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突然对中国“断供”API ,从业者:影响不大,国产大模型更实

OpenAI的限制措施将倒逼中国大模型公司加速自主研发。

蓝鲸新闻6月25日讯(记者 陆鹏鹏)OpenAI API突然对中国“断供”,国内套壳公司将受到重大影响?事实并非如此。

OpenAI宣布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

据财联社消息,北京时间周二(6月25日)凌晨,陆续有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各国和相关地区API开发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收到了来自一封来自OpenAI的“警告信”。

图片邮件显示:“我们的数据显示,贵组织的 APl 流量来自OpenAl目前不支持的地区。您可以在此处找到受支持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将从7月9日开始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地区的 APl 流量。要继续使用OpenAl的服务,您需要在受支持的地区访问服务。”

根据OpenAI官网提供的信息,中国不属于OpenAI API服务支持的国家和地区。

蓝鲸新闻记者从多位AI大模型从业者那里了解到,确实收到了这封邮件。

2023年3月,ChatGPT开发商OpenAI宣布开放API,允许第三方开发者通过API将ChatGPT集成至他们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中。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即应用程序接口,可以通过调用被外部使用,简单地说就是第三方开发人员接入后可以将ChatGPT 能力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构建属于自己的AI软件。

从业者:影响不大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OpenAI凭借领先的技术吸引了大批使用者。其营收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针对C端的会员收取订阅服务费用;二是为企业端开发者提供API调用服务,这也是OpenAI最核心的业务;三是来自微软Azure云服务的分成。

凭借这三块业务,该公司2023年营收16亿美元,2024前6个月公司的年化营收更是达到了34亿美元。

事实上,OpenAI官方此前并未向中国市场提供服务,也没有向中国用户开放注册和使用,中国开发商使用OpenAI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一是通过微软 Azure 申请 “Azure OpenAI服务”,从而调用GPT模型,这也是国内唯一的合规渠道。通过微软官方合作伙伴获取服务,可以合规、稳定地提供企业用户使用ChatGPT的功能。

第二就是对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但这一方法有很大概率会被封禁。

有分析认为,OpenAI限制措施发布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那些借助OpenAI大模型套壳的开发商。7月9日之后,那些调用OpenAI API的网站或APP,或将面临停止服务的情况。

对此,有AI大模型从业者对蓝鲸新闻记者表示,首先,此项措施主要针对的是B端的大模型开发商,不影响C端用户的使用。

其次,套壳公司有很多应对措施,例如,使用海外服务器,绕开限制接入API。再比如,创建一个反向代理来访问ChatGPT的API,反向代理是一种安全地转发请求技术,他可以隐藏实际的服务器地址,第三方平台的API是没办法限制的,因此即便OpenAI对地区进行限制仍可以调用接口。

最后,即便不使用OpenAI API,国内现在其他的大模型API也不差。虽然在总体智能程度上不及OpenAI ,但是一般用户使用起来不会感到太大的差异。事实上,国内很多小的创业公司早已将接口切换到国内的大模型,并且国内很多大模型在中文内容方面的理解要优于GPT。因此,OpenAI这项限制措施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平替国产大模型崛起

价格更实惠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财政部21日公布一份165页的草案,意图限制对中国高科技行业投资。外媒猜测,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的对华投资限令可能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国内专家认为,华盛顿此举将加速美国对华在高科技领域的“脱钩断链”,但也会激发中国强化自主科技创新的决心。

正如专家所言,OpenAI的限制措施将倒逼中国大模型公司加速自主研发。事实上,当前多国内的开源模型已经完全足够支撑中国AI应用的发展,并且价格持续走低。

今年618前夕,国产大模型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阿里的通义千问、百度的文心、腾讯云的混元、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字节豆包等纷纷下调了模型价格。

国产大模型的降价,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成本,降低了市场门槛,为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可以看到的是,国产大模型大幅降价已成为行业的普遍趋势,未来,随着算力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进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