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系”王慧轩辞任诚泰财险董事长,三月前刚告别幸福人寿

这位昔日紫光集团在保险业的“操盘手”,如今接连转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24日讯(记者 石雨)蓝鲸新闻记者获悉,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诚泰财险”)董事长王慧轩于近日向公司递交辞呈,其因工作原因辞去诚泰财险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

而在三个月前,王慧轩刚辞去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幸福人寿”)董事长一职。这位昔日紫光集团在保险业的操盘手,如今接连转身。对于王慧轩的离任,记者联系诚泰财险进行采访,公司称“属于正常人事变更,暂无更多信息可披露。”

昔日紫光集团保险操盘手

出生于1966年的王慧轩,1987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共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委副书记等职务,加入保险业后曾任中国人寿新疆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人保寿险广东分公司筹备组主要负责人、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人保寿险执行董事、副总裁,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后出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幸福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2019年2月起,任诚泰财险董事,同年6月起,出任诚泰财险董事长。

对于王慧轩的辞任,诚泰财险表示,王慧轩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勤勉尽责履职,董事会对王慧轩为公司规范运作和稳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曾在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积累多年经营管理经验的王慧轩,在2016年加入紫光集团,成为紫光集团在保险业布局的重要操盘手。

加入紫光集团后,王慧轩负责金融板块,先是推进紫光集团与多家企业拟联合设立中青人寿,但未有下文。2018年,混改背景之下,诚泰财险向紫光集团增发20亿股份,紫光集团出资28.8亿元入局,成为诚泰财险第一大股东。

当时,曾有媒体报道,紫光集团希望能够发挥其科技产业的专业能力和特长的优势,推动构建一个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险公司。

2020年7月,幸福人寿原控股股东中国信达将其所持幸福人寿30%股权转让给诚泰财险。诚泰财险成为幸福人寿第一大股东,对此战略投资,诚泰财险提出“具备了通过‘产寿互动’拓展业务及服务的能力。”

至此,紫光集团接连斩获产、寿险牌照。

接连离任幸福人寿、诚泰财险

王慧轩掌舵下的诚泰财险、幸福人寿整体表现尚算平稳。

先从诚泰财险的业绩表现来看,2019年至2023年,诚泰财险保险业务收入从15.16亿元增至2023年的20.31亿元;净利润方面,2019年至2022年均为盈利状态,2022年净利润0.33亿元,但在2023年,诚泰财险盈转亏,出现2.37亿元净亏损。2024年第一季度,诚泰财险保费收入6.33亿元,净利润3587.6万元,综合成本率120.25%。

从诚泰财险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商业车险仍为第一大险种,占比约37%,交强险保费收入约占25%,此外还有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保费规模居前。

布局战略方面,蓝鲸新闻注意到,一方面,重要驱动力在于科技,立足于股东紫光集团科技优势,强调科技属性,提出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以科技保险转型锚定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成立12年的官方推文中,诚泰财险也明确“深耕科技”的关键词。

另一方面,诚泰财险强调发挥保险机制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自2015年在大理州试点全国首个震级指数型地震级保险后,在多地进行推广和试点,形成巨灾保险云南方案。包括其主导研发的云南省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方案,是全国首个政策性农房地震巨灾保险方案,首个震级触发型巨灾指数产品。

幸福人寿方面,2020年股权转让落地后,王慧轩亲自挂帅幸福人寿,并在其掌舵后,实现持续盈利,2020年至2022年,幸福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0.97亿元、5.16亿元、1.71亿元,但在2023年,幸福人寿出现2.78亿元净亏损。

保费方面,近年来幸福人寿保费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保费规模突破200亿元,达到224.88亿元,同比增长13.4%。

值得一提的是,王慧轩刚在三个月前辞去了幸福人寿董事长职务。目前,王慧轩仅余的职务,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执行委员会委员。

2020年前后,诚泰财险股东紫光集团出现债务危机,2021年因资不抵债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2022年7月,紫光集团宣布资产重整完成。

今年4月,新紫光集团的2024年度工作会议中,谈及“大研发”“大制造”“大市场”以及“国际化布局”方面的布局,当时,王慧轩作为产业公司代表之一出席并发言。

“诚泰财险目前‘科技’战略明确,业务结构也相对稳定,在股权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董事长换任对于公司战略方向不会有较大影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蓝鲸新闻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