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快递观察家
11月27日,顺丰控股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净额近57亿港元,成为快递行业首家实现A+H股上市的企业。
赴港二次上市,顺丰要解决融资的问题,核心是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从港股上市募资用途来看,募资额的45%将用于加强公司的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
善用资本是顺丰在过去数年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之一,目前顺丰已坐拥4家上市公司,包括两地上市的顺丰控股,香港上市的顺丰同城、顺丰房托、嘉里物流,接下来还有即将上市的丰巢,全面资本运作的顺丰,接下来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挑战一:未来的战略抉择
面对国内快递市场增速放缓,尤其是中高端寄递领域渐见天花板,顺丰必须找到增长的第二曲线。在2023年,顺丰遭遇连续4个季度收入同比下滑,最终在2023年的收入同比下滑3.39%;2024年逐渐扭转颓势,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44%。
正如顺丰总裁王卫在敲锣现场表示,顺丰已经营31年,7年前于A股上市,7年间集团面对不少困难,但团队有能力接受任何挑战,有丰富经验接受很多不能预控的因素。
王卫同时指出了顺丰未来的发展战略,他表示在港上市对顺丰意义重大,集团可依托香港平台更好发展国际市场。的确,国内卷不动了,也涨不动了,那就必须开辟新的战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入计,顺丰控股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仅次于UPS、DHL和FedEx,位居《财富》世界500强之列。毫无疑问,顺丰已成为亚洲物流行业中独一无二的领军企业,但与国际三巨头相比,顺丰的追赶之路还有很长。
亿豹网发现,自国内上市之后,顺丰一直不断尝试国际化扩张。募资投建鄂州机场,旨在打造“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航线网络;收购嘉里物流,增强公司在东南亚本土市场覆盖及连接亚洲与世界的国际货运能力。
2024年,依托鄂州机场区位优势,顺丰密集开通十余条国际航线,抢占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新红利。香港上市后,王卫必须采取更大胆的举措,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
|挑战二:稳定的流量入口
顺丰和王卫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同时,这位神秘、低调的大佬始终放不下一个执念,那就是零售。据媒体消息,早些时候王卫曾前往中部省份某商超门店考察,不可否认,物流之外的商流,一直是顺丰版图的短板之一。
今年9月,王卫在参加“2024年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时称,“未来快递业向供应链延伸,尤其是进入农产品和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在这些新领域中如何抓住机遇,并非单纯的自我扩张,而是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发展。”
王卫会再次下场,重启零售布局吗?短期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顺丰也一直强调其独立第三方属性,表示能够中立地为客户群服务,把握新机遇并建立长期可持续关系。
亿豹网认为,当下跨境电商如火如荼,出海四小龙全球发力,商流到哪里,物流就到哪里,正在谋求国际化的顺丰自然不想缺席这一场盛宴。相比于京东物流、菜鸟依托母公司,由于商业拓展不顺,顺丰的业务延展无奈只能沿着“物流”这条路走到底。
对顺丰和王卫来说,不管是直接下场做零售还是间接入局,想做成这件事情,必须更开放、更具合作精神以及坦诚。一位跟顺丰有过合作的本地生活服务商表示:“顺丰是流量渠道,快递员则是推销流量的人,只要顺丰想做一件事,他旗下数十万快递员就能直接截流。”
与此同时,顺丰也在不断打造其全链路服务能力,来争取更多的商流客户。与其称呼快递公司,顺丰更愿意称自己为科技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供应链数智化工具,客户不仅覆盖生产制造和生活消费的各行各业,还同时覆盖国内和国际市场。
|挑战三:如何为小哥增收
跟7年前的A股上市一样,顺丰香港二次上市现场,王卫带了一批一线的快递小哥,其中还包括从小哥成长为货机机长的汪勤金。顺丰员工的成长,也是顺丰不断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
这不难看出王卫的良苦用心,50万快递小哥,作为顺丰基本盘发展的基石,他们理应得到更多关爱。王卫也不断强调:“一线小哥永远是顺丰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线小哥也是拓展市场和服务客户的核心力量。”
随着行业价格战不断升级,各大快递普遍身受“重伤”,利润下滑、网点动荡、小哥收入下降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快递企业普遍意识到,价格战之下没有赢家。在业务量持续攀高的过程中,如何为小哥增收就成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亿豹网获悉,今年以来,顺丰为一线员工发起“小哥增收”计划,通过多样的激励体系、灵活的工具和业务授权支持助力员工增收。通过助力快递员建立小队体系、创收分激励体系、授权销售等多项举措,今年上半年顺丰实现小哥收派效能提升带来平均收入增加331元/月。
以“小队体系”为例,一个小队平均7人以上,在小队长的带动下,队员们可以互相协调工作,发掘业务,通过业务提升增加队伍收入。而“创收分激励体系”则属于小哥个人赛的激励措施,通过运费提升、客户开发、业务推广等几方面给小哥业务打分,分数越高,奖励越多。
目前,顺丰创收分体系已经在100余个城市“生根发芽”,覆盖了超过近20万名快递员,月度累计激励金额超千万元。未来快递企业的投资说明书上,不再只有一份财报数据,包括小哥在内的员工满意度,正在成为另一个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