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巨亏变盈利,水滴公司是如何调整的?

3月23日美股盘前,水滴公司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公开信息显示,水滴公司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开启了新的战略和业务模式。目前来看,新的战略已经在财报中有了直观的体现。业绩数据显示,水滴公司2021年第三、四季度连续大幅减亏,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

连续两个季度减亏,四季度扭亏为盈背后,水滴公司是如何实现的?这项数据暗示了怎样的发展脉络?将视角扩展到整个资本市场,水滴公司身上的变化,是否是市场逻辑变化的一个缩影?

扭亏为盈的底层逻辑

纵观整份财报,利润表现无疑是最亮眼的数据之一。

第四季度,归属于水滴公司的净亏损为7120万元人民币(约合1120万美元),而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4.038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4.770亿元人民币,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度减亏。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水滴公司的净利润为590万元人民币(约合90万美元),而2020年同期净亏损为1.914亿元人民币,2021年第三季度净亏损4.536亿元。同比、环比均大幅扭亏为盈。

但实际上,利润数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项数据背后是更多经营层面的变化带来的。

根据财报,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对费用开支进行了大幅度的控制。其中,运营成本和开支为人民币6.778亿元(约合1.064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11.031亿元相比缩减38.6%。

销售和营销费用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第四季度,水滴公司销售和营销费用2.4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3.8%,环比大幅减少69.2%。对于这部分费用缩减,水滴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在成本控制计划和更严格的费用预算下,水滴对第三方流量渠道的营销费用减少了4.672亿元,对第三方的外包销售和营销服务费减少了5080万元。基本摆脱了之前依赖第三方流量渠道来营销获客的模式。

费用的缩减最终带来了利润的持续改善,与此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经营层面的持续向好。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实现了季度内正的现金流入,不断提升经营的稳健属性。

纵观财报,在四季度扭亏为盈表象背后,展现的是费用开支控制得当,以及整体经营层面的稳健。不过这样客观上带来另一个疑问,水滴公司是否为此牺牲了增长?

保费增长的战略选择

在一定程度上,营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从财报业绩来看,影响力度有限,第四季度,水滴公司净营收为人民币6.039亿元,全年净营收为人民币32.059亿元(约合5.031亿美元),同比增长5.9%。

相比营收数据,经营层面的数据更加直观。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滴保全年产生的首年保费达163.63亿元,同比增长13.4%。

这一系列综合的数据说明,虽然在下半年控制了开支,脱离了第三方流量渠道营销模式,但是水滴公司依然在保持一定程度增长。这个背后,一项关键的数据似乎揭示了这个原因。

四季度,相比于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大幅度缩减,水滴公司的研发费用反而在大幅度增加。单季度研发开支为91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30万美元),与2020年同期的6770万元人民币相比增长34.4%。

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水滴保总经理杨光在财报中揭示了这项数据增加的原因。他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是水滴保业务模式升级的第一个完整季度,通过转变增长模式,有效运营现有用户,提升长期科技创新能力,水滴保用户质量和各项效率指标显著提升。

这段话中,“科技”、“质量”、“效率”三个关键词正是水滴公司业务保持增长的关键原因。实际上,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水滴公司就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

反映在具体业务上,水滴保进一步推进人身险产品的供给侧创新,降低了用户购险门槛,让用户购买保险产品后的获得感迅速提升。例如,推出普惠版百万医疗险,价格较此前版本下降了10%以上,并创新性的取消了一般医疗责任下的1万元免赔额,改为比例赔付,大幅提升了赔付水平;再比如,水滴保近日上线“mini版重疾险”,聚焦重疾保障责任,将保险条款极简化处理,降低了购险门槛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保费。

伴随供给侧创新,水滴公司进一步强化了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创新。在产品层面,第四季度,水滴保平台新增了61款保险产品供给,截至2021年12月,平台累计提供364种保险产品,全方位保障用户。其中,超过90%的首年保费由水滴保独家定制的保险产品贡献。

在用户服务及满意度方面,水滴保持续深化服务,用户提供更快速、更靠谱的理赔服务,Q4最快理赔时效为18秒,单笔最大赔付金额为150万。 2021年8月,水滴保平台上的保险产品由首月优惠全面切换为首月原价,经营效率和业务健康度指标显著提升。

通过创新,水滴保保险产品结构、用户质量、长期价值等指标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中,重大疾病保险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强劲增速,2021年贡献的首年保费同比增长了52.3%;短期保险续保率在四季度大幅提高。

总结来说,水滴公司在压缩营销开支的同时探索出新的增长方式,从营销驱动转变为产品创新驱动、科技驱动,这样的模式下,服务品质更高,产品更丰富也更契合消费者需求,进而带来了整体效率和质量提高。

那么,水滴公司为何在2021年转变了战略?这个背后,投资者会认可这个模式吗?

股价大涨身后的逻辑

水滴公司财报发布后的股价似乎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美股周三交易日,水滴公司股价高开,盘中一度大涨超过20%。对于水滴公司的业绩,投资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一张赞成票。

发生在水滴公司身上的变化似乎也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参考其他公司的业绩看,水滴公司并不是“特立独行”。本周发布财报的拼多多,同样实现了扭亏为盈,财报后首日股价大涨18.85%。阅文集团、BOSS直聘等等上市公司,也都相继实现了扭亏为盈。

经历了2021年资本市场的变迁,互联网产业逐渐走向存量竞争阶段,资本正在变得愈发谨慎。相比于此前的投入换增长、注重规模与市场份额的模式,资本市场如今愈发注重商业模式的可靠性,是否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在这个阶段,考验的便是抗风险能力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度。

在安全性方面,水滴公司的做法是加强储备。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水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余额达到27.871亿元,比2021年第三季度末增加了1.76亿元。现金流的充沛,在接下来将会有效支撑水滴公司的运营和拓展,为产品和服务层面的不断创新,新业务的拓展补充充足的“弹药”。

在商业模式层面,高质量增长的战略则是通过产品创新,打通成熟业务的商业模式。从结果来看,四季度扭亏为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逻辑的有效性。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水滴公司的发展势必更有效率,也更加健康,“自我造血能力”也将得到有效保障。

按照水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鹏在财报中的规划,水滴公司将力争2022年实现成熟业务的全年盈利,同时,公司将在有前景的领域谨慎探索和创新,让公司保持科技创新活力。

保证稳健的前提下适度创新,这实际上也将是未来诸多上市公司共同的选择。水滴联合创始人胡尧透露,水滴在探索各种医疗业务,并在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方面取得进展。

回顾2021年水滴公司的业绩,第三季度的战略调整或许会是其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从四季度的初步发展状态看,水滴公司已经基本改变了业绩增长的驱动力,依托产品创新和科技提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正在不断加固、成型,这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因素。当然,这个过程并不一定会一帆风顺,未来,水滴公司这样的发展态势能否还需保持,还需要看后续的业绩表现。

相关阅读
4月M2超预期增长而信贷明显放缓,机构认为LPR下调时机已成熟
日产汽车2021财年实现净利润2155亿日元,连亏三年后首度盈利
云集2021年Q3财报公布,已连续三季实现盈利
营收三连降,云集的2020年没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