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降价,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

新能源价格战愈演愈烈。

文|睿财经 王蕾

6月12日上午,蔚来汽车宣布调整车主权益并全系降价3万元。新购车首任车主用车权益调整为整车6年或15万公里质保等;免费换电补能不再作为标准用车权益,新用户可灵活选择在家充电或到充换电站付费补能,蔚来此后将推出灵活的充换电服务套餐。

与此同时,针对已经提车的用户,包括终身免费换电在内的首任车主用车权益保持不变;在购买蔚来新车时,用户可选择将原车的用车权益转移到新车,或者选择放弃其用车权益从而抵扣3至5万元的购车款。

蔚来汽车当天下午专门召开车主沟通会,蔚来CEO李斌在会上回应表示,用户权益的调整本质上是剥离汽车产品和服务,用户有选择权去购买或不买服务。李斌强调,“车的配置都没有动,不是减配降价,所谓的‘减三万’是调价不是降价,只是新车不再带有原先的用户权益包,本质是原来包含在车价里的服务权益贴现显性化。”

连续亏损

蔚来汽车在6月9日发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蔚来汽车在一季度实现营收106.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11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汽车销售额为92.245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92.44亿元下降0.2%,比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37.5%。

第一季度的其他销售收入为14.52亿元(2.114亿美元),比2022年第一季度的13.04亿元同比增长117.8%,比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1.3%。其他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配件销售的增长,维修和维护服务的提供,汽车融资服务的提供,二手车销售和电力解决方案的提供。

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交付量为31041辆,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的交付量为10430辆,高端智能电动轿车的交付量为20611辆,比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减少22.5%。

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为1.5%,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14.6%,相较之下出现了大幅下降。

蔚来汽车在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为47.395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7.827亿元同比扩大了165.9%。调整后净亏损为41.501亿元,比2022年第一季度扩大了216.9%。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蔚来公司普通股东的净亏损为48.036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扩大163.2%。

2019年,蔚来汽车的营收为14.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16.3亿元人民币;2020年,蔚来汽车的营收为15.7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16.1亿元人民币;2021年,蔚来汽车的营收为49.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18.3亿元人民币。

用价格换销量

对于“降价”这一说法,李斌并未直接承认,他表示,本次调整是“在数字上下降”,但是把隐形的服务的权益货币化、显性化了。

李斌解释说,公司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有了权益调整的想法,但是仔细斟酌后认为目前这一时间点较为合适,一是得到的传播量会更大,在新款ES6发布之后,可以一波一波地推动声量;二是二代平台的主力产品已经开始交付;三是产能开始提速,交付节奏会更好,不会出现下订后迟迟不能提车的情况。

从李斌的言辞中不难看出,蔚来方面也预期本次降价能够拉动销量的提升,需要足够的产能来保障交付能力。在第一季度财报业绩会上,李斌表示,蔚来下半年的销量目标是月均2万辆。

有蔚来汽车门店销售顾问透露,这一政策推出后,进店客户量和线上咨询量都有显著提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降价3万元会大幅促进蔚来汽车的销量。

不过李斌则表示,对销量的提升作用还需要冷静看待,毕竟蔚来汽车售价并非大众市场,市场总量是固定的,“需求肯定会增加,但爆单是爆不了的。”

李斌强调说,本次降价及权益调整并不完全是为了销量,这是一个从长期来看一定要做的事情。他解释说,蔚来推出换电模式之初,用户对换电没有概念,所以要打包给用户,让更多人来尝试和接受。而时至今日,换电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不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消费者教育。

同时他还提到,不少车主其实有家充桩,但是为了使用免费权益,还是会选择到换电站换电,这大幅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蔚来的履约成本。

某蔚来汽车内部人士也对澎湃新闻记者谈到,内部调研发现,有不少车主存在“为了使用权益而使用权益”的情形,同时又存在着老车主从未使用过换电服务,蔚来方面希望能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中国市场将入内圈

我国对电动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也促使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中国电动车行业也进入了内卷时期。

首先,价格战成为了电动车行业的一大特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企业开始采取低价策略,导致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这种价格战不仅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压力,也对消费者的购买力造成了影响。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价格更低廉的电动车,而不是更高端的产品。

其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中国电动车行业内卷的原因之一。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低成本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此外,一些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最后,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中国电动车行业产生影响。政府对电动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政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例如,政府对电动车补贴的标准进行了调整,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将会被淘汰。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电动车的质量监管,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也会被淘汰。

总之,中国电动车行业进入内卷时期,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与政府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电动车行业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