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融中财经
双汇王中王火腿肠、玉米热狗肠、台湾风味烤香肠……想必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围绕着猪肉这门生意,也诞生了万洲国际、双汇发展两家上市公司。如今,这一庞大猪肉帝国的创始人万隆,又试图将手中的一家公司推进资本市场。
日前,万洲国际公告,已于2024年7月12日(交易时段后)根据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向联交所提交一项建议分拆申请,涉及建议分拆在美国及墨西哥经营的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史密斯菲尔德美国及墨西哥”)业务,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作独立上市。
有关史密斯菲尔德上市传闻,此前就有报道称,其已选择了包括美国银行和高盛集团在内的顾问,可能最早今年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筹资至少10亿美元。
公告显示,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食品公司,亦是万洲国际的全资子公司。目前预期史密斯菲尔德美国及墨西哥在建议分拆完成后仍将是本公司的子公司,而其财务业绩将继续并入本公司的财务业绩。
早前,万洲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了史密斯菲尔德,一举创下了当时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之一。随着收购完成,史密斯菲尔德也从纽交所退市。而今,万洲国际又拟将分拆史密斯菲尔德美国及墨西哥上市,背后打的是什么算盘?
71亿美元“蛇吞象”并购
万洲国际前身是双汇国际。据公开资料,双汇国际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香港,其中一个使命就是要充分利用香港专业的投资平台,发掘全球优质资源,在海外投资,实现企业在全球的资源优化配置。
2014年1月,双汇国际更名称为万洲国际,新公司名称中的“万”和“洲”分别取其“永恒”和“大洲”的含意。时任万洲国际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万隆曾表示,将企业品牌更名为万洲国际,反映了公司不断国际化的业务布局,结合中美两国最大的猪肉食品生产企业,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万洲国际在美国市场的拓展,主要来自对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下称“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资料显示,史密斯菲尔德1936年成立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到1998年已经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猪肉生产商。2013年,双汇国际宣布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从双方体量看,这笔交易无疑是一个“蛇吞象”的壮举。彼时史密斯菲尔德的总资产为100亿美元,净资产42亿美元,销售额131亿美元;而双汇国内业务的全部资产为200亿元,净资产130亿元,销售额400多亿元。为了拿下史密斯菲尔德,双汇国际支付了47亿美元以收购股份,此外还将承担史密斯菲尔德24亿美元的债务,总收购金额高达71亿美元,创下了当时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之一。
通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这一巨头,更名后的万洲国际体量也壮大不少。2012年至2015年,万洲国际生猪出栏量从30万头猛增至1900万头以上,生猪屠宰量由1000万头左右增加到4800万头以上,肉制品销量由155万吨提高到318万吨;年内利润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近10亿美元。
直到2021年,万隆与其长子万洪建的内斗事件,让史密斯菲尔德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万洪建指责双汇发展于2021年2月底从史密斯菲尔德以25800元每吨高价进口六分体(六分体指的是猪经工业屠宰后分成六块)近10万吨,给双汇发展造成损失8亿元。而后双汇发展在回复函中承认高价进口猪肉,但否认是利益输送。
中国肉类工业教父的猪肉帝国
如若史密斯菲尔德上市成功,“双汇系”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三家,除港股上市公司万洲国际外,还拥有A股上市公司双汇发展。
据财报介绍,双汇发展业务涉及肉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覆盖饲料业、养殖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外贸业、调味品业、包装业、商业等,打造了中国肉类行业知名品牌——“双汇”。目前,双汇发展市值已超800亿元。
谁能想到,如今的百亿上市公司双汇发展曾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双汇发展的前身是漯河肉联厂。1984年,伴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漯河肉联厂成为第一批走向市场、由省管下放到地方的小型肉联厂。经过民主投票,1968年进厂当工人的万隆当选了厂长,而他面临的是一个规模小,连年亏损,淡季长期停工待料,一年有半年的时间烟囱不冒烟的厂子。
由于当时的猪肉市场还没有放开,猪价低,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生猪收购价由国家统一规定。但当时出台的一项政策让万隆看到了希望,政策规定企业在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之后,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进一些原材料。万隆决定将生猪收购价格每斤比国家规定价上浮2分钱。这对农民产生了不小的“诱惑”,方圆百十里乡村的生猪源源不断地涌进漯河肉联厂,当年,漯河肉联厂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1992年,经过对市场的周密考察和深入研究,万隆拿出了当时仅有的1200万元家当,一次性从日本、德国、瑞士引进火腿肠生产线10条,启动“双汇”火腿肠项目。从结果看,这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992年2月10日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问世后,仅一年时间,“双汇”就跻身国内火腿肠市场前三强。
1994年,双汇与香港华懋集团合资,引入资金1.27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肉制品大楼,生产能力大幅增长。这一时期,先后在双汇投资的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建立了30多家合资公司,给双汇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随后,双汇又开发了鱼肉肠、玉米热狗肠、台湾风味烤香肠等一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最终奠定了火腿肠之王的地位。
再看万洲国际,其在欧洲等地区也有所布局。官网介绍,万洲国际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其市场份额于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所在市场均排名第一。
近年来,万洲国际的版图扩张仍在持续。2023年10月,万洲国际订立一份有关西班牙熟食及其他肉制品生产商Argal Alimentación,S.A.(下称“Argal”)的股份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集团将持有Argal的50.1%股权,而现有股东将保留其49.9%的股权。该交易已于2024年3月完成,而Argal预期会成为万洲国际在西班牙及欧洲发展的坚实平台。
2023年2月,万洲国际完成收购罗马尼亚肉制品生产商Goodies Meat Production S.R.L.(下称“Goodies”)的100%股权。其产品组合包括沙乐美肠、火腿、烟肉、博洛尼亚腊肠及其他肉类特产。收购Goodies补充并加强万洲国际在欧洲的现有业务。
如今的万洲国际,除了双汇发展、史密斯菲尔德,还拥有众多知名品牌。缔造了这一切的万隆更是被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中国肉类品牌创始人”。
逃不过的猪周期
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猪价一路上涨之后引发了生猪养殖企业的扩产潮。从2021年开始,供给的持续增加最终使得猪价进入了下行阶段;虽然在22年有过短期的反弹,但相比20年的历史级高位还是低了不少,猪周期景气度大幅下行,猪企们也损失惨重。
此前,3月18日,江浙地区养猪大户天邦食品公告称,鉴于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公司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其也是继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后第三家因无法清偿债务宣布重组的上市猪企。
万洲国际同样没能逃开猪周期的影响。从收入看,生产、批发及零售包装肉制产品的肉制品分部与包含生猪养殖、生猪屠宰,以至批发及零售生鲜和冷冻猪肉产品在内的猪肉分部是万洲国际的核心业务。2023年,受肉制品和猪肉的销量及平均销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万洲国际业绩同比下滑,全年实现收入262.36亿美元,同比减少6.8%;经营利润14.71亿美元,同比减少29.7%。
其中,2023年,猪肉分部对集团经营利润的贡献为负值。2023年,其产生经营亏损4.80亿美元(2022年:经营利润3000万美元)。
对于猪肉分部的亏损,万洲国际主要归因于在美国的猪肉业务面对不利行情的打击。当生猪养殖成本因昂贵的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猪肉价值却因消费需求疲软而承受压力。年内,虽然在加工方面的业绩显著提升,但在生猪养殖方面却遭遇前所未有的亏损。
美国的猪肉业务在生猪养殖方面在2023年经重大困难,万洲国际也相应采取了改革措施。例如其在密苏里州及犹他州缩减母猪的数量、地理上重组业务、关闭表现不佳的养殖场、终止不合格养殖户的合同等。2023年,万洲国际在美国的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8%,并产生与加速折旧、合约终止成本、雇员解雇福利、资产减值及其他退出成本等相关的额外费用合共1.76亿美元。
更早前,2022年5月,由于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万洲国际关闭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工设施,退出亚利桑那州及加利福尼亚州的若干生猪养殖业务,以及减少犹他州的母猪数量。2023年年内,继续产生退出及重组成本5400万美元(2022年:1.51亿美元)。另一方面,于2023年6月将上述加工设施出售予一名独立第三方,所得款项净额为2.05亿美元,并确认税前处置收益8600万美元。
除了美国和墨西哥,万洲国际的收入还来自中国及欧洲等多个地域,而不同地区的生猪养殖行业形态存在差异,导致猪周期不同步,所以猪周期对万洲国际不同地区业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中国,万洲国际经营利润减少42.6%至5400万美元,是由于消费疲弱且市场竞争激烈。而生猪价格低迷,也导致中国在生猪养殖方面无利可图。相较之下,欧洲于2023年的经营利润为9000万美元(2022年:经营亏损2100万美元),扭为盈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显著上涨,弥补了原材料及生产成本高昂的负面影响。
2024年一季度,中国及美墨生猪价格仍在下滑。万洲国际财报披露,中国平均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4.90元(相等于约2.07美元),同比下降5.1%,这是由于生猪供应持续处于高位。在美国,由于供应充足,平均生猪价格下跌0.8%至每公斤1.26美元。
反映到业绩上,2024年一季度,万洲国际猪肉业务分部仍在亏损,取得经营亏损2700万美元。其中,美国及墨西哥的猪肉业务分部是第一大拖累,2024年一季度,该分部经营亏损6200万美元。
同时,在A股上市的双汇发展也出现了业绩下滑,2024年一季度,双汇发展营收、净利润双降。
不过,第二季度以来,国内猪企业绩出现回暖。A股养猪三巨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均在2024年第二季度取得盈利。且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二季度净利润均覆盖了一季度的亏损。
对于业绩回暖,不少企业提到猪价上涨。从牧原股份6月份生猪销售简报看,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其商品猪价格持续上涨,6月其商品猪销售均价17.73元/公斤,是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销售均价最高的一个月份。
随着史密斯菲尔德食品的IPO计划逐步推进,万隆及其团队有望在美股市场再次掀起波澜。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这位84岁的“猪肉加工”帝国掌门人如何再次书写资本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