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未来商业观察
2020年底,知名大学生求职机构职问,被曝出员工欠薪、学员退费难传闻。
风波背后,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动辄数万元的求职学费。
有知乎网友称,前后在“保offer”项目上花费近10万元,不仅没能获得承诺的offer,连学费也退不回来。
这些项目多打着“保实习”、“保录用”旗号,有意暗示改变人生的机会唾手可得,自然会有人愿意拿出积蓄投资未来。
殊不知,这些“保过”字眼,不过是教培市场喊了多少年的噱头。
等他们被现实打醒,才后知后觉:花钱找工作,什么时候变成了理所应当?
01
一篇投稿
2020年7月,知乎用户布鲁斯分享了一篇对比求职机构的经验贴,备受关注。
两个月后,布鲁斯收到一篇请他帮忙曝光的投稿。
投稿中罗列了职前教育机构“职问”业务的六宗罪。其中,谎称与多家律所合作、伪造学员案例两大问题,直指其要害。
布鲁斯发出的文章,立即遭到投诉删帖,投诉说明中写着:文中没有实质证据,属谣言不实信息,故意抹黑。
过了一个月,这篇投稿再次出现在布鲁斯的栏下。文内多了两个与律所通话的视频,文章至今也未被删除。
让布鲁斯没想到的是,文章发布后,曝光量和赞同数少的可怜,但每天都会收到一条网友私信,称被职问坑了。
有人告诉布鲁斯,他们建了个维权退款群,群里已经有200多人。
这些学员忙着退费维权时,职问部分员工也踏上网络讨薪之路。
2020年10月,脉脉上多名职问员工声称工资被拖欠。随后,微博、知乎上也有网友发声:欠了几个月工资没发,已被领导拉黑。
万幸的是,这场由资金吃紧引发的风波,没有汇聚成如优胜教育、蛋壳公寓那般的风暴。
职问创始人兼CEO邱兆年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望在1月底解决所有资金问题。
职问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邱兆年垫上了近1000万个人资产,职问运营部从北京迁至成都,公司规模“优化”近40%。
如今,那些讨薪和退费的帖子下,依然会偶尔冒出“求拉群”的新留言
人们开始好奇,听起来陌生的职前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市场的?
02
令人心动的offer
2019年10月,职问赞助了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
节目里,八名怀抱着律师梦想的大学生,离开校园步入职场,经历一个月热血、残酷又励志的实习生活后,最后拿到转正offer。
制作方每期都会还原一个职场情节,让年轻人既看到职场中的心酸,发觉到工作的意义所在,同时又对西装革履的职场生涯心生向往。
但看到八名学生光彩耀眼的履历,多数人的心凉了半截。
比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浩源,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何运晨,曾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实习。
简历上的寥寥几笔,仿若节节升高的阶梯,让人心生感慨:理想的职场生涯离我们好远。
这时,节目中突然跳出个人说,有地方能教大学生做职业规划、包装简历、面试训练,是不是有些跃跃欲试?
进入职问APP后,亲切的顾问还会介绍一个“保offer”项目,承诺不过包退学费。尽管价格高昂,但看到那些成功的就业案例后,心动在所难免。
2019年,职问就因节目中插播的广告迅速走红,APP下载量、网站访问量、课程咨询量激增,一跃成为“明星”求职机构。
而过去几年,切入大学生就业痛点的机构不在少数,如Unicareer职优你、爱思益、DreamBigCareer职梦等求职机构,均集中在2015年前后成立。
职前教育市场开拓主要分为三个方向,C端切入学生和家长的职前培训内容,B端承接的是企业培训、招聘,以及院校职前培训需求。
对于多数职前教培机构而言,高价“保offer”无疑是核心盈利项目。
据了解,业内宣称的“保过”项目,按照面试、实习、入职等环节逐步收费,学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一些求职中介甚至在文案上公然写着:内推比走后门还简单。
当文案出现在短视频、朋友圈、QQ群中,还未走出校门,或尚未走进职场的大学生们,开始相信:交了这笔学费,便能改变人生。
但真的这么简单吗?
03
敲门的机会
去年5月,小葵在一家名为爱思益的求职机构交了5万多元学费。
小葵今年研究生即将毕业,就职目标是世界500强的快消互联网公司。但履历上普通的本科院校,让她一度没有底气。
这时,一家她在网上浏览过的求职机构打来电话,称能够帮助小葵搞定简历、面试环节,还能做公司内推,过不了退学费。
小葵咬了咬牙,拿出攒了几年的积蓄。
她签的合同上,罗列着20家目标公司,机构先为她推荐实习机会,实习结束后,如果小葵没能拿到目标offer,将返还3万元学费。
如今,刚刚结束实习的小葵,告诉《未来商业观察》:“项目附带的课程有点空,有用的是他们提供的内推机会。”
过去半年里,小葵先后在两家公司实习,一家是项目里包括的,一家是项目外内推的。经过几轮面试后,她对结果不太看好。
“当初太单纯了,世界500强企业哪有那么容易进,报了求职机构也一样,还是要靠自身能力。”小葵如是说。
对于交学费求职,小葵认为很正常,表示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参加过。在她看来,现在就业不景气,大家花钱买的,无非是进大公司的机会。
小葵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市场寒潮早有预警。
2018年下半年,互联网行业出现裁员迹象,次年多家大厂传出裁员风闻,5000多家中小企业先后倒闭。
这股全球寒潮从汽车业转移到银行业,全球银行有近7.8万人失业,达到近4年银行裁员人数新高。
2020年被疫情笼罩,智联8月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下降7.1%,求职上升35.2%。截至6月份,仍有26.3%的应届生在求职。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再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第四季度CIER(就业景气)指数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上升。
可见,就业市场已出现回温迹象,但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同比增加了40万人。就业问题依然像一块大石压在求职者心上。
职前求职机构变成了一条找工作的捷径,不少想走捷径的人,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便花钱找到大公司的门,敲不敲的开还要靠自己。
也许正如小葵所说,大家用几万块买的,只是一个敲门的机会。
最近,小葵正在准备接下来的面试,她不太担心最终会退不出学费。即便她从没去过机构的北京总部,她觉得有合同机构就肯定会退款。
当然,前提是这家求职机构不会爆雷。
注:文中受访者均为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