、五一乃至520,四线城市观影人数都一骑绝尘。
由此可见,青春片的盘子大,靠的还是「小镇青年」。
03 多快好省
有人看,自然也就有人拍。
从《致青春》开始,青春片就用小成本在搏大钱,而且次次能给投资人信心。
网传《致青春》制作宣发总费用是6000万。
上映11天,票房破5亿,如今听起来是毛毛雨,但对当年被进口片分走半壁江山的大环境而言,表现简直不要太亮眼。
赵薇导演处女作本身自带流量,辛夷坞原著小说又有书粉,故事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怀旧情绪是个吸引人的东西。
从故事到主创到题材,点点都能勾起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于是《致青春》最终票房7亿,位列年度票房第三,冯小刚的《私人订制》都没打得过它。
再看看这投入产出比,新人演员片酬低,都市青春片场景现成,制作成本低。赵薇一出手就成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投资方光线传媒股价上涨40%。
票房丰收时,电影口碑并不差,人们对初次试水新领域的熟面孔总会格外宽容。
虽然重看《致青春》,会发现故事叽叽喳喳女主极其聒噪,对于微博群众而言,这片子还有极强「媚男」嫌疑,但放在2013年的语境下,初次当导演的赵薇,无疑给她的投资方和同行们,指了一条好路——
拍青春片。
于是,赵薇的好朋友苏有朋接下来拍了饶雪漫的《左耳》,资方还是光线传媒,片子内容用当今网友的话来形容,就是「尬得我在100分钟里用脚抠出了三室一厅」。
但这并不妨碍市场继续看好青春片,毕竟投资3000万票房近5亿,分账之后还能到手8000万,怎么算都稳赚。
青春片是小投资大回报的类型。
不仅在于它制作成本低,更重要的是,相比其他类型电影,青春片不依赖大明星,不依赖固定创作班底,相对容易做。
虽然喜剧也有不少低成本高收益的例子,但这么多年了,活跃在大众视野的戏剧班底,还就那么几个,老一辈的葛优,中生代的宁浩黄渤王宝强徐峥,后来又有开心麻花团队加入。
每年那么多电影上映,喜剧市场有票房号召力的还是这几个熟脸。
而动漫科幻等以类型致胜的片子,一部票房奇迹后,延续神话还得经过漫长时间。没那么快做出来。
只有青春片,跟导演是谁关系不大,跟演员是谁关系也不大,宣发做好,片子基本就成了。
这从《致青春》《左耳》启用新人导演新人演员就有佐证,自带话题流量的青春IP,加上极有国民度的歌手唱响的主题曲,关注度自然就打开了。
王菲为《致青春》《匆匆那年》献唱,赵薇给《左耳》唱主题曲,陈奕迅田馥甄为《后来的我们》出单曲,莫文蔚为《我要我们在一起》唱新歌。
宣发费用多的剧组牵手天王天后级歌手,电影靠主题曲未映先红。
宣发费用少的剧组也不用慌张,一个好档期就能解锁票房奇迹。
疫情后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就完美证明,青春片靠的不是豪华卡司。
从导演姚婷婷到主演李鸿其李一桐,谁都没有大众知名度,最终却拿下5亿票房。
七夕上映,是这部电影真正的财富密码。
这和今年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打法类似。
选在情人节上映,形式比内容大。
目标观众是谈恋爱的小情侣,在这种日子,就算对这题材不咋感兴趣,也还是会为应景而去看。
毕竟一年的520只有一天,在这一天跟心爱的人去看爱情片跟看《速度与激情》能一样吗?
其他片子早看一天晚看一天没关系,但情人节仪式感没拉满,那不行。
青春片,既不依赖明星,选对档期,票还能成双成对出售,还很有捧红新人的潜质。
从早年的陈妍希杨子姗到陈都灵再到如今的章若楠,青春片的投资,可谓一本万利。
既然永远有人吃青春套路,「致青春」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