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界
投资界获悉,高瓴旗下新一期保护型策略基金已于近期完成首关,整体规模将控制在30亿元以内,未来投向包括科技、制造业升级、消费以及生物医疗等高瓴长期关注的重点方向。
追溯起来,高瓴早在2020年首次设立保护型策略基金,首期规模在20-25亿元之间。因基金底层资产主要为成熟度高、防御性强、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两期基金在LP群体中反响热烈。
此时此刻,一级市场深陷募资困境,如何走出新出路成为大家共同的考验。
高瓴设立保护型策略基金,首关高比例完成
这是一种崭新的募资策略。
据悉,高瓴保护型策略基金的底层资产主要为成熟度高、防御性强、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在主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筛选标的、对不同风险分类定价、灵活安全的交易结构、严控投资久期”等方式,可实现更为稳健的风险控制和更可预期的回报。
事实上,高瓴在2020年便首次推出了保护型策略基金首期。而此番新一期基金的募集,在之前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公告上,已可见其动向——公示了富阳区效益类产业引导基金拟参股投资子基金,引导基金拟出资8.25亿元参设4支子基金,基金的管理人分别是:中信建投资本、泰恒投资、华方资本、高瓴投资。其中,富阳高瓴保护型策略基金是四支子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富阳区政府引导基金出资6亿元。
彼时富阳区政府相关人士曾表示,目前该区政府引导基金分为政策类项目和效益类项目两大类,其中政策类项目以招商引资为主,优先投向区内项目;效益类项目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择优投向区内外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项目。
可以理解为:即便同一LP,在资金端也可能有多元化的诉求。比起招引落地,效益类产业引导基金更重视投资回报的确定性、稳健性。这就需要GP以多样化的策略来更好地匹配需求。
如今,该支保护型策略基金已经完成首关,出资方在首期LP如地方国资、大型保险公司的基础上,新增了链主型企业及企业家等。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创投十七条”中明确指出,要丰富创业投资基金产品的类型,“鼓励推出更多股债混合型创业投资基金产品,更好匹配长期资金配置特点和风险偏好,通过优先股、可转债、认股权等多种方式投资科技创新领域”。高瓴新基金无疑是针对这一方向的主动尝试。
回顾这两年来,高瓴推向市场的基金不少都是体量匹配、方向聚焦的行业及产业基金,如此前曾披露过的40亿规模的碳中和基金、35亿规模高麓工业物流基金,还有硬科技、医疗方向的产业基金等。如此种种,高瓴在人民币募资上的打法越来越丰富。
寻找一级市场募资新路径
行至岁末,一级市场氛围冷清。
相较于大家讨论更多的退与投,募资端的景况依然严峻。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和募资规模仍保持紧缩趋势:
前三季度共2777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数量同比下降49.2%;募资规模为10142.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0%。其中,人民币基金数量降幅近五成,外币基金仍维持低位,募资规模同比降幅超80%。
一级市场正面临重塑,LP的诉求变了,并且普遍态度谨慎,在出资GP时提出了更高的筛选标准。今年至今,有关于VC/PE募集大额基金的消息并不多见。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相较于VC/PE传统的大盲池基金,规模适配、灵活可控、自带创新属性的基金产品更容易受到LP的关注。”一位人民币基金募资负责人表示。
这一变化渐渐成为新趋势。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提到,前三季度,关注国企存量资产和市场化债转股、新基建等领域的政策性基金设立节奏稳定。
据统计,新募集金额在50亿元及以上的30只大额基金合计募资规模达到2482.92亿元人民币,占市场募资总规模的比重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8pct,受此影响,单只基金的平均募集金额达到3.65亿元,同比上升45.8%。
LP变了,GP必须随之应变,面对不同LP的不同诉求创新自己的基金产品。正如此次高瓴开辟募资新探索——推出保护型策略基金,为LP带去了风险控制更为稳健且投资回报更有预期的资产配置方式。
眼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成长过程当中,中国科技自强自立、产业链自主可控,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本去支持。这也对参与其中的创业投资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投资方向、资金来源,还是产业选择、资产配置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已经加速进入存量出清、优胜劣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尤其是当GP对话LP时,能够主动提升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打造多样化、创新式产品矩阵,无疑能更好地匹配LP需求,以此持续地募集到新的基金,形成一个健康循环。
毕竟,GP生存的本质是——以LP的诉求为第一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