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它,我喝它,蜜雪冰城喝上市。”随着河南证监局官方信息的披露,国内“加盟制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名号或将被蜜雪冰城拿下。
作为国内首个门店数过万、下沉成效显著的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能在竞争激烈的新式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它多方面的优势:规模、营收及供应链是一方面;另外,公司对自身定位较清晰,主打零售形式,销售产品,也能保证与此相对应的消费者体验感。
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加盟制”生长模式的蜜雪冰城,上述优势一旦未能很好利用,将会反噬品牌形象: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对加盟商及供应链等方面的管控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主打零售形式、销售产品的背后,没有了场景、服务等因素的分散,消费者会将更多目光聚焦产品本身,对品质或性价比也会更为注重。而近年来,屡次出现食安问题的蜜雪冰城,显然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盟挑战之下,蜜雪冰城的上市之路或相对艰难。
官方披露:蜜雪冰城已于9月底进行辅导备案,拟登陆上交所
10月2日,蓝鲸财经记者从河南证监局官网获悉,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拟在A股市场IPO上市,正在接受广发证券对其进行的上市辅导,已于9月29日在该局进行辅导备案。
图片来源:河南监管局官网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蜜雪冰城创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郑州,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构。公司以加盟为主,主打极致性价比,据了解,蜜雪冰城产品价格基本在10元以下,客单价低于市面上大部分茶饮店。
去年10月,曾有消息称,蜜雪冰城即将完成10-20亿元的融资,投资方为高瓴、美团旗下龙珠资本,此外,蜜雪冰城也在同步筹备上市,已有券商进场,本轮融资或为IPO前最后一轮融资。
今年年初,上述消息得到印证,据投资界报道,1月份蜜雪冰城完成成立以来首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和高瓴领投,CPE源峰等机构跟投。业内人士透露,本轮融资金额超20亿元,投后估值达到200亿元。
随后,8月25日,有市场消息称,蜜雪冰城考虑最早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融资规模预计为2到5亿美元。不过,彼时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消息不属实,蜜雪冰城近两年并无港股上市计划,目前正与相关消息方进行沟通。
现如今来看,“加盟制奶茶巨头”蜜雪冰城的目标原来是A股市场。
加盟模式之下,蜜雪冰城前路任重道远
当同为加盟制的一点点、益禾堂、COCO都可还在为触及5000家门店而努力时,当直营体系的喜茶、奈雪还徘徊在百位数门店量级时,去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宣布:品牌全球门店数量突破一万家,正式成为国内首家门店数量过万的茶饮企业。而如今,根据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蜜雪冰城目前在营门店已达到17958家。
如此成就,离不开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据36氪此前报道,接近蜜雪冰城的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蜜雪冰城收入为60亿元左右,净利润约8亿元,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向加盟商收取材料费,即供应链费用。
青桐资本执行总经理唐硕琨曾指出,加盟的优点在于起量速度更快、运营更轻,但带来问题是对门店的管理管控要求会更高。聚焦以加盟为主要“生长路径”的蜜雪冰城,在扩张和收入方面因此受益的同时,也在食安上栽过不少跟头。
今年5月,蜜雪冰城曾被媒体曝光其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卫生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随后,河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河南1791家蜜雪冰城门店开展全面排查,已责令5家门店停业整改,给予9家门店行政处罚。
此外,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9月,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17家餐饮门店进行了监督检查,通报显示,北京蜜雪冰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招牌名称:蜜雪冰城)存在食品经营条件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的问题,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立案查处。
除了多次被监管部门点名外,蜜雪冰城也曾因茶饮中出现小虫等问题而遭到消费者的质疑,相关产品图片及视频被曝光在网络平台上。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加盟品牌的内部管理和质量内控体系都不够完善,加之很多加盟商为了节约成本、尽快盈利,在人员的管理培训和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都不会全力落实,基于此,即便扩张很快,但管理跟不上,就极易出现各类问题,对品牌建设也是有弊无利。
加盟模式之下,如何做好品控的确是蜜雪冰城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此外,对于加盟商来说,采取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在拓展新店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老店的日均订单和盈利能力下滑,如何跟品牌进行沟通,避免这部分情况的加重也需要去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