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挂牌五次,国银金租终脱手银泰证券4.99%股权“清仓”式退出

相比最初挂牌价,国银金租所持有的银泰证券5.14%股权最终成交价,几乎是五折抛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王婉莹)近日,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银金租”)终于成功脱手银泰证券全部股权。

事实上,自2017年开始国银金租便有“清仓”银泰证券股权之心,但多次挂牌均未能顺利出手。在长达七年的转卖过程中,唯一一次成功的转让发生在去年5月,国银金租成功转让的0.15%股权,直到此次再次脱手剩余4.99%股权,最终完成清仓。

值得注意的是,银泰证券5.14%股权的两笔成交价合计8091.53万元,相比2017年最初挂牌15535.44万元,价值已是大幅缩水,国银金租几乎是五折抛售。

分析来看,国银金租急于清仓出手股权的原因除了响应当前央企聚焦主业的政策要求,也有市场因素,中小券商的小额股权,已然不那么“吃香”。“虽然清仓价格相比最初挂牌金额有所下滑,但考虑到银泰证券的市场表现和股权流动性,国银金租可能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以较低价格完成交易是合理的选择。”业内专家对蓝鲸新闻指出。

第二大股东易位,国银金租成功“清仓”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银泰证券的4.99%股权已成交,该公司二股东即将“换人”。

(图片来源: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

公告披露显示,此次交易金额7803.83万元。转让方是银泰证券的第二大股东国银金租,后者背靠“大树”,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唯一的租赁业务平台。据悉,受让方为绵阳久盛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久盛科技”),是绵阳科技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成员企业。交易完成后,久盛科技上位成为银泰证券第二大股东。

此次转让前,银泰证券共有4家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吕慧,100%持有北京嘉鑫世纪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嘉鑫世纪”)。2023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嘉鑫世纪持股比例为91.43%,为第一大股东;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二,持股比例为4.99%;珠海横琴新区新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3.43%;深圳市前海方米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方米金融”)持股0.15%。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金融监管趋严,特别是对于金融租赁公司的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可能促使国银金租调整其资产组合,以符合监管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为了优化自身的投资组合和降低风险,国银金租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其他更有潜力的领域。

此外,从公司自身战略来看,国银金租作为国家开发银行的租赁业务平台,也可能出于自身战略调整的需要,决定退出非核心或表现不佳的资产,以优化资产结构和提高资本效率。这也与当前央企、国企“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聚焦主责主业”的不无关系。

譬如,国银金租在6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5.79亿元收购上海华星鸿捷于中国各省销售的车辆。而对于原因,其则表示订立资产转让协议有益于增加公司在车辆经营租赁市场的市场份额,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进一步聚焦主业。

挂牌五次,历时七年终“半价”清仓

事实上,国银金租自2017年起一直在筹划对银泰证券的清仓计划。截至当前,已经公开挂牌转让五次,此前皆未能如愿,唯一一次实质性的转让发生在去年5月,成功转让0.15%股权。

具体来看,2017年11月,彼时国银金租持有银泰证券5.14%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全部持股,挂牌金额为15535.44万元。次月,交易双方已经签署交易合同,但从后续来看,未能实质落地。

2019年12月,国银金租再次挂牌转让银泰证券5.14%股权,挂牌价格为15465.04万元,较上次降低了70.4万元,但也未能成交。

2022年9月,国银金租再次将上述股权全数挂牌,同样未成交。

同年12月,国银金租第四次挂牌转让相应股权,此次未一次性全部出售,而是将银泰证券0.15%股权(对应210万元出资额)以287.7万元的底价挂牌转让。据银泰证券2023年年报,此次0.15%的股权受让方为前海方米金融。

2023年11月,国银金租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银泰证券4.99%股权,彼时挂牌价格为8670.92万元;之后的12月28日,又将挂牌价格降至7803.83万元。近期,最终以该价格成交。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银泰证券0.15%股权成交价为287.7万元,本次4.99%股权的成交价为7803.83万元,合计价格为8091.53万元,相比2017年和2019年的挂牌金额下滑约48%,几乎是五折完成股权“清仓”。

对于折价清仓的情况,有业内人士指出,股权“转让难”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困境,因持股数量无法与大股东相比,难以获得决策话语权,同时股权数量不少,受让者需要花费“大价钱”,因此转让普遍较为艰难。

且随着市场波动、监管趋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证券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影响着市场资金对于券商股权的定价和态度。

股东执着脱手股权,与银泰证券经营情况不无关系。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业绩便一直处于行业下游,盈利能力欠佳,投资回报率偏低。

从近五年的业绩来看,2019年-2023年,银泰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4.48亿元、4.50亿元、2.46亿元、2.78亿元和2.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2.13亿元、0.06亿元、0.43亿元和0.56亿元。

以业绩最高的2020年来看,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银泰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仅分别位于行业第90名和65名,整体而言处于中小券商靠后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6月,深圳证监局曾对银泰证券下发警示函,指出其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存在显著问题,包括:部分资管产品整改措施不到位;资管产品计提减值不充分;资产管理部门在人员配备上不符合规定,且有部分员工在业务执行中缺乏必要的独立性等。

对于国银金租折价“清仓”的行为,柏文喜指出,银泰证券的整体业绩表现,可能影响了持有股权的价值和吸引力,“虽然清仓价格相比最初挂牌金额有所下滑,但考虑到银泰证券的市场表现和股权流动性,国银金租可能认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以较低价格完成交易是合理的选择。”(蓝鲸新闻 王婉莹 wangwany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