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最了解我的只有我女朋友丨浑水独家

在《三表龙门阵》中,他是脱口秀艺人,是众多话题明星的扮演者。但私底下,他有点闷,“我甚至一天都很少开口说话。”

2013年,29岁的苏北青年三表决定做一只风口上的猪。

此时,距离他开始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文章已经过去十年,他还从来没有靠这比收入养活过自己。在贡献了几百万字的免费阅读之后,三表终于要迎来自媒体生涯的高光时刻。

微信图片_20181205112704.jpg

▲三表表演中

2013年5月,三表创造了“三表龙门阵”。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公众号:“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天下可喷之事!”他努力跟进社会热点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评论范围从最开始的IT行业到了家长里短、娱乐八卦、政策法规。作为这个时代的评论员,他理所当然地被举报过好几篇文章。对此,他显得颇为得意。

做公号之前,三表曾面临两个选择:做IT评论或是做体育评论。前者热火朝天,后者门庭冷落。三表选择了前者,因为体育评论是体育产业的垂直产品,具有较差的变现能力。后来微信公众号的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平台上输出强烈意志确实是最直接的蹿红方式。在中国,只要显现出自己的政治光谱和价值取向,即便只是评论鸡零狗碎,也会有大批拥戴者。

即便三表不认为自己具有商业头脑,即便他的粉丝数只有十万,他也在这个丰盛的资本市场中分到了一杯可观的羹。当公众号的收入成为工资的两倍时,三表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微博营销公司、成为了一个专职的自媒体人——这既是一个幽默的巧合,又预示着一个改朝换代的故事。

01

内向的脱口秀艺人

早上十点,三表穿着白色的中式棉麻长袖、戴着一顶民国风的黑色礼帽坐在咖啡馆里喝啤酒。他长着一张轻微的鞋拔子脸,高鼻梁、厚嘴唇。如果在微信视频中模仿女明星,他的嘴唇像两根肿胀的香肠。

你必须承认,眼前这个人并不帅气。而当他开始说话,你几乎会产生怀疑,为什么有人可以通过一口平翘舌音都不分的普通话成为脱口秀艺人?

没错——脱口秀艺人,这是三表的重要角色。目前,“三表龙门阵”大致可以划分为视频和评论文章两块。前者是三表后开发的一个门类,后者则是他行走江湖的立身之本。

视频中,三表扮演窦唯、汪峰、唐嫣、金星等明星,或是王尼玛这些网络红人,借新闻当事人之口表达三表本人的观点。例如,唐嫣经常在红毯上穿冒牌礼服的新闻爆出之后,三表就戴假发、穿红衣、涂红唇在视频中自封“我是唐嫣”,然后开始以唐嫣的角度分析原因、叙述如何避免这类囧事。

微信图片_20181205112708.jpg

▲三表扮演过的部分人物

在Papi酱横空出世之前,三表曾是为数不多依靠本尊出镜博得眼球的自媒体人之一。但和Papi酱专业的表演和剪辑不同,三表喜欢在长镜头前一演到底。他并不介意自己普通话不标准,甚至不介意画面是否有美感。2015年3月14日推出视频之后,三表每天都会掉五六十个粉丝。但出镜是三表一直以来的愿望——他曾和搜狐自媒体网站合作过一个视频节目,得知自己只出声音不露脸之后,他一度觉得有些沮丧。

三表自言私底下比较害羞,但是一旦在台上进入到表演状态时,他就是另外一个人。他说自己不会刻意追求特立独行,但他豁得出去。

范冰冰和李晨公布恋情当天,三表要赶制一期视频,就跑到三里屯买假发。店员给他试戴之后让他带回家自己打理,三表担心戴不好,咬咬牙说:“戴着走吧。”当天的三表穿着大裤衩、踩着拖鞋,留着胡子,却顶着一头女式的假发。他在路边拦出租,司机看着他诡异的装束没有一个愿意载他。正好有辆车在身边下客,他赶紧钻进去,结果司机一路上都不敢瞅他一眼。

三表视频虽然粗糙,早期也让订阅者反感,但他觉得“坚持还是能改变一个人对你的一些看法的”。

三表认识一个企业的总裁,互加微信之后虽然从来没有说过话,但对方关注了“三表龙门阵”。在看了三表的视频之后,对方告诉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的感觉。”三表觉得对方有点身份,也有审美价值,结果这么评价自己,三表感到很不舒服,和女朋友说:“这人怎么能这样说话?”但后来有一天,三表看到这个朋友在微信说:“三表是我最喜欢的作者。”这让他很高兴。

02

在自媒体领域的来与去

2010年,他离开长春,从此告别网络论坛和博客。三表摇身一变,来到天津汉沽的生态城,在一家动漫公司从事宣传工作。那是一个靠近河北、毗邻化工厂的地方,像80年代的边陲小镇,又像是沙漠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城池。三表独自住在离公司车程半小时的地方,每天上班、下班,基本不再写博客,和一只猫相依为命。

每天早晨,他都混在人群中唱公司之歌,满嘴是“你就是你自己的魔法师,心中有奇迹才能创造奇迹”一类的歌词。在群体中,三表发现鸡汤有些管用。

微信图片_20181205112715.jpg

▲三表

2012年,得知公司下个月就付不起房租之后,三表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再在这个圈子膨胀下去,人就更荒废了。”随后,他来到北京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做文案。直到此时,三表才发现,一个几十万粉丝的网络红人随手转发一条微博竟能有四五千的收入。他意识到,在蛰伏于天津汉沽的两年时间里,他错过了微博的黄金发展期。

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就这样迅速迭代着人们的交往方式、阅读方式、内容生产方式。没有人能精准地预料到,下一波互联网浪潮会拍打在谁的身上。

2013年的春天,三表的老板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每天在上面发表公关、营销知识。之后,这个老广告人每天最兴奋的事情变成了向三表宣布最新粉丝动态:“我今天又多了五六十个公号订阅者!”

十年的自媒体经验让三表敏锐地意识到“个人表达的时代要来了”。只是,三表没有预料到微信公号竟能有如此惊人的变现能力。

最初的论坛和贴吧时代,论坛写手经常通过线下编辑的约稿才能获得微薄的稿费收益,博客时代写手能够依靠点击量获得一定份额的广告分成,到了微博时代,行业的意见领袖依靠自己的发声渠道和粉丝效应获得广告收入。

而到如今,资本更加热烈地拥抱着微信时代,不少公号在获得融资之后,走上了公司化运营的道路。不少自媒体人,从此成了腰板硬朗的公司老板,甚至开始投资其它的自媒体项目。

每一次的浪潮里,有弄潮儿就会有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人。三表曾经被“淘汰”过,但幸运地赶上了下一拨。在一茬又一茬的朋友圈子里,三表是唯一一个活到自媒体红利期的人。

当年论坛上和博客上认识的网友,大多数都不知所终。如果26岁时自己去了新浪频道做编辑,大概也就“很难出头”了。三表当时在新浪博客的朋友们,大多数要么跳槽,要么转行。

“生活早没了奔头,认命了。”三表说。

03

实用主义的价值输出者

私底下,三表是个有点闷的人。至少在接受采访的2个多小时中,他既没有展现公号上一阵见血的犀利,也没有说出插科打诨的段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甚至一天都很少开口说话。”

他自称有些内向,不愿意往人多的地方扎堆,连介绍周边的采访对象都有些扭捏:“我没什么朋友,最了解我的只有我女朋友了。”

但三表掐得准脉搏,知道文字、言论以及延伸的价值观能够带来什么。

本世纪初,三表积累了第一批的网络读者。

微信图片_20181127120055.jpg

▲三表

到长春读大学之后,三表开始近距离接触他死忠的次级联赛足球队长春亚泰,并在论坛中连续更新这支球队的球评。如果没有必须要上的课程,他就会在网吧通宵。后来,他又租了一台电脑,每个月花一两百块钱,这相当于他生活费的四分之一。

不出一个月,三表成为了当地体育评论界的明星。三表知道,这是“地利”,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在系统地写长春亚泰。他很快“出头”,开始为当地媒体写评论类专栏。在当地“第十二人”的球迷队伍中,三表开始赢得女孩的欢心。

“我在的学校不是优秀学府,我不是优秀学子,我怎么判断我在社会的存在感?写作这方面给我带来了虚幻的声誉,同时带来了满足感。”三表说。

3月25日,三表在其文章《我担心咪蒙病了》中如是分析咪蒙的写作思路:“咪蒙不可能是傻逼,在我看来她只不过选择了一种市场化的写作方式。”

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微信公众号就是一个容易与市场、资本暧昧但很难产生意见领袖的熔炉。很多公号文章,都与商业紧密结合;很多写作者,商人属性非常强烈。在“卖价值观”几乎可以等同于卖钱的平台上,成功永远会更青睐于那些勇于“贩卖”思想的实用者。

三表也在实用主义者的行列中。

全职做自媒体之后,三表的时间变得非常琐碎,他很少看学术类或者基础类的社科类书籍。“我觉得我很难拿出时间读这些东西,我每天都在输出,导致我看的书要快速进入、快速出来。”三表说。高中时,三表就开始读《南方周末》,喜欢上面的评论和新年献词。他也经常买《散文》杂志,因为优美的语句在高中作文中很加分,帮别人写情书也会随手掏出一本《散文》来摘录好词好句。

现在他的阅读兴趣集中于梁文道、刘瑜等人的作品,不是非常高深,但能看到他们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思考。他也很少看纯粹的历史类书籍,而会选择黄仁宇的历史评述。

“我想看看他们的切入点是什么。我比较喜欢学以致用,我喜欢看对写作有帮助的书。”三表说。他没有正面回答“是否担心得到的都是二手知识”这个问题,说:“知识是相互印证的。”

三表认为自己的受众是一群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并有相当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他从来不喜欢称他们为粉丝,在《虚妄的粉丝》一文中,他说:“粉丝团一旦建立就意味着群体动作一致、局部信仰一致。称你们为‘订阅者’或‘读者’,是对你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期许和认可,是对你们精神活动的一种描述;称你们为‘粉丝’,浅了说是一厢情愿,深了说是抹杀了一种精神活动却强化了精神病的一面!”

截止4月29日,《我担心咪蒙病了》一文为三表获得了25000的阅读量和403余赞,后台收获了五六百条留言。很多人没有看文章就来骂三表,评论后台成了情绪的大染缸。三表知道,这是互联网的特征。他熟悉网民的套路和思维,但能与他在同一层面讨论起来的人,始终是少数。

这印证了三表在文章最后的困惑与批判:“只是我搞不懂,那些有影响力的人,为什么不在公共话题领域发声,而在脐下三寸或胡子以上争个快活。所以创作者与看客共同营造了一场又一场低质量的狂欢。”

博客时代起,三表就非常关注宋石男、和菜头等人的文章。但因为曾在微博上找和菜头、方舟子、罗永浩等人挑刺、抬杠,三表被拉黑了。他恐惧只有一种观点的世界,但将和菜头等人奉做“公知”。

“你现在算公知吗?”

三表依旧没有正面回答。他说:“我挺反对这种贴标签的,但我骨子里是反权威的。”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