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消保局:诱导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过度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行为涉及侵权

监管表示,若消费者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注意阅读合同条款、授权内容等,签约授权过程比较随意,容易被诱导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

3月14日,银保监会发文《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2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

文中表示,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监管提示,警惕营销过程中混淆概念,诱导消费者使用信用贷款等行为,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

监管表示,若消费者自我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不注意阅读合同条款、授权内容等,签约授权过程比较随意,容易被诱导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此前,有大量美团用户在外卖、共享单车等业务的支付过程中,被开通“月付”等金融服务。

此外,监管提示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利用大数据信息和精准跟踪,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信贷、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等风险。

文中还提到有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诱导或默许一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消费者违规将消费信贷获取的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终需承担相应后果,“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不可取。此前,有银保监会开具的罚单显示,有部分信用卡资金被用于非消费领域。

其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文中表示,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违背消费者意愿将个人信息用于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外的用途;不当获取消费者外部信息等。以上过度收集或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消保局提示,坚持量入为出消费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银保监发布
相关阅读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十八款违法移动应用,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持续输出客户信息安全保障,华盛集团信息数据防护升级
麒麟信安闯关科创板:超4成利润来自税收优惠,毛利率99.55%的核心业务营收占比减半
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银保监会提示:“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