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数科社
在不考虑信用卡产品的情况下,倘若仅以首批牌照发放时间为起点进行衡量,消费金融行业在国内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光阴。
从起初的跃跃欲试到步入正轨,再到眼下奋力迈入数字化时代,整个市场除了经营主体、受众需求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外,其后也离不开监管这双“无形的手”,这便有了无牌机构的清退、牌照发放的开闸等一系列动作。
特别是过去一年多,这种趋势愈发明显:一方面,监管层不断强化对场景、对数据、对技术使用的规范性,甚至是具体到对产品利率方面的限定;另一方面加强对少数“头部玩家”的引导,旨在为行业带来一种正向示范作用。
在这种环境中,消费金融的牌照价值正进一步提升上来,同时消费金融行业也在科技赋能下,全面迈入数字化、个性化时代。
01 持牌“天下”
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的认知,此前业内人士给出的四字说明是“奇货可居”。
而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定义,首先,是出于市场风险方面的考虑,过去十数年来,监管对消金牌照的数量“有意”进行着控制。
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后,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试点4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试点范围未被放开,且受“一地一家”的原则限制,一直未有新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2013年,银监会对上述《办法》予以修订,从出资人、经营范围、经营区域及监管指标等维度降低准入门槛,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6个城市。消金公司在其后的三年迎来了批筹“小高潮”,2014至2016年合计批筹17家,数量也由之前的4家提升至21家。
自2017年起,监管部门加强了对校园贷、网络借贷等领域的整顿力度,消金公司的设立进程也同样也开始放缓,截至2019年底,市场中的消金公司数量增至24家。
2020年以后,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而作为促进“十四五”规划中国内大循环的“助推器”,消费金融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鼓励。在监管持续趋严的主基调下,不止消费金融、全金融领域都呈现出一种“持牌化”趋势。
在这一年中,监管部门相继批筹5家消费金融公司,包括重庆小米消金、北京阳光消金、重庆蚂蚁消金、苏银凯基消金、唯品富邦消金,目前这5家消金公司均已获批开业。这使得2020年成为继2014年(批筹6家)、2016年(批筹7家)后批筹数量最多的年份。
截至目前,我国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0家。
其次,消金公司的设立门槛极高,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发起股东除了要满足经营能力、信誉口碑和从业经验等要求之外,仅“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这一项,就阻隔了众多有心参与进来的商业主体。
但从“2020年批筹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3家的主要股东具有互联网/科技属性”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正成为申请消金牌照的另一股势力快速崛起。其中,最为典型的模式便是“电商系”消金公司。
一般情况下,“电商系”消金公司在股东结构上的标配大致如此:互联网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他(可无),比如重庆小米消金,互联网企业对应的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银行机构对应的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其他则为一众占股比例不大的小股东。
再比如不久前刚刚获批开业的唯品富邦消金,其股东结构较为简单,唯品会出资2.495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9.9%;特步出资1.255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1%;台资银行富邦华一出资1.25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5%。
客观而言,无论是对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科技企业,一张消金牌照或许并不能为自身带来什么颠覆性、革命性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持牌开展消金业务也是企业希望通过另辟一条合规经营的路径,去打造出一个新的竞争力差值的积极尝试。
更重要的是,就眼下来看,消金牌照始终都是一块价值极高的“无形资产”,这也是企业在不确定性激增的变化中,努力寻求一种确定新的重要体现。
02 技术比拼
对于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除了已被验证的“持牌化”趋势之外,中信证券研究在深度剖析行业现状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其一,互联网背景股东将会继续增加:监管加强背景下,预计未来更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将申设持牌消金。
其二,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除同业拆借外,未来消金公司或将提升债券融资比重,尤其是通过发行ABS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外源资本补充及内生资本增长,保证资本充足率来满足监管要求。
其三,业务经营趋于规范,提升线上风控能力:未来消金公司会积极推进风控体系建设,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识别及风险处置,保证合理的信贷业务风险收益比。
基于研报不难预判,当数字化经营已成为行业共识,当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费信贷的各个流程,各类消金公司也将在2021年全面进入科技实力大比拼的历史阶段。
比如“老牌”消金公司中银消费金融,其科技力主要体现于风控及服务上。依托消费场景化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通过研发与创建“新一代”消费金融科技系统,已形成获客、活客、留客的场景化的全流程闭环,在合规范畴内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和降低单位成本,为用户带来更快捷、更普惠的数字服务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中银消费金融与另一家头部消金公司招联消费金融签署了涉及金融科技、智能风控和金融资产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两大实力消金公司的强强联手,也将推动整个行业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以及优化用户体验。
比如拥有实业、金融、科技等“原生基因”的马上消费金融,其科技力同样更多体现于风控层面。在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5大技术持续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了“1+3+N”的技术模式。
特别是包含智能营销、智能风控、信贷服务、智慧双录、贷后管理等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应用管理形成强大的中台支撑,可以适配多场景技术体系的快速更新迭代,让业务可以快速响应市场与用户的需求,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再如成立于2016年的中原消费金融同样十分看重科技力的筑造。该消金公司构建的由数字化驱动的精准营销体系,可以为个性化、差异化的营销获客提供数智支撑,进一步细化数据维度,对客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营销效果进行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
当前,大部分消金公司都将业务重心放在线上,而线上所涉及到的自主获客、精准风控、还款渠道、智能客服等环节,几乎都依赖于金融科技的应用。加大线上系统性科技建设,将成为消金公司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03 “普”应适度,“惠”可深耕?
最后还想提到一个观点,就是针对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的推进,市场中开始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普”应适度,“惠”可深耕。
事实上,业内出现这样一种观点并不令人意外,很大程度上,笔者同样也比较认可这种说法。这主要源自于以下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过去十年间,随着消费升级的快速到来,凭借着可以较好地人们即时或潜在消费需求这一特点,消费金融整体上一直处于迅猛增长阶段,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19年底行业贷款规模已接近10万亿元。
另一方面,线上数智建设推动下,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向零售业务加速转型,凭借更低资金成本、较高的风控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优势,不断加大在消费金融“战场”上的投入。供给端的丰富,也让“长尾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提升。
多年沉淀下来,加之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可以说,行业其实已进入存量竞争时期。因此,眼下若依然片面追求新增用户规模和贷款规模,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极易产生“不该贷”等社会问题,违背普惠金融发展初衷。
而关于“惠”的功课,其实市场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更何况,从监管的意图来看,贷款利率稳步下行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2019年8月,央行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利率并轨”首先从贷款端入手,持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原有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为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进一步规制和约束了过高的民间借贷利率。
但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企业形式,消金公司并非是慈善机构,因此在践行“普惠”使命的过程中,更要注重风险与微利的平衡。毕竟,相较于传统金融的受众群体,消金公司所面向的客群本身更下沉,资质和违约风险也大一些。
对于相关机构而言,倘若定价太高,或不利于普惠目标的实现,更有悖于监管要求;但假如定价过低,又恐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业务开展的积极性。
站在商业的远期角度,消费金融下半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