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时代财经
目前,Costco是全球第二大零售商,而与家乐福、沃尔玛这类标准卖场不同,其营业模式为会员制,通过向会员收取年费的方式,向会员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商品。
在家乐福等老牌外资零售企业撤离中国市场的同时,一批新面孔也正在积极入场。
近日,筹备已久的全球会员制卖场Costco中国首店终于在上海开业。据时代财经了解,Costco的消费者需要预先支付会员费成为会员后才可进入卖场购物,目前该上海门店注册的会员数已接近10万。
目前,Costco是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但与沃尔玛、家乐福这类标准卖场不同,其营业模式为会员制,通过向会员收取年费的方式,向会员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商品。
除此之外,Costco还以“10-10-2”法则(10个点的毛利+10个点的运营成本+2个点的会员费收入)闻名,以此增加营收。
除了采用中国零售业鲜有的会员制之外,Costco受到外界关注的原因还在于在整个零售业增长疲软的态势下,其业绩依然能够逆流而上,无论销售额还是门店销售的增长,均连年上升。据其官方数据,2019财年前三季度,Costco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8.3%至1029亿美元,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6.5%。此外,2005年至2015年,Costco股价涨幅高达322%,相比之下沃尔玛仅为 47%。
在外界看来,Coscto业绩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在于其商品种类的设置。与一般大卖场动辄过万的SKU(库存量单位)不同,Costco的SKU通常只有3000到4000个,而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每多一个SKU,对供应链而言就是一大笔成本。并且,Costco的卖场面积相对较小,商品摆放也非常简单,没有多余包装,这也间接压缩了其运营成本。
这种“严选模式”也带来了商品的高周转率。数据显示,Costco的存货周期是31天,相比零售行业平均高了1倍以上。快速的商品周转,带来更好的现金效率,也使得公司的运营成本更低。根据Costco与沃尔玛的财报数据显示,Costco的运营费用占收入的比重是9%,沃尔玛的则为19%。
此外,按照往年的财报数据,Costco近年来的毛利率仅维持在10%左右,远低于通常大卖场的20%至25%的水平。这也意味着,除了商品销售的差价外,其盈利非常依赖于顾客购买会员的费用。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超市品牌的忠诚度以及会员的续费欲望似乎也处在良性发展的阶段。以更早进入中国的沃尔玛山姆会员为例,山姆会员店现已开设26家门店,会员数超过200万人。据沃尔玛官方的数据,2018年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增长达到8%。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Costco通过低价形成会员收入,必须要有较强的供应链压价能力。但中国零售行业并不集中,还没有出现某个零售商可以实现这一程度的议价能力。
Costco在中国市场还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设置SKU数量、引进何种商品、或是如何确定和梳理供应渠道。SKU和选品的确定就意味着条供应链要的调整,而供应链的本土化对于Costco这一“外来者”来说又并非一日之功。同时,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物种已经在国内占有一席之位,Costco与这些品牌所争取的中产消费客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