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加强抗疫产品创新,海外市场贡献希望达45%

复星医药正在加速全球化战略,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表示,未来5年,复星医药希望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不能高于55%,海外市场的贡献希望进一步提上到45%。而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是2021年度实现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还将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和创新产品、技术平台的开发落地。

2022年3月22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1年度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90.05亿元,同比增长28.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35亿元,同比增长29.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77亿元,同比增长20.60%。

值得注意的是,复星医药正在加速全球化战略,报告期内,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5.99亿元,占比达到34.86%。对此,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表示,未来5年,复星医药希望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不能高于55%,海外市场的贡献希望进一步提上到45%。

此外,2021年度,复星医药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超过25%。吴以芳表示,“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是2021年度实现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还将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和创新产品、技术平台的开发落地。”

创新产品放量,新品造血能力进一步加强

仿制药红利已逝,高质量创新是药企生存的唯一出路。从年报不难看出,复星医药创新成果开始落地放量,不仅贡献收入,同时也带来产品结构优化,而无论从研发费用还是管线来看,复星医药还在加大研发投入。

年报显示,2021年度,复星医药新品和次新品收入在制药业务中收入占比超过25%。近三年来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曲优、苏可欣、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等多个品种获批上市并放量销售。

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复必泰销售规模已经超10亿元。复必泰是由复星医药和德国百欧恩泰(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于2021年3月被纳入港澳地区政府接种计划,2021年9月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接种。截至 2022年2月末,该款疫苗于港澳台地区已累计接种超2000万剂。

其另一款单品汉利康也实现放量,报告期内收入16.90亿元,同比增长125.33%,汉利康是复星医药生物制药平台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首个单抗药物,于2019年2月22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注册批准。

此外,其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的销售情况亦受瞩目,年报虽未公布其具体销售数据,但根据年报显示,目前已有约百名患者进入治疗流程,此前曾有消息称,奕凯达的价格是120万元一针,据此估算,销售应该过亿,但根据年报来看,奕凯达未进入过亿单品。

高价治疗方式的支付问题是单品放量的阻碍之一,为此复星医药探索多方支付模式,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末,奕凯达已列入23个省市的城市惠民保和超过4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已达75家。

吴以芳表示,目前奕凯达正在进一步拓展适应症,并在通用CAR-T和实体瘤方面布局,有望进一步降低CAR-T疗法的治疗费用,惠及更多患者。

除了以往单品外,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于2021年内分别实现收入9.30亿元和4.26亿元;受益于米卡芬净、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以及上市新产品的贡献,报告期内Gland Pharma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48%(根据Gland Pharma本币财务报表)。

创新产品销售放量,推动复星医药业绩持续增长。

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全年研发投入共计49.75亿元,同比增长24.28%;其中,研发费用为38.34亿元,同比增加10.39亿元、增长37.17%。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在研创新药、生物类似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超240项。

蓝鲸财经注意到,无论其自研小分子药物还是生物创新药,其管线还是以抗肿瘤为主。而从年报来看,其另一款备受瞩目的单品,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首个适应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MSI-H)实体瘤的上市注册申请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同步也在拓宽其他适应症,其和化药联用针对多款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已进入三期,或可成为另一款爆款单品。

对于创新产品营收及研发投入的双向增长,吴以芳表示,创新产品的落地带来充足的现金流,从而反哺研发的进一步加强。

全球运营能力加强,单一市场依赖低于55%

除了创新落地,复星医药的另一个看点在于其全球化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其他国家收入135.99亿元,占比达到34.86%。

对此,吴以芳表示,这正是复星医药海外战略落地的体现,未来5年,复星医药希望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不能高于55%,海外市场的贡献希望进一步提上到45%。复星医药未来会进一步在全球化上发力,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也进一步实现国内的创新产品的协同出海。

蓝鲸财经注意到,其后备管线中多款产品都同步在美国等其他国家进行临床试验,采取国际化研发策略或助力其创新药出海。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200人,已在美国、非洲及欧洲搭建营销平台并实现向美国市场的制剂直接销售,复锐医疗科技(Sisram)、Breas等医疗器械业务已覆盖中国、美国、欧洲等主要地区,复星诊断新冠检测试剂已在十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报告期内,非洲首个区域性药品分销中心科特迪瓦分销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业务在南苏丹取得实质性销售突破;印度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报告期内共计13个仿制药产品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依托药友制药、桂林南药、万邦医药等已有国际化生产水平和质量体系认证,复星医药加速国内产线海外质量体系认证,为国内制剂出海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1月及3月,复星医药产业先后获MPP许可生产并向全球约定区域的中低收入国家供应默沙东新冠口服药Molnupiravir及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Nirmatrelvir)的仿制药和奈玛特韦/利托那韦(Ritonavir)组合,许可生产范围包括原料药及成品药。对此,吴以芳表示,复星医药会尽快研发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以提供到低收入国家。

而这两款抗疫产品也有望对其业绩产生进一步积极影响。

相关阅读
三季度业绩披露股价却下挫,复星医药再度“买买买”能否止住颓势
复星旅文的复兴之路
看懂复星医药,太难了?
mRNA新冠疫苗预防有效率超90%,复星联合开发全力保障在华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