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三败后,周六福紧急更换“亲密”股东转战港股

周六福四度冲刺资本市场。

蓝鲸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王晓楠)冲刺A股三战三败的黄金珠宝品牌周六福,于6月27日披露了港股招股书。屡次上市未果的周六福,在2023年11月终止A股IPO后,触发了回购条款,公司实控人等耗资约1.64亿元进行回购,月内,周六福紧急更换了股东,新股东与周六福关系紧密。如今第四次卷土重来的周六福,能否敲响上市大门?

转战港股,紧急更换的投资方与周六福关系紧密

6月27日,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六福”)披露了赴港上市招股书,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实际上,周六福的IPO之路最早可追溯到五年前。2019年5月,周六福曾申请深交所主板上市,但因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IPO审查随之中止,并在同年12月遭发审委否决。2020年9月,周六福再次提交上市申请材料,但因经营存疑,被发审委二次否决。

2022年7月,周六福又申报深市主板上市,在实施全面注册制后,2023年2月底其上市审核从证监会平移到深交所,在首轮问询回复后,其IPO进程于同年11月终止。

三战三败后,第四次冲刺资本市场的周六福选择转战港股,其表示,考虑到港股上市后可取得境外资本及进入海外市场,亦能让公司更广为市场接受。

周六福的老板是来自潮汕的李氏兄弟,在屡战屡败触发回购协议后,周六福于月内更换了股东。

2004年4月,李伟蓬、陈创金共同设立了周六福前身深圳市周天福;2005年4月,李伟蓬的弟弟李伟柱收购了陈创金所持有的股份。直到2012年,兄弟二人将公司名称改为周六福。随后,李氏兄弟二人多次对周六福进行增资扩股,先后引入多名投资者,其中还包括多只私募投资基金。

2021年12月,永诚贰号、金玉福源、架桥合利等6名投资方分别与周六福实际控制人之一李伟柱重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若公司未能在2022年6月30日前申报IPO材料并取得正式受理,或者公司未能在2024年6月30日前实现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则会触发相关回购条款。

目前,上述补充协议中的回购条款已触发。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周六福实际控制人李伟柱等,回购了相关股东持有的绝大部分股权,总计耗资约1.63亿元。

除了明阳投资仍持有少数股权外,回购后上述投资方皆退出了周六福的股东行列。不过,就在本月,周六福又迎来了新的投资方。6月19日,祥龙创美、永诚拾伍号、谛爱珠宝和正福投资分别对周六福增资,共计花费2.4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股的投资方与周六福关系十分紧密,招股书显示,祥龙创美是周六福的业务合作伙伴,谛爱珠宝和正福投资的背后则是周六福供应商的亲属。

根据招股书,李伟柱、李伟蓬、深圳周六福、若水联合、上善联合、乾坤联合及创明投资合共有权行使公司约93.7%的投票权,并因此组成控股股东集团。需要指出的是,在筹备上市中,周六福还多次进行现金分红,累计派付股息9.44亿元,其中有两笔分别于今年3月和5月宣派。

冲击下沉市场,依靠加盟模式不断增厚业绩

为大众熟知的周六福集珠宝首饰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连锁销售、品牌运营为一体,主要运营“周六福”珠宝品牌。截至2023年末,周六福在31个省份的301个地级市和地级行政区设有4383家门店(包括加盟店和自营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中国门店数目计,周六福于2017年至2023年连续七年维持于中国珠宝市场前五大品牌之列。但截至目前,周六福也是前五大品牌中唯一一家未上市的公司。

2021-2023年,周六福的营收分别为27.83亿元、31.02亿元和5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这一增速在全国性珠宝公司中排名第一,且远超过同期行业平均水平的13.8%。同时期内,周六福的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5.75亿元和6.6亿元。

营收、净利润连年攀升的周六福,正在依靠加盟模式不断扩大业绩,但此前加盟模式收入占比高达80%也是IPO被监管否决的原因之一。

2021年,周大福开始调整加盟模式和自营模式的比例,2022年,周六福加盟模式的收入占比已下降至52.9%,但2023年该数据又提高到了55.4%,加盟模式仍旧是周六福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周六福向加盟店销售产品的收入占比为39.2%,而来自收取服务费的收入占比为16.2%。

其实,从周六福门店数量也可以看出,公司高度依赖加盟模式。2021-2023年,周六福分别拥有3764家、4052家和4383家门店,其中加盟店数量占比皆在98%,而自营店数量多年依旧未过百家。

在周六福这4383家门店中,从城市划分来看,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及其他低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分别占总门店数量的8.4%、33.9%和57.8%。不难发现,除了频繁增开加盟店是周六福近年来业绩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外,开拓三线及其他低线城市也是其布局的关键点。

不断冲击下沉市场,扩大门店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周六福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2023年,加盟模式毛利率为32%,其中向加盟店销售产品的毛利率仅有5%,而服务费的毛利率却高达95.8%。加盟店每年要向周六福支付1万元-3万元的加盟服务费,此外,加盟店要想向周六福授权的供应商采购产品,还需要每年支付12万元-34万元的产品入网费。

另一边,周六福来自自营店的收入占比依旧不高,2023年仅有9.5%,反而线上销售渠道收入为公司贡献了不少,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26.6%上升至2023年的33.9%。虽然自营店和线上销售渠道的毛利率也不低,分别为26.8%、17.3%。

需要指出的是,在前次IPO中,周六福还因生产模式中委托加工占比较高,被监管质疑“贴牌”。

2020-2022年期间,周六福生产模式主要包括委外加工和自行生产,其中以委外加工模式为主,两种模式下形成的存货金额中,委托加工模式下占比皆在90%以上。同时,周六福的自有工厂早已于2022年4月停工。在最近的港股招股书中,周六福表示,公司在线销售渠道销售的产品采购自委外加工商及成品供应商。

此次赴港上市,周六福还表示将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主要用于扩大和加强销售网络,加强品牌以提高品牌市场知名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