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中梁控股的聆讯后资料集,依据港交所的上市程序,在公司上市聆讯通过后,相关资料将在港交所网站上公布,这意味着中梁控股通过了港股IPO聆讯,上市在即。
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中梁控股(股份代码:2772)将发行5.3亿股股份,可超额配售4.77亿股;公司股份最高发行价为6.68港元/股。若超额配售权未行使,并以每股5.94港元(即发行价的中位数)计算,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募集资金净额将达29.18亿港元。
在房地产市场加速分化和港交所对内房股审查趋严的背景下,中梁上市不只意味着公司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更为未来公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融资体系趋于完善:手握超230亿货币资金
中梁控股是中国一家快速发展的大型综合房地产开发商,根植于长三角经济区,布局全国。按综合开发能力计,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六年获中国房地产Top 10研究组评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
尤其是自2016年—2018年三年间,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销售规模为例,中梁控股2016-2018年全年销售额分别为190亿、649亿、1015亿;2018年中梁正式跨入千亿房企阵营。
规模的迅速成长对当下的房企极为重要。因为,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正快速提升,具备规模优势的房企,不仅可以享受到行业集中带来的红利,还可以在融资、销售、拿地、运营等诸多环节获得优势。
事实上,不只是规模的快速扩大,近三年来,中梁控股的现金流、负债等各项指标也出现了大幅好转。2016年公司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790%,2017年净资产负债率下降到339.5%,2018年则降至58.1%;这一数字甚至低于房地产行业TOP10的平均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梁控股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也转负为正,该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达80.37亿。截止2018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达230.8亿。
此外,中梁还建立了多样化、多结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授信体系涵盖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信托公司等;公司还建立了金融联盟,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等。这次,公司在港上市后,其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中梁控股称,未来不排除采用发行公司债及寻找战略投资者等,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来源支持业务扩充。
资产快速切换:从棚改到加码投资二三线城市
其实,近年来,中梁控股之所以能快速扩张,与公司的拿地战略有关。中梁在拿地策略上,其布局与国家政策步伐基本一致,遵循“战略、市场、投资”为核心的投资机制,在不同市场周期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公司将其拿地战略概括为“复苏快上马、高涨要轮动、衰退全结构、低潮狠并购”。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中梁控股在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环渤海、海峡西岸五大区的23个省份124座城市布局353个项目,土储面积达3886万平方米。
此外,中梁规模的迅速膨胀,还与公司抓住了政策红利和周期红利有关。2015年以来,中梁积极响应三四线棚改和去库存的国家政策。2016年中梁将总部搬迁至上海,加速了公司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能力。
目前,三四线棚改和去库存已经接近尾声;与此同时,国内房价也开始分化,拥有产业基础和人口持续流入的二三线城市,房价表现坚挺。值得关注的是,中梁的资产已快速切换回二三线城市。
去年开始,中梁持续加码投资二三线城市、商业、产城等业务,目前已进入天津、杭州、重庆、成都、长沙、苏州、合肥等20座二线城市。未来,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将成为中梁投资布局的主战场。
内房股审核趋严,中梁上市获资本市场认可
目前,受宏观经济的下滑和棚改货币化力度的减弱,房地产企业也在加速分化;此外,金融去杠杆也对房地产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负债较高且资产质量堪忧的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大幅下降。
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是企业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然而,直接融资(IPO、定增等)对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水平和信息披露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港交所虽然实施的是注册制,但港交所对合规性的要求非常严格,目前,内房股在港交所的上市审核愈发趋严;在此背景下,中梁在提交补充资料后,迅速获得港交所通过,不仅表明了公司资产质量的优良,也意味着公司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中梁控股也称,此次公司顺利通过聆讯,表明了资本市场对中梁过去发展的认可及未来发展的信心,意味着中梁离登陆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
中梁在港上市后,公司的融资渠道将趋于完善,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这无疑将使得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业绩水平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