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拉锯战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商业化,亦或是安全性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金融外参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开始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面对如此广阔的蓝海,各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入局,这其中不仅有百度、滴滴等互联网巨头,还有小马智行、图森未来等初创自动驾驶公司,以及“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企业。

各路玩家的入局,让自动驾驶赛道持续升温的同时,也让国内自动驾驶的产业链生态迅速完善了起来。但就目前来看,自动驾驶的问题仍有很多,离最终落地依旧需要时日。

“三座大山”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的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自动驾驶的先行者百度,还是初创独角兽小马智行,都在自动驾驶上遭受着相同的困扰。

首先,自动驾驶技术尚不成熟,落地依旧困难。自动驾驶分为L0—L5六个等级,其技术的落地,不仅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性能芯片、车辆控制、传感器、通信等多领域、高难度技术的结合,还要考虑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外部因素。而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自动驾驶汽车仍以L2、L3级为主,而L4及其以上技术由于难度更大,落地要求也更复杂,短期内还难以实现。

其次,自动驾驶商业化仍存在诸多瓶颈。国内自动驾驶目前尚且处于发展初级,运营成本过高,商业模式也未完全形成,体量也还没达到一定规模,所以投入远远大于产出。想要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至少需要达到L4级,不过要达到这一级别,其中的投入仍然难以预计。显然,对于还处在“烧钱”阶段的自动驾驶,离实现盈利还有一定距离。

最后,自动驾驶安全性难保障。安全往往是自动驾驶企业最为重视的因素之一,然而现阶段,国内大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在盲区感知、摄像头性能、算力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短板,远没有达到全无人的技术能力。另外,受到路况、行人、天气等多种复杂驾驶环境的影响,自动驾驶想要安全行驶就真的是难上加难。

总而言之,技术、商业化、安全仍是当下所有自动驾驶企业的共同难题,而回顾去年各企业交出的成绩单不难发现,每一家企业都在努力试图打破困局。不过,由于不同企业对自动驾驶的业务逻辑和发展进度不同,大家在自动驾驶上的期许和表现也各不相同。

百度押注“车路云”

在众多自动驾驶企业中,百度的布局显然最为全面。

首先,百度一直就十分重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测试。据悉,百度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目前已经达到了600万公里,载人测试也超过了10万人次,已经可以实现部分城市道路、封闭高速、园区景区的安全运行,百度自己也曾对外宣称:Apollo自动驾驶城市道路成功率已达99.99%,综合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

其次,近年来百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上更是动作频频。去年百度Apollo获批开展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付费运营之后,抢下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第一笔订单,而改名萝卜快跑的Apollo Go,更是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到了多个城市,并采取了市场化定价的原则,制定了“起步价+里程费”的基础定价模型,使百度自动驾驶彻底走上了商业化的征途。

而相较于商业化和安全性而言,百度对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更为不遗余力。2020年,Baidu Apollo依托“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推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百度ACE,如今“ACE智能交通引擎”已经成为了百度的一大核心业务,然而“车路云一体化”带给百度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一方面,车路云一体化已经能更好地为百度自动驾驶的落地赋能。百度的车路云一体化通过路端感知与红绿灯信息的结合,利用V2X、5G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车、路、云之间的信息交互,不仅帮助自动驾驶车队提前做好了路径规划,还能降低车端对感知系统的要求,从而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高效运营,更大程度地解决了自动驾驶遇到的问题,保障了自动驾驶的成功落地。

另一方面,车路云一体化能有效帮助百度的自动驾驶降本增效。车路云一体化可以通过算法、算力、通信等多套冗余系统,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有效降低自动驾驶车端的成本。李彦宏也曾指出,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能够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总的来看,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的进步已经走到了行业前列。

小马智行致力场景化落地

对于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虽然大多实现了技术落地,但仍未进入自我造血阶段。除百度外,业内另一个离商业化更近的企业则非小马智行莫属。为了解决商业化难题,自动驾驶初创独角兽小马智行也做了很多尝试。

推动自动驾驶出租和自动驾驶重卡并行,正是其商业化落地的具体表现。在乘用车领域,小马智行已于去年10月获准在北京开启自动驾驶无人化测试;在卡车领域,小马智行也于去年中旬先后获得了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以及高速测试许可。据悉,小马智行目前已完成1.64万吨货运运输,商业运营里程也达到了4.8万公里。

小马智行之所以选择多场景落地:一是由于自动驾驶卡车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输成本,能助其更快释放商业价值。具体而言,相较于其他商业化途径,货运、物流等细分场景更易落地,小马智行组建大型无人运输车队,不仅能够优化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人工运输成本。据悉,2022年小马智行将推出百辆智能物流卡车车队,未来有望把公路运输成本降到现在的40%。

二是,自动驾驶卡车在商业化上的成功探索,能助其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互联网、科技、车企等巨头争相入场,自动驾驶行业又展开了新一轮洗牌。而在这场竞争中,除了要考虑安全、技术等因素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看谁最先实现了商业化落地。小马智行就是通过押注自动驾驶卡车,率先开启了商业化运营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也将会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最大的筹码。

而小马智行之所以能够在商业化之路上大踏步前进,自然离不开其在技术和安全性上的持续发力。小马智行对其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行迭代,不仅加强了自动驾驶传感器清洁系统,还升级了多传感器的深度融合。而随着技术的提升,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也变得更加完备,如通过了更多复杂的路况和规则,拿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牌照,使其实验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助力其商业化进一步向前迈进。

小鹏侧重安全性提升

除技术和商业化之外,安全问题一直就像是悬在自动驾驶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便是位于头部的特斯拉也难以避免。而在前不久,蔚来自动驾驶事故的发生,更是给同为造车新势力一员的小鹏汽车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为了实现安全性的全面覆盖,多传感器融合已经成为了国内自动驾驶发展的主要方式,小鹏汽车也一早就将重心放在了自动驾驶安全技术的研发上。而去年第一款搭载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小鹏P5的量产上市,也让众人看到了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重视。

一来,多传感器融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多传感器的融合能够更准确、可靠地描述外部环境,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比如,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周围物体的传感器的融合,就能对行车路径进行感知,对路上的障碍物进行探测,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还处在L2+辅助驾驶阶段的自动驾驶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来,多传感器的成功应用,给自动驾驶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自动驾驶离不开感知、控制和执行的相互配合。而由于环境感知是一切的基础,因此传感器对于自动驾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识别能力和敏锐程度,推出了更多多传感器融合的解决方案,而一旦实现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强大算法,未来的自动驾驶也将拥有无限可能。

然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超强的安全性,自然与其强大的技术支持分不开。小鹏汽车智能座舱和ADAS的先行一步,使其在L2级别以上的自动辅助驾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而其全栈自研的高级别的辅助驾驶产品NGP的成功,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自动化水平。NGP的自动驾驶功能除了可以实现车辆的自主变道外,还能基于高精地图数据自动做出限速调节,这也使整个自动驾驶的成功性、安全性有了很大保障。

不过与安全和技术的推进相比,小鹏汽车在商业化上的成绩目前还有些微不足道。小鹏汽车虽然凭借P7率先实现了软件收费,但从其财报可以看出,小鹏汽车2021Q1首次确认软件收入数额约为8000万元,仅占营业收入的2.7%左右。而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能逐渐覆盖更多的场景,未来的软件收入也能有望转变为保有量收费的订阅模式。

结语

虽然以百度、小马智行、小鹏汽车为代表的国内众多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安全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没有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能够完全解决上述问题,这些企业也仅是将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仍在路上。

总之就目前而言,国内还没有一家自动驾驶企业,能够实现适配任何驾驶场景的“完全自动驾驶”。因此在车辆智能驾驶水平由低到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商业化,亦或是安全性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自动驾驶高阶人才,缘何成了“流水的兵”?
红杉、深创投、光速中国等押注汽车科技赛道,国内自动驾驶战斗迫在眉睫,如何突围?
2021两会科技代表声音 | 百度李彦宏:支持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
小鹏汽车NGP启示录,以全栈自研技术树立自动驾驶行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