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啤酒拯救了世界大麦?

够拼!锁定啤酒高端化,啤麦出口大国角力中国市场。

够拼!锁定啤酒高端化,啤麦出口大国角力中国市场。

文 | 云酒团队

在国内外各大啤酒巨头鏖战中国市场的同时,另一场“暗战”,正在海外打响。

据彭博社12月4日报道,目前处于第二大对华啤酒大麦出口国的加拿大,正试图从最大的对华啤酒大麦出口国澳大利亚手中夺取更大的份额。加拿大麦芽行业对此充满信心,就在去年,加拿大出口到中国的啤酒大麦达到创纪录的140万吨,首次超过了加拿大国内市场上使用的数量。

澳大利亚同加拿大的这场争夺,折射出全球大麦种植业对中国市场的无限期待。伴随着中国啤酒市场日益明显的高端化趋势,国际大麦出口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中国啤酒市场的动向,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待破之题。

机遇和挑战同在的大麦出口业,会好吗?

世界啤酒消费第一,大麦国产化却成短板,还酿出一个“清爽”的误会

海外进口大麦,对于曾经快速增长且体量庞大的国产啤酒而言,早已成为常态。

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4401.5万千升。尽管产量同比微幅下降0.7%,但仍旧稳坐全球啤酒产量的头把交椅。但同巨大的啤酒产量相比,作为啤酒主要原料的大麦,在国内的种植发展却一度低迷。

曾有相关研究指出,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麦国际经济优势有所下降,大麦种植收益同小麦、玉米相比并不突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永昌县,是甘肃省大麦的重要产区,丰富的祁连山雪水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大麦价格一度处于低位,以及散户种植所带来的高成本,当地大麦种植面积已经由30万亩萎缩到不足20万亩。

这样的萎缩,曾是国内大麦种植困境的一个缩影。2013年的一项数据指出,相比于2008年,2013年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减少了近50%,产量从317万吨锐减到72.5万吨。

大麦原料的不足,同样令早早赶来淘金的进口啤酒品牌“伤透脑筋”。1995年,墨西哥科罗娜啤酒登陆中国,以其清爽的风格迅速风靡夜场,一度雄踞中国进口啤酒榜首的位置。

困于大麦原料不足的科罗娜没有采用欧洲啤酒纯麦酿造的方式,在酿造时使用玉米和大米替代一部分大麦,降低了成本,成为其口味清淡的原因之一。据说,为了弥补麦香和苦味的不足,科罗娜还鼓励在饮用时口含一片柠檬,名为清爽,以讨好更多的消费者。

不曾想,科罗娜啤酒的“创新”引发国内众多同行的效仿,“清爽”一时间成为国产啤酒代名词。传统啤酒的麦汁含量为12P(即代表每升麦芽汁中含有120克糖类),而上述原料的调整,令这一数字逐渐降到了11.3P甚至8P,酒精含量降到3%,并且大量使用大米作为辅料。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也是长期以来国产啤酒中低端价格难以上涨的原因之一。

不过,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和进口啤酒强有力的市场攻势,高端化成为了中国啤酒市场新的代名词。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啤酒消费总量增势趋缓,但高档啤酒占比及增幅显著增长。在此前披露的多份国产啤酒上市公司三季报中,也明确提及了产品高端化对其业绩的影响。今年以来,无论是年初各大国产品牌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抑或是华润雪花牵手喜力剑指高端,都使得这一趋势变得更为清晰。

够拼!锁定啤酒高端化,啤麦出口大国角力中国市场

国产大麦的“先天不足”,以及中国啤酒市场日益明显的高端化倾向,令国内的啤酒厂商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据农业农村部国际司数据显示,大麦已成为中国除大豆、高粱外,进口总量排在第三位的种植物。

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显示,中国毫无疑问是当前澳大利亚大麦的头号国际买家——截至2016-2017年年底的四年内,中国平均每年采购量为420万吨,涉及大麦销售额平均每年约达12亿澳元。

就在2018年,为努力确保中国买家对澳大麦行业“充满信心”,澳大利亚出口谷物创新中心(AEGIC)和澳大麦协会(Barley Australia)还相继在广州和首都北京举办了两场澳大利亚大麦技术研讨会,旨在推动其大麦产品,特别是高档酿酒大麦对华出口,获得极佳回报。

与澳大利亚同样热衷中国大麦进口市场的还有加拿大。“过去几年,中国的需求确实增长了,我们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正在生产更多的精酿啤酒。”加拿大麦芽酿酒技术中心常务董事沃茨表示,在加拿大大草原种植的一种新品种大麦帮助酿造出了一种淡色艾尔啤酒,酿酒者们对其细腻泡沫、口感顺滑且略带麦香的品质颇为赞赏,并预计有朝一日这种大麦将运往中国,以满足中国对精酿艾尔和拉格啤酒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拿大大麦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大麦,这种品质有助于最终产品在发酵时具有更丰满的酒体和泡沫保留能力。而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可能给加拿大提供了一个增加出口的机会。”对于中国市场,加拿大大麦行业很多从业者同样志在必得。

而近年来,除了澳、加等传统大麦出口国外,法国、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出口国也加入到了中国大麦市场的争夺当中。可以说,用“拯救”形容中国啤酒对全球大麦种植业的影响,并不为过。

国产种植复苏,气候变暖,大麦对华出口去向何方

尽管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刺激了全球大麦产业,但其未来的发展却依旧充满挑战。

国产大麦种植的复苏,便是其中之一。来自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中国进口大麦623.8万吨,同比减少10.3%。而在前文提到的甘肃大麦种植业,目前也正经历着新的调整,区域内农户种植啤酒大麦共约220万亩,年产量达90万吨,其品种和种植模式已被推广到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

当地种植户表示,随着国产啤酒大麦品质的提升,啤酒口感和味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啤麦销售也进入了良性循环。而早在2016年,百威英博宣布与江苏农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在江苏射阳等地逐步推进酿酒大麦种植的本土化,以期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

▲百威英博有关负责人考察大麦种植实验情况

除了中国市场潜在的需求下降风险,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大麦出口的生意还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11月1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期限为一年,特殊情况下将再延长半年。受此影响,澳大利亚最大谷物集团CBH立即将麦农对大麦的出价下调了近20美元,股价也一度下跌。彭博社预测,减少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将影响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反倾销调查可能会推高中国国内啤酒价格。

与此同时,全球大麦种植近年来正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气候变暖。《自然 植物》杂志发布研究结果称,全球变暖将导致大麦产量急剧减少,在极端情况下,将导致全球啤酒生产量减少16%(约290亿升),啤酒价格可能将翻一番。而由于持续干旱,澳大利亚主产区的冬粮正面临减产的困境,其中便包括大麦。

未来,中国持续增长的高端啤酒需求,能否催生国际大麦市场新一轮增长,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中国市场拯救了世界大麦,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