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车“水制氢”专利来自湖北高校,计划投资百亿布局燃料电池

武汉60亿元、南阳43亿元,青年汽车仅在两地的投资就高达100亿元。

投稿来源:财联社

近日,《南阳日报》头版一则《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报道称,“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水氢发动机”引发公众广泛质疑。5月24日,“水氢发动机”涉事企业青年汽车方面回应财联社记者称,“我们的车载水解制氢氢能源汽车不是光加水的,是反应物在我们研究的催化剂作用下,和水反应实时制氢,氢气经过氢燃料发动机产生电,经过电机驱动车辆,使车辆行使。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做车载水解制氢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年限试验,使用年限与车辆一致后,按国家规定程序申报产品公告后推向市场。”

此外,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对澎湃新闻表示,由博士、博士生导师等组成的队伍从2006年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研发,目前尚未申请专利,技术保密,研发成本保密,后续可能申请专利,但加了水和料(催化剂)后,汽车能行驶300-500公里。

不过,财联社记者通过相关渠道获悉,庞青年在接受采访时关于“水变氢”技术“目前尚未申请专利,技术保密”的表述并不准确。

今年4月17日,湖北工业大学科技与产业处在其学校官网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关于‘一种水解制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等两项专利相关技术转让的公示”,公示称,湖北工业大学拟将两项分别已获得专利许可的技术独家授权给南阳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其运营期间使用。

南阳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的“水氢发动机”事件的主角;而其母公司,则是庞青年庞大汽车版图中的金华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的确把专利独家授权给了青年汽车,但仅限于在南阳运营中使用。”南阳“水氢发动机”事件中水制氢专利技术发明人之一、要求匿名的湖北工业大学教师向财联社独家确认了这一“公示”的内容,但没有透露专利授权使用的期限和专利使用费用。

“我们也关注到了《南阳日报》的报道,但稿件并不严谨。”上述专利发明人表示,仅仅加水并不能制氢,报道忽略了制氢的核心部件——和水反应的车载制氢材料,“水氢发动机的提法不准确,应该叫车载水解制氢系统。”

“水制氢”技术来自湖北高校

湖北工业大学的这则“公示”中注明了两则专利的名称:“一种水解制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610564832.5)、“一种水解制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申请号:201910117543.4)。发明人分别为:董仕节等、罗平等。

通过天眼查,财联社记者查询到另一则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107164的“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水解制氢装置”的专利。申请日期为2018年1月23日,发明人同样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董仕节、罗平等。

这则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水解制氢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水解制氢装置集制氢、储氢和用氢于一体,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而对其核心制氢材料则描述为:反应容器中放置有制氢材料,制氢材料为高活性铝基复合材料。专利称,高活性铝基复合材料是利用机械合金化的方式制备的具有高水解活性的水解制氢材料, 该材料可以在常温或者低温下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在制氢过程中,这一高活性铝基复合材料被装在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透气性无纺布袋中。

“我们从2012年开始就陆续申请(水解制氢)专利,到现在已经有十多项了。”前述湖北工业大学校方人员说。

事实上,湖北工业大学方面已开始推广这一系列“水制氢”专利的产业化应有。

去年5月16日,长江日报融媒体曾对此进行过报道。报道援引罗平的采访称,“我们的技术如同在车里安装了一台小型氢气制备装置,通过添加剂让铝合金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

报道同时称,其团队从2006年开始研发相关技术,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报道还称,“该项技术(车载铝合金水解制氢技术)已在中试阶段,研发阶段测算运行成本只有电动汽车的一半左右”。

“具体的运营成本我不太清楚,我们只负责(制氢)材料的研究。”前述湖北工业大学校方人员表示,青年汽车方面也派技术人员参与了相关专利技术的研究,并且主导开发出了制氢、储氢装备,“目前燃料电池车采用的车载氢瓶的最小压力都要达到35MP-75MP,但青年方面开发的(氢瓶)压力小很多,并且能满足长期储氢的需求。”

该校方人员称自己并不清楚青年方面开发的氢瓶压力的具体数据,但表示,“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关联公司构成庞青年“汽车版图”

早在2017年8月,庞青年就宣布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并邀请多家媒体到青年汽车总部观看现场演示。演示人员用水管接在自来水龙头上,对车顶的两个水箱进行加注,注满后驾驶员发动车辆,水箱与氢燃料电池间相连的透明软管内的水珠被气体冲下,引擎启动,车辆被开出车间。

“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庞青年在活动现场表示,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庞青年称,这种“催化剂”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并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

彼时,有报道称,庞青年所说的这种“特殊催化剂”由浙江枫桐公司与青年汽车联合开发。

浙江枫桐的全称为浙江枫桐特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人代表为王方成,注册地为浙江省金华市。经营范围则包括:氢能源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水解制氢合金材料技术开发等。

工商资料进一步显示,该公司股权曾于2017年12月发生变化,目前出资方为王方成占股30%,广州驰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占股70%。天眼查表明,浙江枫桐的最终受益人为广州驰裕的法人代表王辛酉。

不过,在2017年7月的该公司的股东名单中,曾出现过一位姓名为罗平、占股30%的股东。财联社记者尚无法核实该“罗平”即前述专利发明人之一的“罗平”。

但公开资料表明,无论是浙江枫桐的法人代表王方成,还是广州驰裕的法人代表王辛酉,都与庞青年及其亲属和青年汽车有着之间或间接的关系。

广州驰裕占股49%的江苏鑫鸿达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另一股东,为占股51%的如皋市亚曼汽车公司,而如皋亚曼则为金华市青动能源科技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占股64.01%的何雅琪,即为南阳“水氢发动机”事件涉事企业南阳市青动能源的法人代表。

百亿投资来自青年“朋友圈”?

庞青年的青年汽车与南阳市政府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2012年6月。

南阳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显示,2012年6月18日,时任南阳市委书记会见了庞青年一行,双方就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合作共赢进行了交流。

青年方面与南阳真正的合作落地则在6年多后的2018年12月28日。根据南阳网的报道,南阳高新区·金华青年汽车氢能源整车项目签约,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是支撑南阳作为河南省大城市的重大战略项目。

据上游新闻报道,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而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

然而,这并不是庞青年“水制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的最大投资。

据前述长江日报融媒体去年5月16日报道,湖北工业大学方面与青年汽车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青年汽车集团未来计划在武汉投资60亿元建成首期年产1万台氢能发动机和1万台氢能源客车、卡车生产基地,生产氢能发动机、氢能客车和氢能卡车,并配套建设车载水解制氢用铝合金生产基地,达到百亿销售规模、十亿利税。

武汉60亿元、南阳43亿元,青年汽车仅在两地的投资就高达100亿元。对早已深陷资金囹圄,并且已多次被列为失信名单的青年汽车来说,钱从哪里来?

在高调宣布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的当天,青年汽车还举行了一场签约仪式,宣布获得50亿元的支持。

青年汽车官网披露,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资金瓶颈,青年汽车积极筹备针对新能源汽车运营需要的融资解决方案,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设立50亿基金支持青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已于2017年8月7日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通过。

工商资料显示,光大金控成立于2016年7月15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实缴资本310万元。公开信息表明,光大金控旗下有3只与新能源相关的基金产品。包括:光金新能源产业发展母基金、光金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契约型私募基金、光金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并购私募基金。三只基金的托管方均为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腾讯《潜望》报道称,光大金控法人代表兼董事长李少平,与庞青年颇有渊源。李少平曾就职的光大金控(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青年汽车集团共同投资的金华青年汽车制造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1%;目前,李少平仍担任这家公司的董事。

2013年1月,时任光大金控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李少平与青年汽车集团签约,光大金控成为青年汽车拟上市主体公司的战略投资股东。2016年,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曾两次将叉车、空调等多项动产质押给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分别担保了3.2亿元900万元的借款。

不仅如此,李少平在上世纪90年代曾在青年汽车总部所在地——浙江省金华县委任职。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