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项目全面启动

BAOCHE项目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目前已经在30余家研究中心全面启动。

目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在我国居高不下,给我们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近年来,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一些重大突破。1996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阿替普酶(r-tPA)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因为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r-tPA 卒中研究显示,从Barthel 指数(日常生活活动)、改良的Rankin 量表(整体残障)、Glasgow 结果评分(整体结果)、及NIHSS (神经功能缺损)来评价, 在卒中后三个月,用过t-PA的病人更有可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2015年,五大国际试验:荷兰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MR CLEAN);延长动脉内急诊神经缺损溶栓时间(EXTEND-IA);小核心梗死灶和近端闭塞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ESCAPE);症状出现8小时内,Solitaire FR装置实现血流重建与充分的药物治疗对前循环大血管阻塞出现在的急性脑卒中的随机试验(REVASCAT);以取栓切为目的,应用Solitaire作为主要的血管内治疗(SWIFT PRIME),为大脑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高水平的循证依据。

作为上述五大国际临床试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Tudor Jovin 教授,2017年11月又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他所领导并完成的DAWN试验,把一部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取栓治疗的时间窗扩展到24小时。以上这些机械取栓试验均局限于大脑的前循环(即颈动脉系统的大血管闭塞),但对于后循环,也就是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仍没有证据能说明机械取栓是否会给患者带来益处。

基于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吉训明教授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著名的 Tudor G. Jovin 教授共同发起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Chinese Endovascular Trial-BAOCHE)。项目由全国30多家中心参与,进行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评价血管内再通治疗对于发病时间在6-24小时之间的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副院长致辞

2017年11月18-19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了“宣武老年医学国际论坛”暨“2017年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期间,举办了中国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临床试验(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Chinese Endovascular Trial-BAOCHE)项目推进会。本次推进会,Tudor G. Jovin 教授亲临现场和各中心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向大家讲述了BAOCHE临床试验的研究背景和其重大意义,希望能通过BAOCHE临床试验的实施进一步探索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宣武医院吉训明副院长对BAOCHE临床试验的入组进度和研究质量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希望各位研究者能齐心协力,高质量的做好BAOCHE试验。李传辉博士对BAOCHE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目前进展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此后,吉训明副院长、Tudor G. Jovin 教授、宣武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任明教授和BAOCHE试验的研究者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讨论,交流了研究经验,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美国匹兹堡大学Tudor G. Jovin 教授与宣武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任明教授解答现场参会人员疑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传辉博士

据悉,BAOCHE项目受“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目前已经在30余家研究中心全面启动。BAOCHE 计划3年时间完成,届时将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提供高水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