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眸财经 张未
ChatGPT还没威胁到大家的工作,先威胁到了搜索引擎。
一份新闻稿,让ChatGPT这个默默无闻的一个小工具,突然在全球范围内爆火,沉寂了十年之久的搜索引擎江湖,也因此掀起惊天骇浪。
投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谷歌分析师布莱恩·诺瓦克在一份报告中称,语言模型可能会“颠覆谷歌作为人们上网入口的地位。”
在AI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迭代中,ChatGPT让人们看到了搜索引擎的另一种可能:AI搜索引领的生成式答案。
01 ChatGPT刚学会走路,搜索引擎坐不住了
基于互联网更迭,智能搜索引擎共先后经历两次重大变革。
在搜索1.0时代,只能满足用户的“温饱”问题:解决信息查找。此时,雅虎站在了舞台中央。
在搜索2.0时代,此时的网站引入AI与处罚算法,主要从兴趣+内容入手,不过仍处于搜寻信息阶段。
此时的搜索引擎,只需优化者堆砌关键词,或者付费就可获取好的排名,因此人们在进行搜索时,往往会出现许多垃圾页面和虚假信息,极大的影响了用户体验感。
那么,迈入所谓的搜索3.0时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搜索3.0时代将是基于AIGC与移动互联网高度融合的新模式,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从寻找内容到获取答案”的过程。
正如ChatGPT一样,搜索引擎开始“拟人化”,能够根据关键词获取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整合回答,并能通过用户反馈的有用率,重新学习再调整内容。
所以ChatGPT的问世,得以引起科技圈的轰动。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需求的增长也是事物发展强有力的推手。ChatGPT引起资本注意的关键在于,ChatGPT已是个较为完善的产品,初具“AI”的形态,满足了C端用户的大部分需求。
自ChatGPT去年11月问世以来,用户增长迅速。据瑞银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它在2023年1月末的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
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在研报中表示,ChatGPT 在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效率上已经部分的超越了如今的搜索引擎。
确实如此,相较于搜索引擎2.0得出的反馈而言,GPT3.5结合人类反馈强化学习进行训练,优化了问题与答案生成间的匹配精准度。
比如,针对开放式问题,ChatGPT也可以通过匹配网络中的数据生成较为完整的答案,在处理知识类以及创意类的问题时,ChatGPT提供的搜索体验远胜于目前的传统搜索引擎。
同时,无论是PC端还是手机端,搜索引擎都是互联网最大的入口之一,这也为搜索引擎3.0提供了必备的需求。
正因如此,ChatGPT的出现使得众人看到搜索引擎的下一代模样,搜索引擎3.0的时代将拉开序幕。
02 资本热捧,巨头大混战
ChatGPT的火热引爆了科技圈,使其让人们看见了AIGC的更多可能,为此各路大佬连夜入局。
百度CEO李彦宏在内部将“引领搜索体验的代际变革”定为最新的关键任务之一。
百度也是国内最先对ChatGPT做出实际反应的科技公司。2月7日,百度公布了自家类ChatGPT产品的名字“文心一言”,并预计在3月推出相应的产品。
除百度快速入局以外,国内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均快速响应,推出其类ChatGPT和ChatGPT相关方向的产品。阿里巴巴、网易、腾讯均表态在进行ChatGPT相关方向的研究。
2月10日,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推出了产业版ChatGPT:ChatJD。
尽管各家科技公司的ChatGPT相关产品尚未真正落地,但资本市场已给出热烈反应。过去几天,ChatGPT概念股横空出世,百度、知乎、云从科技、三六零等ChatGPT概念股均出现大涨,三六零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知乎在2月8日盘中最高涨幅逼近60%、股价创历史新高。
而字节推出的头条搜索,仅作为头条内部的搜索引擎,对比百度的开放式生态而言,难以对抗。不过,在类ChatGPT出现后,字节有意再入局,正悄悄准备重启已经关停了两年的悟空搜索。
搜狗则还在忙于家务事,无心管辖外部。在搜狗被腾讯收购后,搜狗的生活也并未得到改善,反而于2022年8月宣告关停其搜狗APP。
市场份额为35%;仅次于百度的360,肚子里有墨但是不多。360方公开表示从2020年开始一直在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投入。不过,360的投资规模和技术与当前GTP3相比还有较大差距(ChatGPT相当于GTP3.5),各项技术指标只能做到略强于GPT2。
360并未拥有像百度文心一样的AI大模型,无法支持chatGTP3的大规模算力要求,360方也只表面公司有充足的储备资金购买大规模算力。
同时,大西洋彼岸,微软和谷歌两大科技巨头正竞争激烈。
微软直接投资了OpenAI,并计划在自己的搜索引擎edge中嵌入ChatGPT。1月初,微软计划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然后宣布将包括Bing搜索、office、Azure在内的旗下全线产品整合ChatGPT。
微软CEO纳德拉还放话:竞争才刚开始。
谷歌则给ChatGPT的竞争对手砸钱,以此与技术方形成绑定关系。2月7日,谷歌向ChatGPT的竞争对手Anthropic投资了3亿美元,获得了10%的股份。
紧接着,谷歌宣布将人工智能Bard嵌入Google搜索之中。Bard背后依托的是谷歌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LAMDA,跟GPT的效果相似但不相同。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谷歌过于心急还闹了笑话。宣传要推出谷歌版ChatGPT的谷歌,吸引了数百万人观看直播,却没有上线日期、也无技术讲解,只给出一个会将ChatGPT整合进搜索的预告。
在谷歌直播结束后当天,谷歌的股价直线下降,收盘时已跌超7%,市值一夜蒸发7000亿。
谷歌2月6日—2月9日股价图
国外互联网巨头也开始上前凑热闹。苹果宣布即将要召开内部AI峰会;亚马逊成立AI小组;雅虎推特官方号也发布表示有重回搜索引擎的内容。
03 科技巨头对对碰,机会在哪?
很明显,ChatGPT掀起的全球狂欢中,没有一个大厂能够置身事外。那么在全球巨头大混战中,谁能出圈呢?
正如马云所说,现代科技的终局竞争是算力。从ChatGPT所需的算力上来看,中国企业还不存在被卡脖子。
以前的分析型机器人大多是小微型算法,而ChatGPT采用的是大模型算法,对算力要求很高。要知道从GPT-2到GPT-3的参数量从15亿增加到1750亿,预计训练GPT3的成本近1200万美元。
目前的ChatGPT是基于GPT-3.5架构开发的对话AI模型,从上述GT-2到GT-3的模型的发展迭代过程来看,参数量的增长是爆炸式的。而OpenAI预计今年将会发布GPT-4,其参数,芯片等能力将再度升级。
此外,中银证券报告指出,ChatGPT在参数规模上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对AI大模型而言,不论是训练还是推理,对于算力这一基础设施都有着极大的需求。
同样,国产自研的源1.0、悟道和文心等AI模型,即使参数量上达到了千亿级别,数据集规模也高达TB级别。据IDC报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
据国内OpenBMB开源社区统计,目前在全球超千亿参数的大模型中,国内企业或机构贡献了三分之一,北美贡献了二分之一,世界其他国家或组织贡献了六分之一。
首先需要承认大模型底层创新国内仍有不足,不过经过2021年的加速追赶,直至目前百度、华为等头部厂商都有大模型,百度文心模型参数量已经达到2600亿,而华为盘古大模型是最大的中文语言预训练模型,从模型层面来看不输英伟达,谷歌等企业,但从技术能力上国内相比,据专家判断比ChatGPT约晚1-2年。
就搜索时代3.0的赛道上来看,搜索引擎之王谷歌的地位岌岌可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目前的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中,谷歌稳坐全球第一,份额占比高达92.9%,微软旗下Bing则以3.03%的份额排名第二,百度占比仅为0.65%。
不过,“深眸财经”认为ChatGPT的出现有望改变 Google 长期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在这场全球科技巨头大混战中,百度却是最大的受益方。原因在于,在谷歌形成的全球搜索引擎的垄断市场中,搜索3.0时代的迭代将扼杀谷歌大部分广告收入。
谷歌将近80%的收入来源自广告,2022年前三季,广告营收占了谷歌总收入的80%。令谷歌尴尬的是,AI问答会让搜索引擎流失一部分可商业化变现的流量。举个例子,当你搜索中国旅游攻略,AI回答会略过任何商业化投放信息,直接整合生成答案。
与谷歌相比,百度对广告营收的依赖没有谷歌那么重。根据数据,2022年三季度,百度总收入325亿元,其中,广告收入187亿元,占比57.4%。
除此之外,百度广告收入主要来自于托管页,而托管页广告是可以在AI对话场景中生效的,这为百度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包括Gmail 创始人也在近日宣称:“谷歌可能只需要一两年时间就会被彻底颠覆。AI将会消灭搜索引擎的结果页面,即便谷歌跟上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其最能赚钱的业务也将大不如前。”
由此可见,在搜索3.0时代的对拼上,百度是被命运女神青睐的对象,而谷歌的跑道则设有重重围栏。
04 结语
ChatGPT的爆红,其实是AIGC时代开启的标志。
随着AI技术的成熟,在上一轮AI热潮中处境尴尬的独角兽们,也能从中找到契合市场的商业化模式。此外,AIGC并非意味着取代,而将以更高效的生产工具出现。
在AIGC爆火之后,巨头在前不断开辟新路。比如字节跳动在AI虚拟赛道的布局全面而又细分,百度还布局了AI绘画平台文心一格,各大厂商抢滩登录AIGC。
除此之外,新生在后。早在去年十月,主打文字生产的AIGC公司Jasper.ai就获得1.25亿美元融资。
另外,AIGC也引得资本垂青。2022年,Chatgpt和AIGC领域吸金超过26亿美元。
巨头在前,新生在后,中国在AIGC这条道上不断出现分岔路口,面对大势所趋的AIGC,在这场全球化战争中,2023年中国企业还有什么理由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