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高精、先亏为“敬”,禾木生物的医疗生意经

禾木生物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巨额亏损却仍然获得大量明星资本追捧、估值疯涨、冲刺港股的它凭什么?

文|于斌

最近几年时间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疗股成为股票市场中的香饽饽,尤其是一些高精尖医疗赛道,往往是备受资本市场追捧。

以心脑血管疾病领域为例,这一板块的禾木生物就在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瑞信担任联席保荐人。

禾木生物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巨额亏损却仍然获得大量明星资本追捧、估值疯涨、冲刺港股的它凭什么?

有研发无销售,禾木生物亏的有底气

根据官方介绍显示,禾木生物成立至今不到五年,是一家“专注于血管介入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平台企业”,公司旗下针对神经血管及外周疾病的创新介入体系覆盖了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通路领域。

当然,看着这些略显专业和前沿的话术我们可能会有些陌生,如果说的简单一点的话,禾木生物所谓的创新介入体系可以理解为医疗器械,它所覆盖的“脑卒中”领域包含生活中常见的脑血栓、脑出血等重疾,禾木生物通过提供相关医疗器械来提升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禾木生物所聚焦的这一块业务显然是具备很强的医疗技术实力和现实意义的,因为脑血栓、脑出血等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致死率也非常高,如果能通过相关工作有效改善这些疾病对于人们健康的危害的话,那这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当然,有很大的现实治疗意义就意味着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对于禾木生物所聚焦的医疗领域来说,仅出血性疾病神经介入器械这一块市场在去年就有着三十亿元的规模,而且该市场的增速还非常快,预计到2030年会达到130亿元。

但与其它行业领域不一样的是,医疗器械市场往往有着很高的技术壁垒,好在对于禾木生物来说,技术能力对它似乎不是问题。

在先研发后市场的发展思路之下,禾木生物在这些年里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工作,目前,它已经拥有了二十多种产品储备。

不过,这二十多种产品储备目前还没有到给公司带来营收的阶段,可能这是禾木生物所面临的最大质疑。根据介绍,禾木生物现在只有三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产品、四种额外批准产品,但这些产品目前的销售情况还比较有限;其它15种产品要么在注册审查阶段或临床实验阶段,要么在临床前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于禾木生物这么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来说,成立不到五年就已经拥有了不少医疗高精尖产品、技术积累很难得,但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产品覆盖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从这一点来说,禾木生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禾木生物这些年来的累计亏损额至少已经在十亿的量级,可与此同时,公司在销售层面的投入仅在千万量级,这种重研发却几乎尚未进行销售端布局的做法尽管帮助它获得了技术实力,却也会让禾木生物陷入大额亏损、未能证明自己产品具备很高市场价值的质疑。

考虑到禾木生物在今年五月份的公司收入还不到六十万,我们有理由相信禾木生物目前离真实的市场应用的确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客观来说,现在可能并不是深究禾木生物销售表现的时候,因为公司的的确确走的是一条先研发后产出的道路,可眼看公司已经在冲刺港交所上市了,「于见专栏」认为禾木生物得抓紧重视公司的亏损和销售情况了,毕竟它马上要向所有投资人做出交代。

估值虽高,终要在市场层面证明自己

禾木生物掌舵人王吉成是一名医研与管理“大牛”,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清华毕业生,他拥有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学位,同时还在多个世界顶级医疗器械公司主管过技术研发。

2003年,王吉成创办山东吉威医疗,该公司研制出的国产涂层支架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这让他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此后,王吉成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又掌控了禾木生物,并带领禾木生物获得资本认可。

在2017年到2021年初之间,禾木生物陆续完成了多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1.38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4.56亿美元,股东包含了高瓴、三正、君联等大量明星资本。就是这样,禾木生物还有近一半的股权掌握在王吉成手上,公司未来的价值还有很大的变现空间。

不过,估值再高,禾木生物仍然还是要在市场层面证明自己才行,未来它能否在市场销售端像过去获得融资那样顺利呢?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万亿医疗市场虽然潜力无限,可竞争也同样激烈。如何在销售终端层面获得医院和客户的青睐,这才是禾木生物未来最大的挑战。

但根据目前禾木生物采取分销代理模式所取得的销售成绩看,其月度不到六十万元的销售收入显然还不够看,这给禾木生物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企业搭建销售网络也是需要巨量的投入的,未来禾木生物能不能拥有足够的“弹药”在研发、销售两个领域同时出成绩?另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市场非常复杂,禾木生物想要打造出强大的销售网的话,也需要时间。

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禾木生物来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固然很好,可大市场的背后往往有着更多、更大的玩家参与,禾木生物能够脱颖而出吗?

目前在禾木生物所聚焦的高精尖医疗器械市场,不仅有大量的国内企业虎视眈眈,还有不少国际巨头想要分一杯羹。

比如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显示,在中国创新介入导管市场中,目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有1/3都是由美敦力、强生、史赛克等国外药企生产,国内企业中除了禾木生物之外,还有心玮医疗、通桥医疗等十几家企业。

行业竞争态势已然如此明晰,禾木生物真的想在自身领域成为“大佬”的话,它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困境非常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荣昌生物子公司现独立性之忧,核心技术靠关联方研发带头人“力撑”
这一条隐秘医疗赛道,火了
康复医疗器械,为何是“朝阳中的朝阳”?
一年收入8000万美金,美华国际医疗凭借“口罩”能否撑起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