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连夜排查!借牌上架、向无贷款资质机构导流等,贷款App或遭直接下架

6月28日,各应用商店收到指令,要求对于小贷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应用商店或网络平台审核资质要求的贷款App,将直接下架处理。

蓝鲸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黄玉洁)贷款类APP将迎来新一波严管。6月28日,消息称各应用商店收到指令,要求对于小贷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对不符合应用商店或网络平台审核资质要求的贷款App,将直接下架处理。多位来自行业上下游的从业者向蓝鲸新闻证实该指令属实,且可能对现有贷款行业带来剧变。

蓝鲸新闻了解到,此次对于App市场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小贷软件的整治,主要针对小贷公司在其运营的App里,将用户导流至无资质第三方的情况。由于该情况在行业里属于潜规则,涉及的公司不在少数,因此大量平台岌岌可危,连夜开展排查工作。

某大型应用商店向蓝鲸新闻表示,其应用商店里的贷款类软件,若出现将贷款用户导流给未经该应用商店验证、检测过的第三方或其他非法App,则此类贷款软件将成为该应用商店的重点打击对象。

但也有应用商店较为保守:“对于非法和无资质的定义和边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主流应用市场对贷款业务端仍缺乏充分了解,尽量避免一刀切。”

某助贷公司从业者向蓝鲸新闻表示,各大应用商城在28日下午,已要求部分借款类App的运营方进行自查。

金融科技行业资深律师向蓝鲸新闻表示,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借贷类金融App的监管,重要且有效的一个措施就是在App上架环节的“证照资质”审查,APP运营主体需要向应用商店(应用分发平台)提供相关金融类资质、证照以实现APP上架或版本迭代更新。在早些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阶段,部分从业机构可以凭借“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检查通知书”(或类似监管文件)实现上架资质证照替代,进而实现借贷类金融App上架,但该情形并未长期持续。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业务转型进入“贷超”“助贷”“互联网贷款”时代,市场上不具备金融牌照的助贷类、贷超类从业机构为了解决APP上架和版本更新问题,开始尝试收购小贷牌照(服务于APP上架目的,入股通常为小比例入股),或和有小贷牌照的公司洽谈相关业务合作,合作的模式有收取年费或者是按月度给牌照方相应的“技术服务费”,通过此种合作关系去上架自己的贷款App。此模式也已存在多年。

该资深律师表示,此次大规模排查或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关注。

第一,打击对象或是现在某些无任何金融借贷资质却在从事流量、贷款业务的公司(贷超和助贷)。

第二,或将穿透到部分有明显违规行为的小贷公司,“借牌上架”现象将被穿透认定并予以惩戒。比如一家小贷公司可能历史上或同时段在不同的应用市场里上架多个马甲式贷款App。可以通过验证核实,这些App的运营主体是不是该小贷公司,还是其他无资质的借牌公司。

第三,更“雷霆”的做法则是针对全量贷款类APP进行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整治,从业机构需要自证合规运营,由此可能会引发金融借贷类APP批量下架情形,以响应中央监管在金融借贷APP整顿之意。其间“误伤”难免,下架后的从业机构需要整改直至复核要求进行重新上架。

此次事件可能波及的从业机构范围、具体采取的审查标准均不明确,后续动向及影响亦难作预判。但可以肯定的是,新一轮的金融借贷APP整治活动山雨欲来,应用市场、牌照机构、从业机构们的相关应对,一些行业实践多年的默认操作与应对手段,都将迎接本次“大小未知”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