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两千亿冲上热搜,敌人环伺的海底捞,龙头地位不稳了!

海底捞,可能是近期最不走远的上市公司之一。

文|氢财经

自今年2月16日以来,海底捞股价从85.80港元变为目前的43.9港元,最新市值2369亿港元,较2月最高市值蒸发2003亿港元,暴跌45.8%,2000亿“火锅茅”股价已接近腰斩。

除了股价的暴跌,海底捞最新交出的财报也十分惨淡。今年3月,海底捞发布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海底捞集团实现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净利润3.09亿元,同比下降86.8%。根据公司公告,净利减少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导致门店客流量减少,及汇率波动出现净汇兑损失。

海底捞将净利润的暴跌归咎于疫情影响,但资本市场普遍认为,疫情影响固然是主要原因,但这也暴露出海底捞对市场环境应变不足,乃至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短板等。

新锐竞争者环伺,龙头地位不稳

财报显示,海底捞在2020年新开的门店数量高达544家,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平均每天开出1.5家门店,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开店速度的新高。哪怕是在疫情歇业期间,海底捞仍新开了368家门店。此举在当时曾被业界诟病是在盲目扩张,毕竟门店的人工成本、店铺成本、营运成本等都不低,在客流稀少状况下如何维持运营是个问题。在今年,海底捞在4月份就开了40家新店,年初至今已开设约200家新店。

海底捞管理层在2020年报中也做了很多反思:“年内本集团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样的经营结果无疑为管理层敲响了警钟,暴露了我们的管理短板和应对能力不足的缺陷。比如下半年出现员工人手短缺的情况,董事会、管理层和有关雇员举行了20余次会议,都未能找到有效解决方案,严重影响了到店顾客的消费体验。”

新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随之而来的经营成本的上升,导致海底捞不得不通过涨价来补齐,由此又引发了新一轮矛盾。

根据财报数据,海底捞在2020年的人均消费达到110元,而在2019年,这一数据还是105.2元。

而海底捞的涨价也直接刺激到了消费者的神经。去年4月,海底捞甚至上演了一出涨价又降价的闹剧,而原因则是海底捞6%的涨价比例遭到了网友们的集体讨伐。加上疫情期间出于卫生等考虑,海底捞一度歇业,既没有开启堂食也迟迟没有推出外卖。直到后面疫情好转,叫上外卖依然是难事,不仅等候时间漫长,不少食材也是缺货状态。外卖甚至支付了比堂食更高的价钱,却享受不到同等的服务。没有了堂食服务的海底捞,在家打火锅的味道似乎差别不大。一旦新的习惯养成,一座难求的海底捞,也没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了。如今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火锅品牌崛起,巴奴、德庄、蜀大侠等火锅品牌都以差异化的特色受到欢迎,海底捞的头部地位恐受到威胁。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

除了“偷偷”涨价,屡次曝出的食品质量问题,也让海底捞的形象大大折扣。此前,海底捞网红牛肉粒被换成人造肉的做法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消费者认为,海底捞这是在变相节省成本支出。

另外氢财经发现,除了海底捞业绩股价双杀,同为火锅界龙头的呷哺呷哺,从2月11日的27.15港元/股跌至5月7日的11.88港元/股,市值也惨遭腰斩。2020年新冠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巨大冲击,企业经营情况雪上加霜。海底捞与呷哺呷哺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6.81%和99.36%。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为9600亿元,较2018年增长9.6%。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火锅市场总收入约8880亿元。

可见火锅这种重实体店的行业在疫情冲击下,影响还是很大的,可以说整个2020都不太景气,当然,如果做好了外卖这一块的规划,一些小火锅企业或许有机会借此冒头,风险中往往隐藏着机遇。

翻桌率低,热衷跨界扩张

顾客人数与顾客人均消费价格均出现增长,海底捞为何还难以盈利呢?海底捞的翻台率连续出现下降或是其原因之一。翻台率是指一个餐厅一天内每张桌子的平均使用次数,是评估餐饮业餐厅经营情况优劣的重要指标。

国际大行曾直言,海底捞的4月“翻桌率”逊于市场预期。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海底捞门店餐厅的翻台率为3.5次/天。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分别为5次/天、4.8次/天、3.5次/天,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2020年海底捞在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同店日均销售额分别为10.5万元、10.65万元、10.8万元,分别同比降低23.3%、16.9%、10.3%;2020年海底捞整体同店日均销售额为10.49万元,较2019年的12.75万元下降了17.7%。而在2019年,海底捞的同店增长率也仅为1.6%。

为什么海底捞的翻台率提不上去?换而言之,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海底捞重复消费了?

有人说,海底捞的菜品不好吃,菜价又很贵,很难让人有重复消费的欲望。这句话虽然简短粗暴,但却是一语中的。长久以来,海底捞过于注重提升服务品质,但也在同时牺牲了产品的质量与特色。在产品、口味上,海底捞给人的印象几乎是公认的——标准化程度高、菜品品质好,但是差异化不足。

近年来,海底捞热衷跨界。在扩张、提价之后,海底捞还想出了其他“招”来破除单一火锅品类的限制。

海底捞这两年已孵化出包括粥、饺子、土豆粉、米线、面食等不同类型的近10个中式快餐品牌,比如十八汆、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新秦派面馆、饭饭林、秦小贤等,基本都是走“低价策略+区域特点单品”的路线。以十八汆为例,目前仅北京酒仙桥开设了一家店面,但类似这种迎合老北京人的汆卤面店,北京并不缺乏。处在单店探索阶段的新店,目前还不能为海底捞博得更大的市场。

跨界虽然频繁,但是海底捞的这些跨界条线并没能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还没能成为海底捞的第二曲线,这让海底捞的低利润被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到。

海底捞目前的形式,靠着吃老本想要恢复以前的辉煌是很难很难了,新开的小号们连新手村都没出,竞争者的脚步却越来越快,这无疑给海底捞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其实海底捞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与产品,塑造更加鲜明的差异化特色优势的话,它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而如何抓住机会还要看海底捞自己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海底捞”诉“小放牛”商标侵权案胜诉,判罚赔偿金将用于餐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五一居家就餐,海底捞上海外送爆单,北京地区增长200%
捞王翻台率净利润均现下滑,逆势扩张能否支撑30亿估值
保障五一小长假居家就餐,北京70余家海底捞门店开通外卖、自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