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年销售额翻番,麦德龙怎么做自有品牌?

优质产品和超值价格,让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买到不输大牌的好东西,甚至,让代购自牌商品都成了日进斗金的“生意”。

文| 零售氪星球 晨 欣 

现在日子不错的商超,山姆、Costco、ALDI奥乐齐,胖东来和盒马们都有一个显著共性:有如“当家花旦”般的自有品牌商品。优质产品和超值价格,让消费者以更低价格买到不输大牌的好东西,甚至,让代购自牌商品都成了日进斗金的“生意”。

图源:官网

这会不会让品牌商们很焦虑?没错,自有品牌是近几年中国商超业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也是它们打造差异化商品集体补课的一门新学问。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显示,2022-2024年,中国是全球快消品主要市场自有品牌创新产品占比增速最快的国家。

但这个报告也显示,“有六成以上零售商实现了自有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自有品牌销售额的增长有所放缓,销售增长的零售商占比在逐年下降,销售下降的零售商占比在逐年增多。”

怎么做好自有品牌?3年前,对自有品牌商品加码提速的麦德龙,是一个近年增速很抢眼的案例。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100多家门店的麦德龙中国,自有品牌“麦臻选”和“宜客”连续多年实现双位数增长,过去3年销售额翻番,占比超20%。其中,几个创新集中的品类,如零食和冻品,销售占比过半,自牌渗透率接近70%,一些麦臻选单品,排名品类第一。

在12月举行的2024中国零售商品流通大会上,麦德龙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商品开发部总经理余俊贤,在对话中分享了麦德龙打造自牌的思路和做法。

 为什么做2个自有品牌?

麦德龙发力自牌商品较早,已有20年历史。2021年,麦德龙重新梳理,将原有的10个自牌缩减至2个:“麦臻选”与“宜客”。其中,“麦臻选”定位中高端、全球精选和消费升级,“宜客”主打高性价比、大包装的平价商品。

图源:官网

麦德龙缩减自牌数量背后的理由是,“塑造一个品牌,要像养小孩那样,慢慢赋予品牌调性。”这种“小火慢炖”,细致入微的品牌培育过程,多品牌战略下很难兼顾。

在余俊贤看来,品牌的高端性来自价值感,即品牌能在多大程度给消费者提供稳定性和确定性,满足甚至超越期待,而平价品牌,则要坚守质量底线。好的品牌调性,能支撑跨品类开发时的产品创新,节约营销成本。

因此,麦德龙采取严格的QA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放弃容易出现抗生素超标问题的牛蛙。

目前,麦德龙对两个自牌商品确立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麦臻选”去做更多创新,强化少添加、可控可追溯这类消费趋势元素,把价值做足;而“宜客”,则从原本更关注米面油等大宗物资,做全品类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尝试打造与“麦臻选”同品类商品,探索双品牌并存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综合坚果商品,麦德龙既有Plus会员价99元的907g麦臻选原味混合坚果,后续又开发了在配比、规格上做调整的49.9元宜客缤纷坚果果干1kg。在市场上推出后的反馈是,两款商品各有消费群体,验证了通过品牌差异化去开拓更广阔市场空间的可行性。

 自有品牌商品怎么做创新?

余俊贤认为,创新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麦德龙目前设有自有品牌项目组,专注品类趋势研究和新品开发,希望掌握自有品牌商品的主导权,还能从源头和工厂直采中更好控制毛利。

从零售商角度,设立专门的自有品牌部门可以主动关注趋势品类,把重要标的品类做大,做好把大单品,同时,也能促进销售与毛利增长,降低成本的压力。目前,麦德龙的冻品和零食两大品类,对于整体大盘增长的拉动效应很明显。

对麦德龙来说,自有品牌做创新,也意味着在商品上去同质化。

图源:官网

比如,用某头部水饺代工厂,此前开发的麦德龙自品白菜猪肉、玉米猪肉水饺,销售数字比后来麦德龙创新做的鲅鱼水饺差了20倍,相当于50万与1000万的差别,原因就在于,“产品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而非零售商自牌。”

而麦德龙的自有产品创新,目前主要依赖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变革。比如,在量化生产中,新疆烤包子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需要面对工序标准化的挑战,而保证糕点保质期与口感之间的平衡,则可以通过应用新包装材料和新技术实现。

余俊贤坦承,开发自有品牌商品的灵感,来自广泛“输入”。 麦德龙自有品牌项目组不做“坐商”,会经常去展会、拜访同行和出国考察,从而发现新商品的灵感。

 零售商怎么构建自牌开发团队?

麦德龙将自牌商品开发视为一个跨部门工程,涉及QA、供应链、市场和包装等多个部门。自牌项目组负责市场趋势研究、产品立项和开发,以及品牌建设,但不直接做采购,所有自牌商品开发都是充分用好公司200多名采购人员。

在余俊贤看来,这种组织架构的设计,一方面,避免资源冲突产生内耗;另一方面,也促进整体团队以产品思维解决问题,跨部门合作和资源整合,推进自牌发展。

随着自牌商品销售的增加,余俊贤认为,后续,麦德龙也会考虑建立全功能的组织,涵盖企划、采购、包装、营销、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等。但业务量不足时,这种做法会面临较大压力。

当然,自有品牌商品的成功运营,还需要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以及传统采购向产品经理角色的转化,这些人才资源能力与资源的养成,都需要经过时间磨砺。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指出:中国市场自有品牌将向3.0进化,自有品牌1.0的核心是价格力,2.0的核心是商品力,3.0的核心则是品牌力。

这意味着,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商品能力构建,需要从供应链整合、差异化商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为品牌力塑造,在耐心的时间投入,稳定可靠的消费体验与长期价值供给,持之以恒的品牌叙事和深度市场耕耘中,确立长期增长和成功。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