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资者网》 蔡俊
近期,丽珠集团(下称“公司”、000513.SZ)卷入一场医药反腐的传闻中。
事情起因一则报道,随后丽珠集团出面回应。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4.13亿元,同比下降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2亿元,同比上涨5.17%。同期,公司销售费用9.65亿元,同比下降12.83%,销售费用率28.3%。
丽珠集团主营业务多元,但近些年也投入创新药的研发大潮中。上市同行公司中,可比的科伦药业也有类似操作,从输液领域投入到创新药。收入方面,2022年公司消化类产品出现下滑,但辅助治疗领域接连诞生大单品。未来如何,有待追踪。
出面回应
当下,愈刮愈烈的医疗反腐,从药监部门延展到证券监管部门。
近期,深交所下发文件,对所辖医疗上市公司进行指标梳理。据统计,2021年深交所医药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率为21.32%。
值得关注的是,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在审计署一份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中,有3家广东省企业被指套取资金、推高药品出厂价格,其中一家为丽珠集团。
对此,丽珠集团回应,“对于网传涉及违规支出公关费用的流言,公司有关注到,其内容疑似审计内容,对于相关内容我们正在调查核实内容与流言来源,若有必要会及时对外公告。公司目前没有收到相关部门配合调查的通知,公司销售费用占比是行业正常水平。”
2020年到2022年,丽珠集团销售费用率依次为29.2%、32.2%、30.78%。与之相比,同期科伦药业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9.1%、29.65%、24.78%。
此后,21世纪经济报道刊登报道,提及丽珠集团2012年以来没有出现过因商业贿赂受罚的情况,公司内部有反腐败制度,截至2022年已对764家供应商进行反贪腐审计、2022年展开2次面向所有员工的商业道德标准培训。
高压态势的反腐风暴,是否会令众多的药企继续压降相关费率,值得追踪。
2022年,丽珠集团销售费用38.87亿元,同比上涨0.09%。其中,市场宣传及推广费34.48亿元,较2021年的34.56亿元有所降低。截至同期,销售人员1819人,同比增加17人。
科伦药业方面,2022年销售费用46.86亿元,同比下降6.7%。其中,市场开发及维护费37.97亿元,较2021年40亿元有所下降。截至同期,销售人员4497人,同比增加2307人。
消化类产品收入下滑
回归业绩,丽珠集团面临不小的压力。
按业务构成,2022年丽珠集团化学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生物制品等分别实现收入70亿元、31.38亿元、12.53亿元、7.24亿元、4.08亿元,营收占比各自为55.89%、25.06%、10.01%、5.78%、3.26%。
这里面,占比最大的化学制剂业务,收入同比上涨0.02%。继续拆分,同期消化道、促性激素产品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25.9亿元。需要指出,该两类产品合计的营收占比达48.13%,因此对公司业绩至关重要。
东海证券在研报中统计,公司消化道领域有艾普拉唑、雷贝拉唑、丽珠维三联、丽珠得乐等多个产品。其中,艾普拉唑包括注射和片剂品种,为核心产品。
艾普拉唑属于PPI(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主要治疗消化性溃疡。由于同类竞品众多,因此PPI赛道早已“内卷”。按技术迭代,艾普拉唑是第二代PPI,疗效优于第一代。
据医药产业信息及研究咨询机构米内网统计,2021年阿斯利康的艾司奥美拉唑、丽珠集团的艾普拉唑、阿斯利康的奥美拉唑、济川药业的雷贝拉唑等市占率分别为17.97%、6.66%、5.17%、5.08%。其中,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PPI,其余均是第二代。
然而,2022年PPI药物被纳入集采范围,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具体品种看,集采主要针对第一代PPI药物。以奥美拉唑为例,阿斯利康40mg规格限价14元,哈三联、华北制药等以超90%的降幅中标。
就算没纳入集采,PPI药物的降价也是大势所趋。根据东海证券统计,2017年丽珠集团的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获批上市,单价为258元/10mg;2019年,该药国谈进入医保,单价降至156元/10mg;2021年国谈续约医保,单价继续降至71元/10mg。
对此,丽珠集团在2022年报中表示,公司将持续加大注射用艾普拉唑的医院覆盖及产品销量,实现“以价换量”,以减少医保价格调整对其业绩影响。同时,公司披露,艾普拉唑系列产品的医院覆盖率持续提升,并继续强化该类产品在相关科室的拓展。
今年5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17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发布了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新适应症。会议现场,药品适应症的临床三期研究单位,如上海瑞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人员介绍了临床数据。
需要指出,丽珠集团没有披露2022年艾普拉唑的销售额。不过,该药所属的消化类收入同比下降6.48%。济川药业也上市第二代PPI,同期该企业消化类产品收入17.7亿元,同比下降2.02%。
投入创新药研发
尽管丽珠集团的消化类业绩下滑,但促性激素类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
2022年,丽珠集团促性激素产品收入同比上涨5.64%。东海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该板块的亮丙瑞林微球2020年收入超1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重磅产品,可用于辅助生殖。
2021年,日本武田、丽珠集团、北京博恩特等亮丙瑞林微球的市占率分别为35%、35%、30%。价格方面,国产两家产品单价均为1300元/3.75mg,同规格的进口产品为1650元/3.75mg。
实际上,丽珠集团在辅助生殖领域一直有多个大单品。米内网曾统计,公司该领域的注射用尿促卵泡素、注射用尿促性素等产品于2020年销售额分别超5亿元、1亿元。
而医药反腐风暴持续震动下,或倒逼各厂商积极投入创新药的研发、上市。
今年初,公司的托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该药靶点是人IL-6R,目前同类竞品有罗氏的雅美罗、百奥泰的施瑞立,两家国产药均为今年获批。2021年,罗氏的竞品销售额在国内首次突破亿元。
2022年,丽珠集团的研发费用为14.27亿元,同比上涨24.51%,研发费用率为11.3%。管线研发方面,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启动三期临床实验。同类中,目前仅有诺和诺德上市,华东医药、联邦制药等国产厂商的进度也到临床三期。今年上半年,诺和诺德的同类药物在国内实现销售额超30亿元。
对比科伦药业,2022年该企业研发费用17.95亿元,同比上涨3.37%,研发费用率为9.5%。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该企业成功拆分科伦博泰在港交所上市,科伦博泰主营创新药业务,赛道为肿瘤领域,2022年研发投入超7亿元。
实际上,丽珠集团也有拆分计划。2020年,公司公告计划拆分丽珠试剂上市创业板。截至目前,丽珠试剂已提交多份IPO辅导工作报告。(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