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屏”颈:谈谈折叠屏和全面屏

讲个鬼故事:手机“全面屏”已经五年了。

文|航通社 书航 

时间过得太快了。手机走入“全面屏”时代已经五年了。2016 年 10 月小米 MIX 1 发布,虽然晚于夏普的同类机型,但仍被普遍视为当今意义上“全面屏”概念的开端。

时至今日,手机超窄边框已经成为标配,现在基本没有厂商还敢推出“双下巴”造型的新机。手机不断追求屏占比的极致,从屏下指纹到屏下摄像头,再到以折叠屏姿态将常规手机的屏占比一下除以 2。

但是,手机从长得像 iPhone 过渡到全面屏速度很快,但从全面屏过渡到折叠屏则似乎卡住了,目前只有 4-5 个厂家的产品可供选择。折叠屏的造价仍然居高不下,仍然脆弱,不耐摔,有折痕和划痕,且不防水。

另一方面,平板和笔记本的边框,也至今很难看到有跟手机一样窄的。多数产品至少有一边较宽,有的则“四周能跑马”。至于折叠的大屏设备,只有 ThinkPad X1 Fold 这根独苗。上述两方面的长期停滞,就好像有什么神秘力量锁死了向上进化的科技树一样。

近几个月,我们看到了(或即将看到)一系列试图打破僵局的新设备,如苹果 MacBook Pro、华为 MateBook E、即将发布的 Oppo Find N 和传闻中的三星 Galaxy Tab S8 Ultra。它们当中,有向轻薄和耐用性发起冲击的折叠屏手机,有试图引入超窄边框的笔记本和平板。它们会是未来设备突破“屏”颈的关键一步吗?

Oppo Find N:形态更稳健的折叠屏手机

Oppo 公布了该公司首款折叠屏手机 Find N,计划在 12 月 15 日正式发布。刘作虎说,该机在形态、耐用性和用户体验三方面将优于市面上量产的其它折叠屏产品。

汇总截至目前的各路信息(但不一定准确)可以得知:

Find N 左右对折,折叠时尺寸类似 iPhone 13,展开后屏幕尺寸 7.8-8 英寸,外尺寸接近 iPad mini,因此小于市面上除 Galaxy Z Flip 和 moto razr 之外的其它折叠屏,方便握持,更适合手小的用户。但厚度和重量还不清楚,乐观的话,它会跟 Surface Duo 差不多。

一年前发布的 Oppo X 2021 卷轴屏概念机最终没有量产,一个最大的可能是卷轴伸缩的耗时过长,而且容易误操作。同时,那台机器也是非常厚实,并不适合日常作为一台手机来使用。至于其它折叠屏手机就更是如此,在对折起来用副屏时,你会有一种拿着上古电视机遥控器的错觉。Find N 的折叠后宽高比类似普通手机,而不是细长的,这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Find N 经过 4 年研发和 6 代技术原型,想寻找到寿命长、折痕浅、防划痕的模式。根据其已披露的专利,其内折形态可能类似华为 Mate X 系列的“水滴铰链”,在折起来后屏幕多余的部分收纳进铰链空隙,呈现水滴形状。据说该机的内屏来自三星,铰链材料部分使用已用于摄像头模组上的液态金属。

配置方面,Oppo 长期对显示和相机的优化,令人相信 Find N 至少有一个足够称心的配置清单,毕竟不能再出现 razr 那种高价中配的情况。有消息称主屏刷新率 120Hz,副屏 60Hz。该机将有后置三摄(主摄、超广角、长焦)以及在副屏上开孔的前置摄像头。也有说法称主屏也会开孔。

Geekbench 出现的 Find N 跑分信息显示它搭载了骁龙 888,有 12G 运存的型号,估计可能有其它运存+内存的搭配。据信它会有 4500mAh 电池,并支持 65W 快充。

测试机运行 Android 11,正式发售可能会升级到 12。刘提到的“用户体验”大概指的就是系统层面的魔改,以更适合折叠屏的使用场景。

Find N 售价不大可能低于 1 万元,但它可能促使市面上的竞品升级配置或降价。三星的 Fold 3 和 Flip 3 都大为改善了铰链寿命问题,还有 IPX8 级防水。如果 Find N 承诺的是强于这些现有机型,那对于搅动整个折叠屏市场而言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苹果、华为、三星:边框更窄的笔记本和平板

10 月底,苹果 2021 款 MacBook Pro 陆续发货。它配置的 M1 Pro / Max 处理器和素质高超的 MiniLED 屏幕都赢得了高度赞誉,但对于屏幕外观,人们却表情复杂。

是的,苹果首次在桌面计算机的屏幕上做出了圆角,以及刘海。史上第一次有运行桌面操作系统的设备,其屏幕不是方正的矩形。用圆角也就算了,关键还是只有上面圆的“天圆地方”不对称形态;而刘海的出现,更不可能是一句“算了”能解决的。

很多人吐槽如果乔布斯在世,或者艾维还在苹果,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设计的。也有人说库克是“肃清遗毒”式清理艾维的设计语言。

不过,人们在对着刘海屏大受震撼的同时,也容易忽略该机在工业设计上的另一个突破:其 3.5mm 的屏幕边框之窄,达到了市面上在售笔记本及二合一平板的新纪录。

想要验证这种说法,其实很简单。社长 10 月底在一家顺电比对了当前在售的多数主流机型(下图,含有部分台式机和 Android 平板)。结论就是,3.5mm 真的是市面上最窄的笔记本边框。

至于平板边框只会更粗(iPad mini 确实很诱人,但边框也确实粗),但华为的 Windows 平板产品 MateBook E 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

MateBook E 系列 2017 年刚推出 时,是因为华为首次进入 PC 制造领域而获得关注。2019 款采用高通芯片并改为令人尴尬的 Windows 10 on ARM 系统,刚发布时尚不支持 64 位应用的虚拟,专有 ARM64 应用资源很少。即使它开启浏览器时的性能和续航比 x86 平板有提升,这点好处在兼容性的大坑面前也不值一提。

如今,MateBook E 终于用回了英特尔处理器并预装全功能的 Windows 11。然而它机身依然没有支架,只靠外接厚重的键盘盖支撑。因为 Windows 平板离不开键盘和鼠标,而厂家原装的键盘盖又厚又沉,这大大降低了整套设备的便携性。

MateBook E 2021 的工业设计基本和 MatePad Pro 一致,但在个别地方更优,就比如屏幕边框。5.6mm 等距微边框让它的屏占比达到 90%。而且,这个边框可以容下摄像头,让屏幕本身变得方正,不需要刘海。

尽管是 Windows 系统,MateBook E 2021 仍然把屏幕四角设置为圆角。其实绝大部分应用都不受到圆角切割的影响,但少数界面高度定制的应用比如微信电脑版,或当缩放到低 DPI 时的应用最大化后,可能不容易点到最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Matebook E 2021 的官方宣传续航是 5-8 小时,评测中的实际续航不超过 6 小时,低于 Windows 超极本和 iOS / Android 平板,也是二合一机型的正常水准。

二合一代表着用户希望把兼容性强的 Windows 电脑做得更轻更薄的美好愿望。但实际上这类产品通常性能孱弱,开浏览器都很勉强;续航也很短,支持半天使用都有难度。它往往很沉,并不容易握持,以平板方式使用时键盘盖又无处安放。

除了这些已经问世的产品,人们还在期待三星画出的两张大饼。三星在今年年初的 CES 上做了一段动画演示,预示其笔记本用 QLED 屏幕将达到目测小于 2mm 的极窄边框,但除了一段宣传片之外,没有给出更多细节。

此外,也有爆料说 Galaxy Tab S8 Ultra 的边框甚至会比 S21 手机的边框还要窄,为此它不得不跟苹果一样,留出一个刘海区域放置摄像头组件。跟 MacBook Pro 2021 一样,Tab S8 Ultra 的刘海也只够放下普通的摄像头,而不会加入人脸识别、补光等其它能力。三星这两个设备的传闻更少,几乎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在手机全面屏概念诞生后的第五年,手机已经有很多采用了左右瀑布屏,上下边框控制在 2mm 以内的设计,但笔记本的 3.5mm 和平板的 5.6mm 应该是这两种设备窄边框的极限,而且其余多数厂家都还没达到这个水平。

“屏”颈何在:边框还能再窄一点吗

9 月下旬,社长在创维秋季发布会前采访了他们。据介绍,在他们做的用户调研当中,用户目前购买电视机最主要看的,还是屏幕尺寸和价格构成的“性价比”,以及外观上最直接的,就是边框是不是够窄。

有一些产品指标,在厂商方面看实现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但用户却不怎么关心。比如产品的厚度——因为大多数家庭会贴墙安装;再有是音质——人耳对音质变化不太敏感;而最令人遗憾的是,用户相对不是特别能分辨画质的好坏,最后只能落到“屏幕大不大”上面。

所以,我们能看到不论多大尺寸的屏幕,全面屏这一特点对消费者而言可以说都有极端重要性。但跟手机及电视、显示器不同,笔记本、平板的全面屏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出炉;

而且,手机的边框也有一个进化极限,并没变成一整块玻璃。虽然有说是防误触做不好以及怕碎,但想想五年前也有同样的说法,因此真正原因肯定不止于此。

YouTube 的一位数码博主对设备边框不能变得更窄,给出了比较靠谱的解释。

最简单的原因是液晶和 LED 显示屏需要保护,因为它们是由多层材料组成,需要以某种方式密封。好比熟食店如果做好三明治后没有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你带着走可能会散架。此外,手机壳实际上也算作边框的一部分,平板和笔记本很少有套壳的,增加了结构的脆弱程度。

但边框不仅是结构保护和支撑,通常包含驱动显示器本身的设备,例如运行的电路和到屏幕的走线。这些组件通常存放在底部挡板中。现在大一点的屏幕可以把显示组件放在屏后面,但这会增加厚度,影响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那么,至少把大屏的边框做的和当下的手机一样窄小总可以吧?问题在于,手机是因为有更迫切的需要,才出现了如此窄的边框。手机比其它日常电子产品更需要提升便携性。

另外,显示器尺寸更大,良率相对更低,也更贵。手机屏幕面板大批量生产,其利润率比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机高很多,意味着同等造价和研发成本用在做手机上,可以收获更多。为消除手机边框付出的努力和成本,如果用在大屏上将会指数级的上涨。

在设备结构上,手机的集成度更高,显示模块和主板、电池都能做到一起,也可以使用更容易折叠的细线。有些手机的屏幕折角藏在手机后盖下面,造就了瀑布屏等让边缘更窄的设计。但在大屏设备上,如果依然需要高刷新率和快速响应时间,就需要提供大量电流,这意味着较粗的电源线和其它线缆。

上面这些问题对于折叠屏设备同样存在。特别是,在手机尺寸的设备都还没弄明白怎样才是完美的铰链设计时,更大的笔记本尺寸就更没人愿意踏足。目前唯一的一款 ThinkPad X1 Fold 更像是一款用于技术验证的原型,而且它的边框、机身厚度和带键盘及笔之后的重量,也都与便携目标相差甚远。

为了追求更高的屏占比,有的设备喜欢选择 OLED 以至直接做成曲面屏。对折叠屏而言,OLED 是不二之选。而上文提到三星传闻中的无边框笔记本和窄边框平板,也离不开它们家的 QLED。

OLED 具备更薄、广色域、高对比度、响应时间快等优势,能提供更好的画质。但 OLED 本身的烧屏问题目前无解,有点费电;此外部分产品在低亮度下也存在低频频闪,不利于用户的眼睛健康。

说到烧屏,这是由 OLED 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安卓系统也许还好点,厂商可以更多定制屏幕视觉元素;如果 Windows 也用 OLED,那么显示任务栏的那部分屏幕绝对会是灾难。

有些厂家试图通过软件设置缓解,比如华硕的 ASUS OLED Care 可以开启像素刷新、像素偏移,在桌面模式下自动隐藏任务栏。但桌面应用本身就是长期在大面积纯色背景下操作,例如 Word 和 PS;而如果采用像素偏移或者色差等方法,又会让之前色彩调节的优势归零。

相比之下,mini-LED 是现在看起来很有前途的技术。它的显示驱动元件嵌入屏幕本身,形成一个极薄的基板,所以它理论上不需要边框用于结构支撑或容纳电子元件。苹果新款 MacBook Pro 就使用了 mini-LED 屏幕。

影响设备边框的另一个因素是前置摄像头。在尝试了“头重脚轻”、刘海、水滴、打孔等样式之后,屏下摄像头似乎成为了最终归宿。

屏下摄像头技术现在小米、Oppo 和三星都在做,也已经有成品出炉。当然走马观花的评测总会告诉你,这些机型在点亮屏幕时几乎完美,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摄像头所在的位置。

开发屏下摄像头的意义也不仅限于缩窄边框。根据微软的说法,他们开发 Surface Hub 这种大型会议设备时,也对屏下摄像头颇感兴趣。因为这样就可以把摄像头放在全屏开会时显示对方双眼的那个地方,人们可以自然地目视前方,就获得最理想的画面。要知道,现在手机和笔记本的摄像头都位于屏幕顶端,这也不算是最理想的位置。而华为笔记本独创的将弹出式摄像头放在键盘上的做法,更是让不少人展示的聊天画面只能看到他们的鼻子。

然而,看起来完美的事物总会有取舍和牺牲,对于屏下摄像头来说,牺牲的就是摄像头的画质。

屏下摄像头的原理在于降低了屏幕像素点在摄像头区域的密度,使得一部分光可以透过屏幕层到达下面的摄像头处。不妨想象一下你在地铁车门玻璃处看到的广告,它表面充满了小孔,从内外两侧看都能看到不同的图案。

这样一来,摄像头开启时的自拍画面就会因为进光量不足而阴沉模糊。实装屏下摄像头的手机一般都使用 AI 芯片和算法来增强前摄画质,但画质牺牲仍然在所难免。

早些年,特别是全面屏刚出来那阵,很多人觉得就算前面屏幕取消摄像头也说得过去,当时也出现了只用后置摄像头,在下面放一小块副屏看拍照效果的机型。当时人们设想的前摄用途仅限于美美的自拍,而微信视频通话只要马马虎虎地能看到人脸就够了。

然而,新冠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需求,让视频会议成为了常态,前置摄像头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每个人都需要展现足够清晰的图像和声音,要不然传输过去时再被压缩,就变成一团浆糊了。

总而言之,不得不留下的边框、纠结的屏下摄像头,再加上无奈的软件适配,就是现在摆在折叠屏手机和窄边框平板、笔记本面前的主要问题。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要绝对的无边框,那就去买一副 VR 眼镜戴上,一秒进入元宇宙,里面啥都有。

各位读者觉得未来 5-10 年,是更完美的折叠屏和全面屏会先出来,还是基本可用的 VR 眼镜会先普及呢?

参考资料

https://www.gsmarena.com/oppo_find_n_appears_on_geekbench_teaser_video_reveals_the_design-news-52214.php

https://www.techradar.com/news/heres-why-oppos-upcoming-foldable-phone-could-be-a-real-samsung-galaxy-z-fold-rival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11830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8GG_5H6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ZWjPZiU5vE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vivo折叠屏,唱响唱不红
时隔三年,折叠屏手机普及了吗?
vivo折叠机慢了,能顺利“冲高”吗?
折叠屏站上行业风口,过万的手机是“智商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