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自动驾驶,“赛博武汉”如何C位出圈

武汉撑起的光电子产业“半壁江山”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8月8日,随着黑芝麻智能在港交所敲锣上市,这家总部位于武汉的国内“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拉开了中国汽车芯片竞逐全球的新序幕。

上市公司是城市经济的晴雨表。截至目前,武汉今年已经收获了三个“国产第一股”,至少5个IPO。并且在武汉在境内上市的80家企业中,有11家位于科创板。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全球顶级科技创新集群排名,武汉排名连续6年上升,2023年位列全球第13位,同时在中国上榜集群中排名第五。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积极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

诸多数据都指向了一个背景:武汉的科创业正在蓬勃发展。

1、武汉撑起的光电子产业“半壁江山”

电子元件是电子产业的基础工业,武汉市生产电子元件兴起于1958年。《武汉市志·工业志》中所记录,武汉是全国电子工业起步早、发展快的城市之一。

武汉市在光电子领域“独树一帜”。武汉有两个全国最大的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与光芯片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即“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规模占全国的50%。

武汉在全国乃至全球光通信领域拥有重要战略地位,从“产业最完整”到“产业链自主可控”,目前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全国最大光电器件和设备基地、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拥有新型显示、下一代信息网络等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

2023年,武汉光电子信息领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个,总金额约1100亿元。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现已接近6000亿元。其中,烽火通信、京东方、华星光电、长飞光纤、海思光电子等11家光电子信息相关企业规模超过100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增长贡献了巨大动力。

在芯片领域,武汉聚集了众多芯片公司,诸如华为武汉研究所、中兴通讯武汉研发中心、长江存储、新思科技武汉全球研发中心、兆芯科技、联发科武汉研发中心、芯动科技、武汉新芯、黑芝麻智能、芯擎科技、摩尔线程等。

不少企业成长得非常迅速。这里简单举两个例子:芯擎科技和摩尔线程。

芯擎科技推出的汽车芯片“龍鹰一号”单芯片,累计出货超过40万片,已为20余款车型装上中国“芯”,其中不乏领克08等畅销车型。这样的速度和成绩单,让芯擎科技成为年度本土高阶智能座舱计算平台量产的第一名。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与国外巨头“掰手腕”的“独角兽”,这家公司用不到5年的时间。

摩尔线程是国产GPU芯片设计公司,从成立距今不过4年,被业内称为“中国英伟达”。短短三年时间就量产了三颗GPU芯片,其中第一颗芯片苏堤从设计到量产用时18个月,采用台积电7nm工艺,是业界首款支持PCle5.0的GPU。创始人张建中此前表示,“做到了行业5年才能做到的事”。

光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武汉电子产业发展的缩影。

从武汉广埠屯的“电子一条街”,到蜚声国际的中国光谷。三十余年间,一代代光谷企业家薪火接力,将中国光谷建成全球知名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率先发展,武汉成为自动驾驶第一城

今年来,武汉的自动驾驶汽车频频登陆热搜榜单。主驾座位上没有配备安全员,一切乘车流程由乘客和机器自主完成,这些都引发了武汉市民的好奇。

不仅仅是武汉市民,打无人车也成为外地游客来武汉旅游必打卡的项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武汉‘黑科技’震惊外国人”“无人车什么时候开到我家乡”等相关视频让武汉不断破圈。

自动驾驶车辆的投放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只是当一座城市中心城区被同时投放了近 500 辆,人们才得以感知。在武汉地区,百度投放了超过 400 辆无人驾驶汽车,并计划到年底前完成 1000 辆部署。

其他城市也在大力发展自动驾驶,以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企业已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多个城市开展车内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和测试。

而武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在运营端走在了所有城市最前面。

2023年全年,武汉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73.2万单,服务90万人次。到2024年6月,武汉自动驾驶累计出行服务订单已突破158万单,累计服务198万余人次。

也就是说,2024年上半年,武汉自动驾驶的服务人次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

武汉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也是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3378.73公里(单向),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相比而言,2023年底,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总里程约2000公里,广州为1623.5公里、北京为1143公里、深圳为331.26公里。

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武汉也是自动驾驶运营规模最大的城市。

3、武汉科技繁荣的背后

无论是光电子信息制造业量质并发,还是自动驾驶开始成为武汉的城市新名片。这背后都是武汉这座城市的创新雄心和科技企业十年如一日的不辍耕耘。

为什么武汉能够不断向前迈步?

一方面,武汉有创新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政策大力扶持。

2023年,武汉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组织实施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制定集成电路、车规级芯片、特色创新药、绿色智能船舶、卫星设计制造等细分领域的工作举措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特色产业培育机制,加快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对揭榜后经考核认定实施成功的,按照项目总投入30%的比例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前不久,武汉市发布未来产业实施方案,想要力争到2027年,未来产业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5个以上、力争10个以上的100亿级未来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其中在未来制造方面,重点发展未来显示和人形机器人2个细分领域。在未来信息方向,重点发展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先进半导体5个细分领域。

另一方面,武汉的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武汉丰沛的科教资源。从高校总量来看,2022年全国高校数量排名前几位:北京92所、武汉和广州都是83所,武汉仅次于北京。

同时武汉还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家。依托这些科教资源和创新平台,武汉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态正在形成。

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不断取得突破。例如,集度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2023 年研发的全球首台 AI 汽车机器人极越 01 正式上市;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也在汉设立研发中心,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丰富的科教资源为电子产业和自动驾驶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研发基础。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两大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4、结语

今年开春,武汉举行了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制造业项目75个,总投资1593.5亿元,占比为51.1%,主要集中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产业等领域。

走进武汉工业项目建设现场,可见吊塔林立,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

长飞先进武汉基地坐落于东湖高新区光谷科学岛,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建设,预计2025年7月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及外延,6100万个功率器件模块。

此外,投资50亿元的中信科移动通信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也在今年正式开工,聚焦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涵盖通信系统及终端、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外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投产后,预计可新增就业2000人。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武汉,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迈向发展的新高峰。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城市商业考:各有各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