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本论”由原新京报经济部和娱乐部的记者吴立湘、郑道森创立,关注文娱和财经的交叉点,跟娱乐圈的人聊资本,与投资界的人谈娱乐。
微信公众后台里有四十万人是他们的忠实读者,2014年创办至今全网阅读量超8000万。
“他们的报道就像MBA兼具娱乐性和专业性的案例研究。”
信息爆炸的时代,娱乐资本论的对内容的要求是:有信息含量、通过事件见产业,通过故事见人的变动,内容足够重才有价值。
创业一年拿到融资,FA业务第一年促成一亿元融资,娱乐资本论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垂直媒体,两位创始人给娱乐资本论的定位是“文娱产业服务平台”。
“关注文娱产业,提供洞见与真相。”
▲左:吴立湘 右:郑道森
01. 不止于娱乐
在刚刚过去的第55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我不是药神》获七项提名, 共斩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三项大奖。
娱资团队与《我不是药神》最初见面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
▲药神团队在上海电影节
“ 上海电影节回来,我在选题会上给大家讲药神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听完之后大家都沉默了。我们本身做新闻出身,对这种现实题材比较关注。再加上首映之后整体媒体反馈非常好,当时预判这部片子可能会是暑期档的一个大热门。
所以我们觉得《我不是药神》是值得重点关注,而且是需要多篇文章来重点关注的一个重点选题。”
于是,针对“药神”现象,娱乐资本论从制作幕后、创作考量、幕后资本、社会话题等多个角度切入,于7月份影片上映前夕推出《我不是药神》专题系列报道,其中包括制作篇、创作篇、现实篇、发行观察篇等。
▲专题报道
“这个文章中比较满意的是第三篇-《现实篇 ·谁给我们盼头,谁就是我们的神》。稿子足够立体,有白血病患者,有医药行业,关注到了电影背后患者购药的生态。
我们内容同事为了把这个稿子做出来,进了好几个白血病病友群,又去肿瘤医院,去跟白血病人沟通。
有一位同事的妈妈是医药行业的,又通过她妈妈的朋友辗转做了很多行业了解。
▲“潜入”病友群
当时做出来之后,大家蛮意外,没有想到关注文娱产业的娱乐资本论会做这样的选题。”
Q1: 谈谈娱资在内容上的选题偏好?
娱资: 我们大体上其实分成两类稿子,一类是故事稿,要求故事背后要见产业,见人的变动。另一种是通过事件以小见大,由产业见逻辑。
Q2: 希望提供怎样的内容?
娱资: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娱乐资本论的内容,不仅大公司在看,监管部门也在看。
希望站在行业的角度上,提供的是洞见和真相。这是我们更擅长,也是价值观上比较想做的事情。
Q3:具体到内容采编有哪些方法论?
娱资:内容上我们蛮重的。
一位同事说,他在我们这里一个月写4篇,比他原来在另外一家媒体一个月写12篇还要累。我们这一篇会来来回回打磨两到三次,在深入了解、信息容量,各方面的求证做的更多。
02. 危险的存在
娱乐资本论的头像是漫画版的河豚,寓意“危险的存在”。
新乐视文娱董事长兼CEO张昭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娱乐资本论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尽管有时候写我的负面。”
▲“娱乐资本论”logo
2016年,《叶问3》上映4天拿下5亿票房,一时间大量“虚假排场”、“票房注水”等质疑袭来。娱乐资本论辗转联系多位发行方内部人士和不同省份的院线经理,针对“虚假排场、票房注水”进行深入调查,发表长篇稿件。
文章发布不久,郑道森接到了同事来电,“他们来的时候我还没到公司,还在地铁上,同事连续给我打五六个电话没接到。接到电话的时候就是那种带着哭腔,“你赶紧过来,公司出事了"。
我还想怎么回事,到了之后发现三个有点壮的光头大汉在我们公司楼下,说要跟我们聊聊。”
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介入调查,称将对3月4日以来电影市场出现的严重的票房异常波动进行严肃排查,并要求相关发行方提交与《叶问3》发行方签署的发行合同。“这篇稿子,到今天也没删。”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总局通知
2014年,阿里巴巴斥资 62.44 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 60%股权,随后文化中国宣布更名为阿里影业。百度旗下视频网站爱奇艺宣布成立爱奇艺影业公司。腾讯宣布成立影视业务平台“腾讯电影+”。
2015年,114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互联网巨头争先恐后进入影视行业,大量资本涌向传媒娱乐行业,文娱与资本正在紧密结合。
原为新京报经济部和娱乐部的记者郑道森、吴立湘,出于对行业形势的判断决定做一个关注文娱和资本交叉点的项目—"娱乐资本论”,跟娱乐圈的人聊资本,与投资界的人谈娱乐。
媒体传统的商业模式以广告、市场活动为主,一次偶然的聊天给娱乐资本论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可能。“
当时恰好有件事,《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谢涤葵打算离职,我们最终为他对接成功了一家基金。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可以,确实在后台有大量的基金小伙伴,问我有没有什么好项目,也有创业者问我们能不能帮他们介绍一些基金。从FA这块切进去,FA业务第一年促成了一亿的融资。”
Q4:娱乐资本论的业务涵盖不仅包括内容、社群、课程,也包括FA业务。娱乐资本论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娱资:娱乐资本论我们把它定位为一个产业服务平台。我一直认为这个文娱和财经行业之间有三种信息差。
信息的位差、金钱的位差、人力资源的位差。
信息位差其实我们用的是媒体方法来解决,这是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做内容。然后是一个金钱的位差,什么是金钱的位差?
是我们把一些不那么显山露水的,不那么被外界资本所意识到的那些好融资,我们用我们的方式对接给资本方,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个管道,帮他们了解这些好公司,促进融资效率。
还有是人的位差。比如说做植入广告、找人。行业内找导演、制片人、灯光摄影,行业外的话,找制片,找营销,找传播。
我们比较擅长是做行业外围位差的解决。我们帮他做社群,然后让他们产生一个自主组织的情况,这是一种体现解决人力成本和人力资源的位差。
03. 随风而动
2018,文娱资本市场监管收紧,热钱加速离场。
4家影视公司IPO之路受阻,“阴阳合同”牵出影视行业内幕。影视公司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减。
寒冬未至,已有实感。文娱产业来到下半场,新的增长点在哪里。一时间,“跨界”、赋能”被反复提起。
2018年下半年,华谊兄弟投资35亿,耗时7年打造苏州电影世界。十三月文化、MTA天漠音乐节,灿星布局音乐小镇;笑果文化和自如联手打造线下生活空间“喜剧周末”。
3年前,互联网企业和跨界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文娱市场不够理性,经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后,娱乐资本论认为“文娱产业的下半场最大的机遇之一,在于文娱内容与旅游、消费、地产等实体产业的结合。”
▲“河豚文旅”线下活动
于是,“娱乐+文旅”孵化出新的内容产品“河豚文旅”,关注文旅变局与商业生态。
“我们旗下新媒体矩阵里的系列产品是站在行业里应运而生的,你可以看到“娱乐+营销有了营销娱子酱,“娱乐+艺人经济”有了明星资本论。”
▲旗下媒体矩阵
Q5:关注“新文旅”的感受?
娱资:2014年我们之所以有娱乐资本论,就是因为2014年的时候,娱乐和资本这两个行业算是交流不够密切,但是相互对对方都非常有了解的欲望。但是现在影视行业,无论是行业内部还是与资本间的交流,都已经非常深入了,甚至说娱乐行业资本化已经走到一个高潮。
但是文旅和资本行业不是,这两个行业融合才刚刚开始。
Q6:希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解决什么问题?
娱资:把做娱乐资本论这个打法复制到文旅行业来,大的方向是一样的,我们扮演的是促进两个不同的行业之间交流融合的角色,这一点我觉得可能会持续几年,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文旅行业相对于,因为娱乐和资本这两个行业,都是相对于比较集中化的行业,娱乐行业你看基本上集中在北京,资本也基本上在北京。
但是旅游不一样,旅游是全国三十几个省市都在做旅游,不仅有旅游景点,还有主题公园、文化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
光是这些线下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说一个文化综合体或者一个主题公园,背后的供应商可能分十几到二十类。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供应链很长的行业,它的复杂程度远远比娱乐行业要高,也就是意味着这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跟行业的壁垒更深。
所以在这个领域,其实它的市场空间、市场容量很大,我们希望对这个领域有更多的了解,扮演更多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角色,先通过信息位差,逐步解决资源位差和人才位差的问题。
目前文旅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一波想要通过文旅圈地的人和一波真正想要做迪士尼的人,这两波人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长期地做下去,并且为这个行业提供价值,我们希望把这个行业的梦想工程师聚到一起。
我们想要去研究到底怎么样文化娱乐行业能给旅游、地产、消费去赋能,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发生的,以及这些旅游地产消费里面这些跑的最快的公司,增长最快的公司以及头部的公司,他们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论,这些是我们特别想关注的,这些恰恰又是远离媒体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