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们开店,线下“卖笑”是门好生意吗?

喜剧场景体验,会成为未来新趋势吗?

文|时趣

“喜剧热”近几年出现了大爆发,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不断增加,轻松幽默的喜剧成为了年轻人愿意消费的产品。

2021年,除了《脱口秀大会4》、《德云斗笑社2》等综艺延续了年更外,马东也带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追赶这股热潮,想要拓展喜剧的创作边界。

并且,“喜剧热”已经由线上蔓延到了线下,以脱口秀为例,笑果演出票呈现着一票难求的状况。不仅如此,还顺势带动了其他脱口秀厂牌的发展。

图|腾讯视频截图

在最近的《脱口秀跨年2021》中,何广智、徐志胜扮演“门神”甚至激发了观众的“购买欲”:“想要他俩的门神贴画”……

喜剧市场逐渐变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时有趣发现,喜剧生意在拓展过程中,也正通过快闪、酒吧等开店的形式探索新商业模式。那么,作为综艺节目里备受关注的内容分支之一,喜剧有着哪些延展空间?

线上、线下并行,“喜剧+”呈现多元体验

喜剧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与文化和环境密不可分。随着90、95后观众逐渐成为收视主力人群,以笑果文化、米未传媒、开心麻花、德云社、大碗娱乐等喜剧势力,正在迅速成长。

除了充实自我内容矩阵的搭建,笑果们也探索出「喜剧+」的多种商业模式,通过多渠道拓宽变现之路,将线上变得“落地”,满足受众的多样需求。

凭借《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两个知名IP,笑果在受到品牌青睐的同时,也将线下演出升级为喜剧消费场景,试图成为一种粉丝留存的方式。

图|笑果工厂官方微博

2021年9月,借助《脱口秀大会4》播出的热潮,笑果同时在上海5家购物中心开出了“有笑果”零售快闪店,这样的联动式活动,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

图|笑果工厂官方微博

各种抱梗、段子等脱口秀相关的周边自然的融入和贯穿到店中,还迎合到年轻群体爱打卡分享的习惯,设置了拍照开放麦区,基本还原了脱口秀线下表演场地的原貌,让粉丝恰到好处的地感受到了节目延续。

同时,在其中的“烂梗岛”区域还设计了垃圾桶及纸袋来盛放“烂梗”,增加趣味性的互动。

图|上海黄浦官方

其实这不是笑果首次线下开店,早在2020年7月,笑果在上海新天地就推出过城市喜剧新空间“笑果工厂”,想要打造年轻人社交聚集地和上海喜剧新地标,吸引了众多脱口秀爱好者追随和互动,有效地助力品牌文化传播。

区别于以往的脱口秀小剧场,这个店是进行全日制营业,剧场只是其中承载演出的一部分,这种形式为笑果联动了更多品牌、公司和社群,拓宽喜剧空间的使用边界。

图|笑果文化旗舰店

值得一提的是,笑果还开起了淘宝官方旗舰店,以脱口秀演员周边产品为主,商品种类十分丰富,手机壳、抱枕、贴纸等生活小玩意儿,通过这种轻松的贩卖形式,增进与受众之间的情感。

图|开心麻花官方

而另一边,开心麻花正在以戏剧体验为核心,打造深度契合年轻人需求的空间。近日,国内首家音乐戏剧潮吧Stage One在北京开业。

这是开心麻花旗下首家酒吧产业,也是一次酒精和艺术之间的跨界,店内还根据酒吧风格打造了为期23天的戏剧摇滚。

选择酒吧这个火热的社交场景,开心麻花显然是想要力图抓住更多的年轻人,打破原有传统的演出场景和形式,将表演呈现的更加潮流,让观众在喝酒放松的氛围中,多一层视觉和精神上的愉悦。

图|开心麻花官方

除此之外,开心麻花还和HHB近期联合打造了沉浸式酒吧环境,由开心麻花出品的《芳心之醉》走出剧场,走进真实的酒吧消费场景,体现着随处皆是舞台,给予观众双重解压体验。

“喜剧+”,如何出圈?

流量变现,是线上产品的核心命题。新消费逐渐成为喜剧公司探索的新增长曲线,无论是线上综艺,还是线下全方位多态商业整合,「喜剧+」都是喜剧生意的发展方向,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当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喜剧元素时,“喜剧消费”和“体验业态”赋予空间的双重价值就被体现。可是,什么样的营销方式能够打动到消费者?

1、捕捉兴趣,打造年轻生活图鉴

当精神消费成为年轻人的刚需,消费者对商业空间也开始提出了更个性化的娱乐与社交需求。而喜剧从台上走到台下,则是一种跨界的全新模式,无论是以品类还是与品牌跨界,看起来不太搭的组合反而能激发外界的热议。

节目是高效传播的其中一种渠道,能快速获取数量庞大的粉丝用户,而从喜剧延伸出的衍生品商店、酒吧、咖啡店等却可以构筑多元商业模式,使消费者在同一空间达到多次消费,加大多元化的传播力,促成与用户之间的共鸣和关联。

2、借题发挥,内容创意持续输出

虽然行业火热,但喜剧公司也要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除了为市场端提供更多增量内容,探索“内容+营销”的商业模式以外。在消费者端,也需要强化品牌IP、演员人设以及与受众的关联,让观众持续性买单才能扩大其他场景的营收规模。

同时,从创意角度,喜剧内核可以为营销提供丰富的空间。本身就具备与创意的适配性,容易将优质内容以有趣多元的方式输出给受众,提升好感度。

3、打破预期,玩法和技术的升级

喜剧的调性往往侧重于娱乐化,贴合年轻人的视听习惯和审美偏好,在当下的营销环境中,喜剧与年轻人的态度正相匹配,也便于其他业务线的拓展。

这届年轻消费群体不再具有整齐划一的特征,他们展现出个性化表达。新消费趋势下,只有研发更多沉浸感、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形态和玩法,在市场中才能抓住更多的年轻人。

4、合理运营,有效靠卖点得关注

众所周知,由综艺衍生而出的经营实体店多为“快闪店”,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拍摄提供基础条件,长期运营店铺的成本限制了实体店存续。

有媒体报道称,像餐饮类、民宿类,这两大方向的经营类综艺至今仍有后续“营业”,并且以上两种综艺背后的实体店铺有不少都仍旧存续。这也给喜剧生意提了醒,拓展新模式要思考的是长期经营还是短期流量,开店不仅仅是开店,也能为品牌传达态度,促进将线下用户转化为线上观众。

综上,越来越多的喜剧厂牌,开始意识到多线发展的重要性。喜剧内容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商业综合体也在寻求增长,未来,「喜剧+」模式能否成为新势力值得被关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真人偶像“爱”塌房,虚拟偶像能小火却难出圈
让乐华赚翻的虚拟偶像,用真人艺人征服“二次元”?
开心麻花口碑回暖,春节档作品票房逆袭仅次于《水门桥》
韩寒《四海》,飙车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