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氢财经 王婷妍
近日,名创优品拟登陆港交所主板,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而此次转战港股距离名创优品登陆美股不过两年时间。
早在2020年10月15日,仅成立7年的名创优品就以20.88美元/股的定价和69.92亿美元市值的姿态登陆纽交所,成为中概股一员,期间其市值最高点一度达到107.74亿美元,彼时,名创优品被誉为“最牛十元店”。
然而,仅过去不到两年时间,名创优品已辉煌不复从前,截至2022年4月12日晚间收盘,名创优品以7.66美元/股,23.47亿美元收盘,较发行价已累计下跌63.31%,市值蒸发46.45亿美元,较最高点已蒸发逾80亿美元的市值。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体量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近年在营业收入增长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亏损也在不断地扩大,3年累计亏损近20亿元。
而如今,正值中概股回港上市潮,名创优品选择此时回港似乎在市场意料之内。
不过,回港似乎并不是万能解药。
靠加盟店撑起“千亿”目标?
招股书显示,名创优品此次回港募集资金将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和升级、供应链改善和产品开发、增强技术能力、继续投资于品牌推广及培育等方面,也就是说,名创优品此次回港募集资金中一部分将用于扩张。
而众所周知的是,由于较高的性价比名创优品毛利率较低,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名创优品毛利率仅为26.7%及30.4%,远远低于同行40%左右的平均毛利率。
低毛利率意味着名创优品利润空间较低,倘若加上扩张门店的前期准备费用,则会进一步使名创优品利润空间压缩。
不过,这并不会对名创优品造成困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名创优品门店数量达5045家,其中名创合伙人门店3349家,占比66.38%,代理商门店1555家,占比30.82%,二者累计占比高达97.2%,而直营店占比甚至不及3%。
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这一合作方式为投资合作方式,即加盟名创优品需要支付三笔费用,8万元加盟费、75万元的货品保证金和56万元的装修预付款,并且在门店开始运营后,加盟商获得的销售收入,只有38%为加盟商所有,食品则为33%,而剩下的大半部分则全归名创优品所有。
与此同时,加盟商还要承担房租、摊销及人工等成本,名创优品只提供经营权和产品成本,加盟商可以说“有福同享,有难自己当”了,而这也是名创优品直营店少的原因。
凭借着这一加盟模式,名创优品在扩张路上一路“狂奔”,营收规模也逐渐扩大,2015至2018年,名创优品营业收入分别为50亿元、100亿元、120亿元及170亿元,逐渐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甚至提出“百国万店”计划,即2022年前进驻10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达到1000亿元,全球门店达到1万家的目标,即使目前名创优品并未完成此计划,但也足以见得加盟模式给予名创优品的底气。
创始人曾涉P2P
而名创优品的另一底气则在于即使加盟商没有资金,叶国富也可为加盟商提供融资平台筹够加盟费。
2017年,有媒体曾报道称“名创优品加盟商在分利宝上借款用来上交加盟费”。
据了解,分利宝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据彼时媒体报道称分利宝官网上的标的主要为“明星产品”“消费信贷”及“债权转让”,而在“明星产品”标的中,几乎每日可见名创优品在该平台融资,该媒体称目的或为支持店铺运转或为加盟开店,而除名创优品以外,叶国富控股的哎呀呀生活馆也在该标的融资。
并且据中国经营报2017年报道显示,据分利宝官网介绍,截至去年(2016年)中旬,光大分利宝已经和国内知名的五大百货零售消费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名创优品。
彼时,21世纪经济报道还曾报道,名创优品和分利宝模式的链条实现了资金内部循环,用实体店或者自有资产做担保,然后通过分利宝融资开店,融到的资金再以品牌使用费、保证金等形式回流到名创优品。
因此分利宝也被指向名创优品输血。
即使此后叶国富切断了名创优品与分利宝的关系,但目前仍可看出“藕断丝连”的蛛丝马迹。
从目前来看,分利宝法人代表为莫劲云,曾为叶国富旗下企业哎呀呀饰品高级营销主管,为叶国富的老员工,从分利宝工商变更信息来看,分利宝最早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为林宗友,经变更后叶国富成为分利宝的第二任法人代表及执行董事。
有意思的是,叶国富持股90%的名创优品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的法人代表和高管为叶国富,经变更后目前名创优品法人代表和高管为林宗友,如此紧密的关系很难不让人产生质疑。
产品侵权、质量难言好
即使名创优品有加盟商和分利宝双重“保障”,也难以抵挡业绩的下滑,在经历2018年业绩巅峰后,2019年名创优品业绩急转直下,数据显示2019至2021年,名创优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90亿元及91亿元。
与此同时,其利润也逐年下滑,2019财年至2021财年,名创优品分别实现净利润-2.94亿元、-2.6亿元及-14.29亿元,亏损持续扩大,三年累计亏损额近20亿元。
而这其中除疫情影响外,更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名创优品没有品牌护城河,提起名创优品首先进入脑海的词则是“性价比”。
叶国富此前曾表示,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的方法论是“三高”与“三低”,所谓“三高”即高颜值、高品质、高效率;“三低”即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
可“三低”是真,“三高”就不一定了。
2020年,名创优品被爆指甲油致癌物超标1400多倍;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其某款香水不符合规定;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其一款名为“KaKao Friends”单耳苹果碗不合格,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
不仅如此,名创优品还多次被爆抄袭、侵权,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名创优品所属公司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的66条法律诉讼中,其中绝大多数为侵害作品复制权、著作权权属等侵权行为。
经历诸多此类事件后,如今名创优品的“高性价比”变成“抄袭”“侵权”,使其失去唯一的护城河,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同样主打性价比且价格低于名创优品的品牌。
即使名创优品回港成功,也难解其如今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