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会是最后一个发不出工资的新消费品牌吗?

融资遇冷,新消费降温。

文|锌财经 孙鹏越

编辑|大风

新消费品牌,越来越难混了。

从2015年开始,“新消费”概念被提出,剁手、享受、悦己、个性消费不断冲击着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强调“互联网化”的新生活方式,更便捷、更简单、更有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大批“新消费品牌”成立,哪怕是一碗面、一杯奶茶、一家中式点心店、一个新美妆品牌,都可以打着Z世代Flag登上融资的舞台。而背后的资本市场,也将“新消费”视为风口。

短短几年时间,大批新消费品牌冲上过数十亿市值,咖啡店、奶茶店、糕点铺甚至创下单店市值过亿的神话。可以说,只要是打着“新消费”的理念,迎合Z世代消费者,就能短期内多轮融资,资本排着队为其送钱。

时至今日,到了2023年,那批曾经火热的新消费品牌,如新茶饮赛道的奈雪的茶、茶颜悦色,或股价砍半或大规模闭店;新烘焙赛道的虎头局、墨茉点心局濒临休克;新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从160亿美元跌至不到5亿美元……

随着新消费泡沫破灭,资本开始退潮,大量新消费品牌成为浪潮中的“裸泳者”,钟薛高发不出工资也并不是偶然。

钟薛高并非首家

新消费品牌中,最典型的玩家莫过于“雪糕刺客”钟薛高,但它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

近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多位自称“钟薛高前员工”的网友发文讨薪,表示钟薛高自8月份开始工资便延迟发放,部分在职员工被欠薪两到三个月,离职员工的工资也一拖再拖。钟薛高给予员工的理由均为:“公司资金现在非常困难。”

而据天眼查查询,自2021年5月之后,钟薛高便再未能获得外界融资。今年5月以后,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下属的21家分支机构也相继被注销。

像钟薛高这样下场的新消费品牌并不少见,例如2019年成立的“虎头局渣打饼行”,凭借一个中国风的名字和华丽的包装,在2021年创下了单店估值3.75亿元的业内神话,但在2023年初便轰然倒塌,大量门店倒闭、员工拖欠工资。

同样诞生在2019年的墨茉点心局,也在上演和虎头局同样的悲剧戏码。

凭借披上国潮的外衣、起个国风化的名字,包装精致却华而不实的墨茉点心局,品牌估值升至20亿元以上。但不到两年时间,墨茉点心局连续关闭多家北京门店、武汉和杭州的店铺全部关闭、进入上海的计划也被无限期搁置。

在新消费品牌中,流量最高,看似壁垒最坚固的新茶饮赛道,也在急剧衰落中。

“新茶饮第一股”的奈雪的茶,从2019年经历“滑铁卢”股价一路下滑,甚至自降身价,将高端奶茶的价格底线拉到10元区。在刚刚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中透露,截至9月30日,奈雪2个月的时间仅仅只增加4家加盟店。

新茶饮赛道中,不少知名品牌的门店数量正在持续性逆增长,现存门店以每个月减少50-100家的速度持续收缩。

而新茶饮中头号流量明星茶颜悦色,它流量故事也在快速衰退中。在火爆两年后开始迅速滑坡,开始了三次大规模闭店,连大本营长沙都关停了近90家门店。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身后的资本开始歇火。

从2021年12月之后,茶颜悦色便不再继续传出融资声响。缺少金主提供的资金,茶颜悦色无力支撑扩张后的近500家门店,只能选择放弃,固守自己的大本营长沙。

只靠一根雪糕、一个糕点、一杯奶茶,就能在资本的鼓吹下拿到了几十亿的市值,又在资本退潮后,挣扎求生。

套路都一样

新消费品牌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度依赖于背后的资本。或者说,新消费品牌们本身就是一场品牌和资本的共谋。

不管是钟薛高、虎头局,还是奈雪、茶颜悦色,这些新消费品牌都在迎合Z世代消费者。

先将产品形态或产品理念改为以中国特色来呈现,加大对“国潮”的追捧,用一些国风元素点缀门面或产品,围绕着“中国风”为定位,提出的“国货”概念。再去鼓吹一种“情绪价值”的生活方式,将其视作一种表达情感和彰显个性的消费时尚。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新消费品牌们只需要在《唐诗》《宋词》《百家姓》等传统古籍里,挑一些文气十足的词韵、再做一些含传统古典图案和元素的点缀、在产品上蹭上国潮热度、通过Z世代年轻人喜欢的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分享加以营销……

“5000条小红书、2000条知乎+一个大主播直播间+一个大促榜单=一个新消费品牌的诞生。”这样的一条新消费品牌公式,成为大众默认的潜规则。

不管是雪糕、糕点还是奶茶,一套标准新消费打法下去,就能吸引不少消费者打卡。甚至,钟薛高就直接将街头三四块钱的雪糕,炒作至百元高价。

完成用“中国风”的品牌名和“中国风”的包装,圈拢消费者,售卖高价商品后。新消费品牌就要开始真正的目的:拿繁荣的假象哄骗资本市场,拿到金主们的融资,靠着融资疯狂扩张。

跑马圈地,把店铺铺满全国之后,再拿着店铺去吸引下一波融资,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例如,钟薛高刚一成立便获得了真格基金、登布苏投资、峰瑞资本的天使轮投资。一共经历过4轮融资的钟薛高,将融来的资金不断铺设渠道,并烧钱营销。

虎头局完成三笔融资后,在3年时间开了80余家门店;墨茉点心局拿到了三轮融资在全国范围内开了58家门店;茶颜悦色完成四轮融资后,甚至将店铺数量扩张到近500家门店……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新消费这样迅速完成十数年的积累;也没有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品牌的壁垒能像新消费这样脆弱。

一旦消费者开始质疑,这些品牌过度的营销炒作只是拉高了价格,消费者只得到了花里胡哨的外观和包装设计,并没有符合价格的商品。那么,新消费泡沫就随之破灭。

当鼓吹中式人设和情绪消费的泡沫破灭后,金主自然而然地开始放弃了新消费品牌们。

难以长期沉淀

新消费品牌各有不同,有注重社交价值、有注重情感价值、有注重精神价值、有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但无论是品牌内容、线上活动、线下门店还是购物方式,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新消费品牌“太过肤浅”,并没有触及到传统文化的底蕴。

这些新消费品牌的背后,只创造了“伪需求”,不但缺少技术护城河,就连产品力、性价比都无优势。90%以上的产品严重同质化,无非是颜色、设计、名称不同。没有颠覆性创新,只靠花里胡哨的名字、营销、联名、包装诱惑消费。

一旦背后的金主熄火,那么新消费品牌就会快速歇菜。

但所有新消费品牌都是不好的吗?答案也不尽然。例如号称“中式汉堡”的塔斯汀,虽然也打着“中国风”旗号,却没有把精力用在花里胡哨的名字、包装来诱惑消费。塔斯汀更贴合年轻人对快餐的实际需求:便宜、管饱、味美。

近两年,汉堡代表品牌麦当劳、肯德基在几轮提价后,一顿简单的午饭动辄人均50元上下,外卖平台甚至还有高达9元的配送费。于是塔斯汀推出人均20元的价格定位,再加上官方时不时推出的“免单”“半价”“买一送一”等各种薅羊毛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在新消费品牌急剧理性化的当下,塔斯汀非但没有像其它新消费前辈一样大规模闭店,反而弯道超车,只用了三年就已经突破5000家门店,门店规模在西式快餐品类中仅次于肯德基和麦当劳。

而它取胜的关键就是在于低价,满足消费者对于快餐的真实需求。

无数个新消费品牌崛起,又有无数个新消费品牌倒地,可见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好骗,反而对于“华而不实”有着清晰的认知。知道什么品牌只适合做“一锤子买卖”,什么品牌可以长久去吃。

光靠名字和包装,拿捏不了消费者,但靠质量和价格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