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娱乐独角兽 李寻欢
华语片(剧情片)年度最高分出炉了。
麦特主控,邵艺辉导演、编剧的《好东西》,豆瓣开分9.1。这也是继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后,华语电影时隔六年,再度于豆瓣开分破9。
即使评分人数从5万飙升至30万,《好东西》的评分仍然屹立不倒,可见豆瓣影迷群体对此片十分推崇。
与此同时,《好东西》的票房也在节节攀升。行业媒体在映前给予该片的票房预测普遍在一亿左右,但随着点映口碑破圈、豆瓣评分出炉,该片的票房预测大幅上升至4亿左右。
而从上映两天票房破亿,上映五天票房破2亿的战况来看,媒体们还是保守了。
据猫眼数据,《好东西》的票房预测已经连续4日增长,目前票房落点在5.71亿。超过《解密》《逆行人生》《异人之下》等被行业寄予厚望的大片,已是板上钉钉。
从目前的观众舆论和市场反馈来看,《好东西》对第二次执导院线片的导演邵艺辉,宋佳、钟楚曦、赵又廷等演员,渴望卖座大片的院线,想看到女性叙事电影的观众等多方,都是一件大好事。
在公映以后,摒弃了沪语的《好东西》,不止在一二线城市收获了大量拥趸,还在三四线城市都展现出一定的卖座属性。虽然仍旧比不上贾玲、沈腾等人的影片足够下沉,足够有观众缘,但已比只能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卖一卖的《爱情神话》好出太多。女性观众的“N刷”热情带动了影片的爆发。
争议也并非没有。比如《好东西》在虎扑影视榜被置顶,但却被3000多人打出了5.3的低分。五星比例达37.6%的同时,一星比例高达54.8%,可见男性群体对该片评价两极分化严重。
《好东西》值得豆瓣9.1的高分吗?对男性而言是否友好?又如何能从票房预测1亿左右的小体量电影,变成5亿+的年末黑马?娱乐独角兽为你一一解析。
小妞电影VS“妈味大片”,后者更胜一筹
《好东西》上映前,邵艺辉被不少影迷看作是“中国的伍迪·艾伦”。
这一标签,有利于《爱情神话》的最大票仓——上海,以及北京、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高知人群对其产生锚定思维。
至于原因,当然是她的大银幕首秀《爱情神话》足够新颖、灵动,且有一股海派的话痨喜剧味道,该片豆瓣评分8.1,获金鸡奖最佳编剧,也是2021年年末,给苦烂片久矣的观众带去的最大惊喜。
但当《好东西》上映后,“中国的伍迪·艾伦”这一标签就可以摘掉了。因为她的两部作品显现出了高度的统一性、风格性,更适配中国宝宝体质,且跟伍迪·艾伦存在明显不同。
许多影评人认为,宋佳、钟楚曦主演的《好东西》是“小妞电影”(chick flick)。从影片概念上来讲,这自然无可厚非。
毕竟小妞电影是指剧情轻松浪漫,女性角色为主、男性退居配角,且专门迎合女性兴趣、针对女性群体行销,更容易吸引女性观众观看的电影类型。众多国产爱情片、青春片以及章子怡、汤唯等人主演的《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电影,都可以算是此类。
在被称作小妞电影的同时,《好东西》的受众画像也与“小妞电影”相当一致。据猫眼数据显示,《好东西》的想看用户中超过80%都是女性,且20-29岁之间的观众占比超过50%。而与其它“小妞电影”不同的是,《好东西》更能吸引一二线城市的高知女性来观看。
麦特影业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上海两城举行超前点映,也正是寄希望于此类人群可以get到《好东西》的好,并借此进行口碑营销,使影片破圈。
但从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的观众反馈来看,“小妞电影”这一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都明显带有非平权意味,甚至是负面意味的词汇,已经不再适合这片土地。
看过《好东西》的观众,普遍认为,这并非一部“小妞电影”,而是一部“妈味大片”(非贬义),或者说是一部“女性电影”。
这一针锋相对的新型词汇,既是跟小妞电影相割席,也跟市场上一部又一部“爹味大片”形成了对打之势。而从影片质量、观众反馈、类型稀缺等多维度来看,《好东西》这部“妈味大片”,明显要更胜一筹。
片方也捕捉到了这一舆论场,今日,#好东西是进化后的小妞电影#登上微博热搜榜,各大V倾情阐释、解析,引发观众热议。正如影片英文所说,这是《Her story》,而非“history”。
《好东西》9.1分,有鼓励分吗?
许多人都有疑问:《好东西》是否值得9.1分?
在观众买票越来越谨慎的当下来看,《好东西》值不值得近6年来最佳,值不值得9.1的高分,的确有待商榷。
与上一部开分破9的华语剧情片《我不是药神》能赢得数千万自来水观众的认可,点映即爆,随后收获30亿+票房不同,《好东西》的观众评价尤其两极分裂。
固然有一小部分“破防”的男性观众在“恶意打低分”,但为了追捧《好东西》,给出五星鼓励分的女性观众明显更高,这点在豆瓣短评上便能窥见。
从上野千鹤子,到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规则,再到更具有普适性的妈妈与大自然声音对比的蒙太奇片段,基本涵盖了豆瓣上最能吸引观众共鸣、认可的那批短评。还有一些观众直言不讳,“不值得9分,但我还是想打五星”。
具体到影片中,可以看出来,相比起上部《爱情神话》的灵动,这部《好东西》在生活感、自然感上要差那么一些,许多片段显得比较刻意,是为了金句而金句。
比如王铁梅、小叶、小孩和小马等乐队同事去酒桌吃饭,几人大聊月经羞耻、原生家庭等近几年广受关注的话题,小马等三个男性分别代表了社会中不同想法的男性,而那些“女性表达”则借小孩哥之口说出。
这种脱口秀式的表达,既削减了攻击性,也增添了可看性,但正如邵艺辉导演在采访里提到的那样,“我的电影它就不现实”,该片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她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现的。
也正是由于类似“艺辉实验小学”的实验性,让观众在大银幕上得到了女性观众在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满足感,从而开始打高分。
而《好东西》所得到的高分,也是基于豆瓣的用户画像所决定的。换了抖音等受众更广、活跃用户更下沉的平台,便不会得到如此评价。
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片对于男性就不友好。影片中的前夫哥也好,小马哥也好,这些男性角色虽然各有各的缺点,但也各有各的可爱。
哪怕是pua恋爱脑小叶的渣男医生,也有一定的闪光点。以他身高、颜值、学历、职业、收入等各方面条件,放在现实中,也是妥妥的高质量男性(非贬义)。
甚至有些看脸下菜碟的观众,没觉得片中的医生有什么不好:“他只是把心碎成了很多瓣,每一瓣都全心全意爱上了不同的女性,他有什么错?”
而那些真正的金句,真正的精华,从“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好可怜的”,到“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观”,再到小叶猜打雷、暴雨,结果蒙太奇片段显示那是母亲王铁梅在做家务,都是相当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
但由于社会议题的复杂性和舆论的多面性,让许多男演员不敢演绎此类角色。
比如邵艺辉导演提到,除了小马就早早定了章宇出演,前夫哥、医生这两个“渣男”很多男演员都不愿意演,她原本属意赵又廷演医生,但赵又廷更喜欢前夫哥,觉得他像《芭比》里的肯,主动请缨出演。除此之外,《爱情神话》中的主演、监制徐峥,也有意出演前夫哥一角,但最终,该角色花落赵又廷。
想象中的“我与赵又廷不共戴天”没有到来,女性观众并未因为赵又廷演了前夫哥就对其口诛笔伐,反而觉得他演得好、有担当、有想法,观众缘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四线城市女性,助推《好东西》登顶票冠
在11月9日、10日的一轮点映于北京、上海两城中的影迷群体打响口碑后,《好东西》又于11月16日、17日在全国64城开始二轮限量点映,这进一步促进了《好东西》的口碑发酵。随后,《好东西》于豆瓣开出9.1的高分。
上映前夕,《好东西》的想看和排片相当一般,邵艺辉导演还一度发博,表示自己天天看时间线上很多朋友好评,但想看增长不怎么样,纳闷自己是否陷入了信息茧房。
但《好东西》黄金档的上座率居高不下,复刷率更是相当高,许多观众在朋友圈、微博、豆瓣、小红书等平台充当自来水,卖力宣传,这促使《好东西》于点映阶段的11月18日至21日,便超过邓超主演的《胜券在握》等影片,成为北京、上海的票房日冠。
在11月22日正式上映后,《好东西》在工作日白天的表现,一度低于同期的《蜡笔小新:我们的恐龙日记》,是晚上黄金场爆发后,才超过后者,但仍然没有跑赢猫眼预测。
随着麦特开启大规模宣发、女性话题被热议、影片热度居高不下,《好东西》才借助口碑和营销破圈,并吸引了非一二线城市的大量观众。而这些观众,也是一部影片能否取得高票房的重中之重。
这点在邵艺辉导演前作《爱情神话》上就表现得相当明显。
得益于《爱情神话》的沪语属性,以及徐峥、马伊琍等一众上海演员的出演,《爱情神话》光是在上海就卖了1.06亿,而该片的总票房,也只有2.6亿,上海一城票仓,占据该片总票房的40%,一二线城市票仓,占据总票房的83%。
一二线城市观众相当推崇,三四线城市观众嗤之以鼻,甚至不知道有这片的存在,或即使知道,也根本不想看,往往是《奥本海默》《沙丘》等有一定门槛的好莱坞大片才会如此。
而《好东西》能显现出此种特点,自然也是有观影门槛的。
从性别红利到月经羞耻等社会议题,从上野千鹤子到金斯伯格大法官等女性楷模,从弗里达·卡罗到梵高等知名画家,再到前夫哥和小马哥比拼男子气概时所说的“原罪”,都更适合长期在互联网冲浪,且了解社会议题,有一定思考能力的观众观看。
或许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好东西》的宣发开始做得更加下沉,希望扩充到三四线城市人群中,比如影片主海报就换成了“爽爽爽笑笑笑”。
从影片票房增量来看,这种营销方式是行之有效的。11月22日上映首日,三四线城市票仓占比为20%,但到了11月27日,三四线城市票房已突破6000万,票仓占比已逼近30%,若能继续保持此占比,《好东西》5.71亿的票房落点中能有1.71亿是由三四线城市观众所贡献。
而三四线城市观众的热捧,在社交平台上的热议,也进一步助推了该片的热度居高不下,并反向带动了一二线城市观众的观影热情。
《好东西》的极限在哪?5.71亿会是它最终的落点吗?在长长的院线窗口期前,谈论这些还为时尚远。我们唯一能确信的是,《好东西》是一部好东西,不论是对导演和演员,还是对观众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