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文财经
卖爆的造车新势力,还是深陷亏损泥潭。
2月25日,理想汽车公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
四季度,理想汽车营收达106.2亿元,同比增长156.1%;净利润为2.955亿元,同比增长174.88%。
全年来看,理想汽车年营收达270.1亿元,同比增长185.6%;但全年净亏损3.215亿元,同比亏大111.9%。
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全线大涨,理想汽车全年销量达90491辆,同比增长177.4%。
销量翻了1.7倍,亏损也跟着扩大1倍,新势力为何卖的越多亏的越多?
01
从财报来看,理想亏损原因主要是研发投入和运营费用激增。
2021年,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32.9亿元,同比大增198.8%,主要是研发人员增加导致薪酬增加,及新车型研发有关开支增加。
其实理想对于研发的重视,也是去年才开始。
在造车三剑客中,理想之前在技术、研发方面最保守。电动车行业发展至今已相当成熟,无论一线的比亚迪、特斯拉,还是新势力的小鹏、蔚来都推出多款车型,覆盖更广人群,只有理想还坚持单品打天下,略显过时。
核心驱动方面,理想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一半用电池发电,一半用燃油发电,虽被质疑不是新能源车,但不用担心续航,电池没电了加油也能跑。
汽车智能化方面,理想也较为落后,目前全球自动驾驶两大玩家特斯拉和华为,一个主打视觉识别,一个主打激光雷达。
“小理蔚”中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投入最久,已率先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L3车型、蔚来也推出了L2.5自动驾驶,可实现轻度的辅助驾驶。
理想在2021年5月发布的新车上,才刚配备智能座舱和L2辅助驾驶技术,进度远远落后同行。
为了实现赶超,理想加大研发投入,一改保守风格,李想曾说2021年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要达到30亿,比去年实现翻倍。
结果研发投入猛增,比去年翻了近两倍。
理想研发方面规划,包括正在开发的X平台,属于理想ONE现有平台的升级,据悉2022年X平台将推出首款全尺寸豪华增程式电动SUV,2023年还会推出另外两款SUV。
此外,理想还在研究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并打造Whale、Shark两大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平台,尽快切入纯电领域。
自动驾驶方面,理想也开始加大投入,计划从2022年起将所有新车型标配上自家自主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
这些动作表示理想汽车正在经历一场巨大蜕变,但皆需巨额资金支持,从而造成短期亏损扩大。
此外在运营方面,新势力普遍采取直营模式,成本居高不下。
2021年理想汽车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34.9亿元,同比增加212.1%,主要由于员工薪资增加、销售网络扩大、营销推广支出增加。
截至2022年1月底,理想汽车在全国拥有220家零售中心,覆盖105个城市,并于204个城市运营了276家售后维修中心及理想汽车授权钣喷中心。
这些都是巨大开支,与陡增的研发费用共同造成理想汽车越卖越亏的局面。
02
其实比起持续亏损,理想更急于解决的应是产品质量问题。
理想发布年报前一天,网传一辆疑似理想ONE的新能源车在停车场起火自燃,而且并未充电,起火位置位于前机舱内部,最终烧成废铁。
目前理想汽车还在调查起火原因,尚未对外公布结果。
2021年7月,理想ONE曾被曝座椅内有水银,理想汽车坚称和车辆生产无关。一向不饶人的李想发微博怒斥:“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水银,脑子里装满了水银”....
为验证水银事件真伪,7月27日知乎“拆车实验室”拆了理想ONE新车,水银没发现,却发现座椅支架上有大量锈蚀痕迹。
新车座椅生锈,与理想汽车高端外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意外。
其实新势力频繁的质量问题,与其最初的代工模式有关,比如蔚来找江淮汽车代工,理想找重庆力帆汽车代工。
代工模式,让互联网跨界造车的新势力轻装上阵跑的更快,但有严重不足,比如生产质量、成本、生产流程都不可控,遇上赶产能时期更无法把控。
新势力自然注意到了代工的弊端,所以在行业向好融资不断后迅速启动自建工厂。
目前,理想汽车已有常州和北京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常州是自建基地,年产能10万辆,扩建完工后年产能可达20万辆;北京基地是购买北京现代的工厂,规划年产能10万辆,计划2023年投产。
2021年12月,理想汽车还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两江新区建设重庆制造基地。
从这些动作可看出,理想汽车已开始重视产能扩张与整体产品把控,毕竟造车已成红海,不能随便敷衍用户了。
在财报会议上,李想称:“理想汽车战略特点是专注,智能汽车领域还有太多工作要在接下来5年至10年坚持去做,10年后希望能做成苹果公司一样的水准。”
他还曾表示,“希望到2025年,理想汽车能实现160万年销量,拿到20%以上市场份额。”
回到当下,理想汽车的压力仍旧很大。公司目前已进入整体扩张阶段,推新车型、加码智能化技术决定未来研发投入还将走高;自建工厂属于重资产运营,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比起远期宏大目标,其实更应考虑,何时才能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