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一年后君龙人寿拟再补充5亿注册资本:提振偿付能力,待解扭亏难题

君龙人寿在接受蓝鲸新闻采访时表示,增资旨在提升健康型与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亦是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确保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以上的高水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石雨)又一家保险公司拟补充注册资本。蓝鲸新闻了解到,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君龙人寿”)拟推进5亿元增资,由现有两家股东按比例增资。

刚在去年同期获批完成6亿元增资的君龙人寿,此次为何再拟补充注册资本?对此,君龙人寿回应蓝鲸新闻称,增资旨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健康型与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提升品牌影响力。亦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确保未来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以上的高水平。

成立已逾15年的君龙人寿,保费、利润表现均不稳定,在市场利率下行导致准备金增提以及投资收益不佳影响下,2023年再亏1.73亿元。对于如何尽快扭亏,君龙人寿从资产端提出,将加强优质固定生息资产的配置,在二级基金投资上,严格控制回撤风险,构建收益和波动幅度较为匹配的策略组合。

时隔一年再拟增资,确保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以上

近日,君龙人寿披露注册资本变更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进行5亿元增资,股东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各自一次性出资2.5亿元,增资后君龙人寿总资本金由原21亿元增至26亿元,增资后股东双方持股比例不变,仍为50%、50%。

君龙人寿在2008年12月在厦门开业,初期注册资本2.4亿元,成立后至2020年,公司共推进4次增资,但增资额度均相对较小,至2020年12月第四次增资获批后,其注册资本为8亿元。

但2020年后,君龙人寿增资频次和金额均有所加码。2021年9月,公司注册资本获批从8亿元增至15亿元,2023年6月再度获批增资至21亿元。时隔仅一年后,君龙人寿再度发起增资。

对于此次增资,君龙人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增资是2021-2025年五年发展规划既定的重要工作,代表了双方股东对公司持续发展与壮大的信心与决心,本轮增资旨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健康型与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亦是为了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确保公司未来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150%以上的高水平。”

增资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重要价值即在于偿付能力的提振。2023年完成6亿元增资后,君龙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由138%、176%提升至175.6%、201.65%。但此后至今,又出现逐季下滑,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君龙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20.74%、163.7%。其中综合偿付能力低于行业平均186.2%的数值。

对于期间偿付能力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君龙人寿一季度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均有所增加。因业务未来盈余贡献使实际资本上升,而最低资本方面随着保单销售增加寿险风险最低资本有所上升,同时权益类资产增加导致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增加。

利润波动2023年亏1.7亿,受准备金增提及投资收益不佳影响

尽管成立已有15年,但君龙人寿业绩表现仍不稳定。盈利能力方面,成立以后,君龙人寿常年亏损,在2021年转盈,当年净利润0.08亿元,但仅保持盈利两年,2021年实现净利润0.31亿元后,君龙人寿2022年再度转亏,2022年、2023年分别出现1.76亿元、1.73亿元净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君龙人寿在接受蓝鲸新闻采访时表示,公司本业业务持续实现盈利,一方面,市场利率下行导致准备金增提,此部分对利润影响较大;其次,资本市场欠佳,投资收益不及预期,从而导致亏损。

2023年,行业投资端整体表现不佳,也成为导致君龙人寿亏损的主因。据2023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君龙人寿2023年累计投资收益率-1.43%,综合投资收益率0.48%,主要受第四季度表现拖累,当季投资收益率-3.94%、综合投资收益率-0.37%。

对于如何扭转亏损,君龙人寿从资产端角度提出,将加强优质固定生息资产的配置,提升资产收益稳定性,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资产久期,防范利率风险。在二级基金投资上,投资组合通过多元化、分散化配置,严格控制回撤风险,构建收益和波动幅度较为匹配的策略组合。坚持“投资并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的战略方针,在偿付能力、风险偏好等的约束下,提升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保费增速波动,发力保障型、健康型保险

市场收益下调,也在持续影响保险公司负债端布局,压降负债成本成为行业性关键词,君龙人寿也在调整之中。

回溯来看,近年来,君龙人寿保费表现存在明显波动,2020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76亿元,同比增约55%;但在2021年,下滑至5.7亿元;再至2022年,则快速增长至14.1亿元,增幅147%,与行业保费增速偏离。

这也成为其当时风险综合评级的“扣分项”。当时,君龙人寿提出,公司保费规模相对于行业其他公司体量较小,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为确保良好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公司主动调整银保渠道的业务节奏,增速为负;2022年互联网渠道结合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契机,业务量优于预期,银保渠道以发展规模为主,增速较高。

近两年,君龙人寿分红险产品保费规模增长迅速,成为其保费收入上行的主要拉动力,渠道方面,银保渠道则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投资市场表现,君龙人寿的业务结构面临一定压力。

对此,君龙人寿回应称,将优化资产配置,强化风险管控,严格遵循真实投资收益率原则,审慎确定分红账户分红水平和和万能政策,以此有效管控和降低负债成本率。

事实上,已显露调整迹象。从君龙人寿2023年披露的业务结构来看,其22亿元保费收入中,寿险保费揽入12.5亿元,约占总保费规模的一半,其中分红保费为收入主力,揽入保费10.84亿元,占全年保费规模的49%。年金险、健康险是君龙人寿2023年保费收入增速最快险种,其中传统型年金险收入保费22.56亿元,同比增约140.7%,健康险业务保费7.19亿元,实现了约145%的增幅。

当前,健康型、保障型产品正成为君龙人寿布局重点。从其业务布局来看,强调提出积极搭建“保险+医疗”生态圈,为客户及其家庭提供“主动干预式健康管理”,覆盖保单全生命周期,构建全方位的健康风险屏障。

具体产品中,官网信息显示,其2024年以来发布的14款产品中,9款为重疾险产品,其中小青龙3号ABC三款产品是主打产品。从渠道角度来说,14款产品中,有10款为互联网保险产品。

从渠道角度来看,银保渠道虽然仍为君龙人寿第一大保费收入渠道,但占比有所回调,2023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11.15亿元,占比约50.7%,较上年66%的占比下调15个百分点。保险专业代理渠道2023年保费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约20倍,成为第二大保费收入渠道。

当前,中小险企经营面临不小压力,股东支持为君龙人寿业绩发展提供助力与“底气”,如何尽快扭转亏损,找到业务优势,是其必须直面的考验。(蓝鲸新闻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