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再次站到风口浪尖,林盛却“消失”在人海

广告人林盛与企业家林盛的一次对垒。

文|众面 高心驰

编辑|胡展嘉

欠薪风波引发的热潮尚未平息,钟薛高再次站到风口浪尖,林盛却像“消失”在人海中一样。

五年前,“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吸引了一群狂热粉丝,“击败哈根达斯”的说法不胫而走,林盛公开表示这是对钟薛高的捧杀。

两年前,钟薛高因为价贵、爱买不买等第一次站在舆论的漩涡中心,林盛火速澄清,“节目视频不实,被恶意剪辑”。

半年前,“高贵的”钟薛高首次推出售价3.5元/支的Sa’Saa,林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过去一年的思考与反省,“回归产品本身,但这是要花很长时间的”。

但这一次的欠薪风波,林盛没有传递出任何口径。

广告人林盛与企业家林盛,正在经历两重身份的深刻对垒。

1、天才广告人的波澜叙事

毫无疑问,林盛是一名天才创业者,曾一手打造出多个知名品牌。在成为钟薛高创始人前,林盛最为知名的身份是一名“广告达人”。

公开资料里,林盛的求学经历颇为稀少,只知道这是一个大学就读历史系的高材生,其它再无描述。林盛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很少提及学生阶段,谈的最多的当然是钟薛高,其次是广告界摸爬滚打的往事。

1978年生于西北的林盛,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热浪成长,又在世纪之交从大学毕业。没有人知道历史系毕业的林盛为何在踏入社会以后,选择了广告公司,成为一名广告人。

从西北到北京,林盛用5年时光积蓄了足够的能量,而后选择扎根上海,创立广告公司,开启他的波澜人生。林盛所创办的盛治广告,营销风格独具一格,很快在圈内小有名气,康师傅、大白兔、冠生园等大品牌公司都成为盛治的客户。

不过,真正让林盛出名的还要等到两则雪糕经典营销案例,也为林盛后来的二次创业埋下伏笔。这一次,他接连服务了东北的两根雪糕——马迭尔和中街。

2015年,一家北京的民企嗅到了老字号的商机,找到林盛,想要把风靡哈尔滨的马迭尔开到首都。

不同于如今的人人皆知。彼时,“马迭尔”虽小有名气,但偏安一隅,仅限东北。这一次,林盛的满腹才华终于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打开知名度,林盛选择聚焦“老字号”的招牌,花尽心思挖掘其厚重的历史感,

有媒体评价道:“(林盛)把马迭尔的宫廷古方和传统工艺吹出了花,从清末民初的“东方小巴黎”哈尔滨,讲到十月革命避难的白俄贵族、犹太人开普斯的救命之恩,和马迭尔百年不变的品质和口味。”

马迭尔火出了圈,北京的前门外,西单大悦城内,南锣鼓巷接连开出30家门店,年销售额一举达到千万元。

马迭尔一炮而红后,“抛弃”林盛,开启全国加盟。林盛与马迭尔分道扬镳的各中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林盛与冰品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有了马迭尔的操盘经验,另一家东北雪糕中街也找上门。此时,经历过东北大板、马迭尔两波风潮后,大众已经对单一的东北标签产生审美疲劳。

林盛的选择是推倒重来,另辟蹊径,瞄准了更具历史感的时间。不知道林盛是否参考了国窖1573,中街选择把创始年份“1946”刻在骨子里,“中街1946”一下子就突出重围。

在宣传文案上,“中街1946”更是借用张作霖典故,这一切都给“中街1946”刻上了浓浓的林盛式历史风格。

经过两次成功的雪糕营销案例,林盛不仅打开了知名度,也把雪糕行业摸查得八九不离十,有了亲自下场的想法。有了想法后的林盛,并没有轻易行动,而是选择先去国外考察。结果,被问到“中国有好冰淇淋吗”的问题时一度语塞。

的确,相比国外的哈根达斯,这个问题在中国至今可能都没有答案。或许,林盛本有机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2、难用一句话描述的企业家

2018年成立的钟薛高,在当年的双十一,就推出了一款至今还在被讨论的爆品“厄瓜多尔粉钻”。据说,这款价格能与哈根达斯一较高下的产品只生产了两万支。

或许实在没有悠久的“历史”基因,历史系毕业的林盛也没能给钟薛高插上复古风,只得选择了中国风的路线。

钟薛高的名字寓意是中国的雪糕,外观设计上也带着浓郁的中国风:中式屋檐瓦片状的造型、回字形的纹路等等。

与66元的价格伴随的是争议,而林盛也为它捧出了最华丽的文案:稀缺的天然粉色可可,昂贵的日本柚子和以秸秆制作的环保棒签。

彼时,林盛一定不会想到,三年后,关于这款雪糕的质疑以及不当剪辑会把自己卷进漩涡中心,媒体随之将林盛以及钟薛高扒了一个底朝天。

乍眼一看,林盛不像是一个严肃的企业家,其貌不扬的他看上去甚至有一些痞性。而事实上,林盛在工作中的状态,似乎或多或少确实带着这样的特性。

研发雪糕时,尝到有些难吃的试验品,他会说出“这个巧克力拿出去‘喂猪’,本公司最难吃的巧克力诞生了”,然后问是谁做的,递给身旁的员工。在《燃点·创战到底》纪录片中,一位员工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着接受了来自这位老板的问候:“你说拿出来‘喂猪’,然后转身就递给我了。”

从西北到北京,再到东北,而后扎根上海,创办钟薛高时的林盛已然走过大半个中国。正是这些经历,促成了后来张狂不羁的林盛,以及一度骄傲的钟薛高。

在不少员工眼中,林盛是有些傲慢的,这种傲慢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他曾想把自己照片挂在公司前台。“现在经常走一圈,公司很多人不认识我,我打算回头搞个大的头像,挂在我们公司前台。”在一档节目中,林盛这样说。

而他本人也不并不避讳。

“大家觉得林老师特别傲慢是不是,林老师不傲慢的时候你们都没有看到。300个中国地级市,我去过280多个,吃过280多个地级市的食物。去年,微信读书680个小时,在朋友圈里排第一。"在2020年的一次内部复盘会上,林盛这样解释。

林盛还说道,曾经十几年时间里,每月会抽一次时间去超市待上四五个小时,看每一个货架的产品,每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营销方式。

林盛并非只有总是严肃的,偶尔也会显示出幽默的一面。钟薛高公司的会议室上,曾经高悬着一条“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的横幅,林盛有些开玩笑地说:“你们下次千万不要挂这个横幅,我一拍,就拍到无能为力。”随之,引发哄堂大笑。

不过,这样的轻松时刻并不多见。更多时候,林盛是一个拼命三郎式的老板。

林盛曾经提出一个公式:品牌=网红+时间。

钟薛高从诞生出,就以网红营销而出名,随之而来的是无限争议,2021年的“爱买不买”将其彻底推到焦点,4天时间“喜提”6个热搜,却少有正面。

尽管“爱买不买”事后被证明是剪辑问题,林盛在节目中说的是产品原料柚子价格过贵。但钟薛高夸大产品宣传的黑历史顺势被抖出来。

一系列危机之下,钟薛高不得不发布道歉声明。在声明中,钟薛高表示,曾经在创业初期的两次行政处罚,如同警钟,不断提醒我们要更谨慎、更准确、更负责任地与用户沟通。

“经验不足”多少有些过于谦虚。多年广告经历的林盛深谙产品营销之道,他喜欢说“大道至简”,认为好产品做出来了,营销跟得上,剩下的等着用户买单。

3、宏大叙事和产品本质,创业英雄不自由

以66元的“厄瓜多尔钻”冲上热搜为分割线,此后的钟薛高似乎开始走下沉路线,2022年“雪糕刺客”的美名更是加速了这种趋势。

5年过后,一向傲慢的林盛终于开始反思,而钟薛高大概再也没有机会成为中国的哈根达斯,又或是雪糕界的爱马仕。

今年3月,钟薛高发布了售价3.5元/支的冰棍新品Sa’Saa。这款看起来与高端远不相符的产品在内部代号叫做“钟薛不高”。市场最大的好奇无疑是它的平民价格看起来完全不像高端品牌钟薛高的产品。

林盛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过去一年重要的是思考与反省:产品能不能做得更好。故而,去年开始回归产品本身,但这需要很长时间。另外的反思则是,觉得以前对外表达的方式不对。

早在2020年,林盛曾经表示,品牌、体验、品质是三大目标,无法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牺牲销售目标。如今看来,这种说法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擅长营销的林盛,在创业路上跑得太快,却忽视了企业立命之本:产品。面对媒体,林盛也反思称,钟薛高跑得太快、下沉得太快了。

在林盛眼里,钟薛高的下沉,需要从一线城市起步,慢慢向二线城市,甚至三四五线城市渗透,这需要一个过程。但钟薛高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把产品铺到全国几乎所有的地级市。

钟薛高的经销商,从2020年的60一路增长到2021年100,再到2022年500,增长越来越快。那么,今年是不是往回调一调呢?“今年来不及了,已经过了3月,有点晚了。”在四月份的采访中,林盛回应道。

不过,反思来的多少有些晚,曾经的傲慢已然遭到反噬。

10月份以来,多位钟薛高员工在社交媒体声讨工资。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目前钟薛高位于上海的公司总部工位空了一大半,不过桌面并没有清空。各个部门仍有正常运转的迹象,会议室内还有员工正在开会。

面对外界的声讨,钟薛高对外回应称,公司正在积极解决相关纠纷,目前运营一切正常,身为创始人的林盛并未发声。

快或许只是一个表面诱因,繁荣增长背后,钟薛高产品一直饱受争议。自始至终,林盛骨子里是个典型的广告人。在企业内部,林盛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擅打鸡血。

某次公司聚餐过后,酒过三巡的林盛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番演讲:“去年,大家不知道的是,我见了80家投资公司,听了八十声No。公司最惨的时候,账上只有100万,如果我一个人我很可能放弃啊,但是有他们(管理层)在,我凭什么放弃。”

现在,钟薛高的财务状况又一次陷入危机,陪伴他的是无数员工。2021年完成2亿元A轮融资后,钟薛高未再传出过融资的消息。

林盛在走过人生的巅峰后,似乎也陷入了于连式的结局:有才智、有野心、有梦想,却终究没能避免落入俗套,英雄穿越丛林,在迷茫中再度寻找出路。

运营|陈佳慧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