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风波再起,50亿虚开发票大案背后浮现众生药业产品

众生药业被疑卷入50亿元虚开发票案。

蓝鲸新闻6月24日讯(记者 徐晓春)在“两票制”改革推行后,医药行业“带金销售”对资金的需求仍然难以遏制,药品销售由传统的“低开层层加码”模式,转变为较为隐蔽的生产环节“虚高成本加价”模式,上游药企则频频以虚开发票的方式虚增费用或套取资金。

医药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蓝鲸新闻记者提到,在药品产销的产业链中,往往存在“带金销售”的情况,因此部分医药行业企业有时需要通过与空壳公司虚构业务,套取额外资金用以推进销售。

众生药业疑卷入50亿元虚开发票案

近日,乌兰浩特警方再破获医药领域特大虚开发票案,呼和浩特市委政法委与呼和浩特广播电台主办的公众号“平安首府”的文章中公开部分案件细节。

乌兰浩特市警方发现,有三十多家公司,在没有业务往来的情况下,频繁给药品生产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以此为线索,警方最终查明实际涉案空壳公司共计1171家,价税合计高达50亿元。

在公开的现场图片中,涉及了众生药业的多款产品,包括来瑞特韦片、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头孢克肟分散片、非诺贝特胶囊等。

那么,空壳公司向药品生产企业虚开发票的背后存在怎样的利益需求呢?

2018年,我国医药行业“两票制”改革推行,目的是避免之前药品销售过程中通过多次开具发票来“层层加价”的弊端,但药厂采取“高开模式”,药价虚高由传统流通过程中的“低开层层加码”模式,转变为较为隐蔽的生产环节“虚高成本加价”模式。

医药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对蓝鲸新闻记者提到,在药品产销的产业链中,往往存在“带金销售”的情况,因此部分医药行业企业有时需要通过与空壳公司虚构业务,套取额外资金用以推进销售。

早在2022年,同样是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就曾成功破获了“7.22”医疗领域特大虚开发票案,这起案件也被推荐为内蒙古当年“十大法治案件”之一。该起案件涉及虚开发票数量高达1.6万张,涉案价税合计达到了60亿余元。乌兰浩特警方调查结果显示,药企通过虚开发票的手段来获取资金,以回扣、赞助费、活动经费等名义向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行以贿赂。

某在职注册会计师也向蓝鲸新闻记者解释,空壳公司向药品生产企业虚开发票的案件,主要是费用的问题,最终会形成药品生产企业虚增费用、少交企业所得税等情况,查实后需补缴税款。

上述医药行业人士也提到,药企往往通过召开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在此过程中,部分医药行业企业存在向专家等参会人员支付额外的费用的情况,目的自然是达成产品销售或换取其在临床阶段更多使用该公司产品。

而由此形成的销售费用往往是医药企业腐败的高发地。

律师提示相关人员或存刑事风险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平安首府”文章公开的现场图中,出现多家名称中存在“商务服务中心”字样的公司,通常这些公司为医药行业企业包括商务代理代办、信息咨询、以及营销策划服务等服务。

此类案件在医药领域也并不是偶然发生的。4月23日,因涉嫌虚开发票罪,沈阳市公安局皇姑人民检察院对新三板上市公司百丰医药三名高管提起公诉,包括百丰医药总经理,也是实控人之一的姜雪峰、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佳怡和子公司监事李桂华。

百丰医药的主营业务是医药产品的批发配送服务,涉案子公司以推广服务为主业,业务范围即包括营销策划、信息收集、拜访医疗终端、宣传产品相关知识,对潜在药品消费者及相关人员进行药品知识培训等工作。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百丰医药涉案子公司开出633组销售发票,涉及取得进项税普通发票459组。

在百丰医药的案例中,公司上游即为多家商务服务企业,下游虚开发票接受方则多为制药公司等。

2023年3月,上述三名高管曾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5月解除监视居住后,三人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刑事拘留,6月三人正式被逮捕。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刘安邦律师对蓝鲸新闻记者提示到,虚开增值税发票系犯罪行为,涉案的药品生产企业,若实际控制人和财务总监以及相关人员知晓此事,则相应人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公司需要补缴税款及缴纳罚款。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循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的制定及履行进行核实,确保交易实际发生,加强公司规范化治理。

或涉身其中的众生药业,产品覆盖眼科、 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2023年众生药业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6.11亿元,归母净利润约2.63亿元。

自上市以来,众生药业的销售费用率维持在30%以上,2021年众生药业销售费用率增长到39.12%,在A股近300家制药企业中排名前30%。近几年,众生药业销售费用有明显的增长,2015年前后众生药业销售费用稳定在5亿元上下,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首次超过10亿元,去年回落至8.9亿元左右。

对于此次事件,众生药业回复中国网财经称,“公司始终坚持合法经营,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企业经营和管理。目前,公司没有应披露未披露事项,正在了解详情。”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众生药业方面通过公关公司回应称,“此事件与公司无关,系经销商行为”。是否涉及上市公司众生药业,蓝鲸新闻记者于6月24日多次致电众生药业董秘办,电话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