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婆报告联合创始人张玮:如何做到源源不断地生产优质内容

关于内容持续生产方面,不少自媒体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但无非也就几个办法:第一、团队化;第二、跟热点;第三、认认真真地去做。

编者按:微信公众号“石榴婆报告”是微信公众号界的明星号,于2013年入驻微信公众平台,定位欧美时尚和娱乐圈。至今,该微信公众号的头条推送文章阅读量基本在 10 万以上。

本文是微信公号“插坐学院”对石榴婆报告联合创始人张玮的专访,当下,在众多微信公号都面临打开率不足5%的情况时,或许石榴婆报告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你打心底重视用户体验,这篇文章值得借鉴。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微信公众号“石榴婆报告”的联合创始人,该公众号运营者程艳的丈夫,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现任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和报社新媒体产品“上海观察”的运营、技术中心总监,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

“石榴婆”程艳: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是上海《新民晚报》经济部记者,《新闻晨报》国际新闻部的编辑、记者,独立采访过三届美国大选、两届法国大选和一届英国大选。

1、“石榴婆报告”的内容定位

小米:在正式采访之前,我想和你确认一个问题,每次关于“石榴婆报告”的采访对象都是你,石榴婆到底真实存在吗?

张玮:好吧,问这个问题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因为石榴婆总是谢绝参加各种活动,以及很少接受采访,新榜的徐达内一直开玩笑说石榴婆是我虚构出来的,很多人让我证明石榴婆这个人真实地存在于世界上。

上次也是在你们插坐学院讲课,我放了一张石榴婆的照片,我想着这总可以证明了吧。结果他们说还是没有办法证明,我无法证明照片中这个人和我的关系,万一是去请了个模特呢?

小米:能不能给读者讲一下,你和石榴婆的爱情故事?

张玮:我们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在大学里是同一届的,但在学校里我们并不认识。毕业后,我进了上海当时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她以那届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上海的文新报业集团(当时上海就两家报业集团)。

后来我们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最初她觉得我比较胖,其实当时我觉得她挺胖的(笑)。

小米:当时为什么取名“石榴婆报告”?

张玮:这个名字我记得好像是我起的,意思是比八婆还要八婆,十六婆,她也比较喜欢吃石榴,就叫“石榴婆报告”了。“石榴婆”是“十六婆”谐音,意寓娱乐八卦。这个名字看起来很怪,但人家一下子就记住了。

小米:当初是如何给自己进行定位的?

张玮:婆婆自己比较喜欢看好莱坞的明星与八卦,她原先在《新闻晨报》做过一个版面,那个版面主要是写好莱坞娱乐八卦的,当时婆婆也很 enjoy 这个编辑生活,然后每天要看很多国外娱乐八卦网站。

后来这个版面因为各种原因停了,停了以后感觉这些资源放着也是放着,本来每天也要去浏览这些网站,所以干脆就开始做了一个博客,叫“石榴婆报告”。所以“石榴婆报告”从博客开始,定位就是欧美好莱坞的娱乐八卦。

小米:你们的选题一般怎么确定?

张玮:以前一个人写的时候,都是她自己一个人定,现在有时会和助理一起讨论。

小米:文章中,那么多的漂亮图片、有趣的动图都是在哪里找的呢?

张玮:主要是通过国外网站去看、去整理、去归纳。

文章里的图片真的是成千上万的从海外网站上去找的,每天要浏览两三千张。当时也有人说石榴婆有什么了不起,都是国外网站上搬过来的,确实是这样,但问题就是在于千千万万的图片,如果让你自己去翻的话,可能就会眼花了。

“石榴婆报告”的作用在于把这些图片归纳起来,以一个个主题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关于使用图片也有版权的问题,我们现在已通过各种正规渠道,购买了图片的版权。

2、运营与读者增长

小米:“石榴婆报告”的种子用户来源是哪里呢?除了依靠内容吸引粉丝外,还使用了哪些推广方式?

张玮:我们从不用“粉丝”这个词,我们还是习惯使用“读者”。最初的读者来自于博客,一个星期从博客带过来 3000 个读者。“石榴婆报告”从 2013 年开始做,没有做过任何一次推广,完全靠内容一点点增长起来的。

小米:“石榴婆报告”的读者转化率很高,我想问一下,在维护和读者关系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

张玮:说到底,还是“将心比心”吧。其实这个方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尊重读者,理解读者。比如后台多互动,多回复,能回复的尽量都回复,而且后台全是婆婆本人回复,因为那些都是读者发自内心的话。

有时她出差,我会偶尔帮忙回一两条,但现在不了。一方面因为我自己也很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很多后台留言,都是读者对她说的各种心里话,还有各种秘密,读者很信任她,所以我相信她们的心里话不想被除了石榴婆之外的人看到。

早期,婆婆还在微信公号开设过“微讨论”“微嘉宾”“微课堂”“婆婆二选一”栏目,针对女性读者关心的工作生活问题开展讨论,帮忙解答她们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各种困惑。

现在,婆婆会不定期组织读者来稿,促进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交流。比如最近两期读者来稿:《我有一双和别人不一样的小白鞋》、《我在世界各地淘到的vintage宝贝》。

此外,婆婆还在公众号上分享自己和家人的旅游见闻。有一次我出差,在安检那边排队,有个女生在我旁边晃悠了半天,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上来对我说:

“不好意思,对不起,你是不是馒头大师?“我说是啊。她很开心,说“我一开始不敢确定是你,但是我看你背的双肩包,婆婆上个月刚刚晒过,在法国给你买的。”

小米:这些读者,在属性上有哪些有趣的数据?

张玮:数据上可能相对来说,有意思的有几个。

第一,接近 89.52% 的读者都是女性。上海的读者占到了 17% 左右,接下来是北京。她是四川人,我们原来以为可能四川、成都的读者会多一些,现在看来是北上广的读者最多。

第二,用 iPhone 的数量是 73.64%。

第三,每天的阅读数,从我们睡觉到第二天起来的时候会增加一段,后台很多留言说自己是时差党,英国和美国留学生看得多,他们会在那个时间看。

小米:如果让你用 3 个词形容“石榴婆报告”的用户特征,你会想到哪 3 个词?

张玮:信任,这个是石榴婆一直坚持更新下去的最大动力。

真诚,很多后台留言都很可爱,真诚到让石榴婆看哭好几次。

积极向上,他们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并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3、大牌广告商的青睐

小米:关于广告选择方面,石榴婆推荐的产品读者一般都特别认可,请问这是怎么保证的?

张玮:怎么保证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舍得,要舍得不做。“石榴婆报告”严格选择广告客户,每天回绝的商家大大多于达成合作的商家。

石榴婆把读者体验摆首位。可能会影响品味或者影响读者体验的广告,或者说会给读者带来伤害的广告,哪怕价格开得再高,我们就是不做。

石榴婆主要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品牌进行推广。品牌的价格和推广费用不是决定性因素,她推广的既有百万豪车和珠宝,也有大众化的品牌,但关键还是品牌的历史和美誉度,以及是否真得好。

所有有争议的产品(或服务)都不做,P2P这种就更不用说了,吃不准信誉的海淘平台都不做,因为怕有假货,最终受伤害的是读者。

小米:在广告和读者体验这一块如何做平衡?

张玮首先,每个标题上面一定要写“推广”二字。因为我们觉得,你要做广告,事先必须让读者知道你做的是广告,而不是“打闷包”,先骗你点进来再说。

广告和内容资讯严格分离。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每个广告标题上坚持写“推广”二字,应该是“石榴婆报告”开拓出来的特色。

其次,用心做推广的内容。我举两个例子,我个人喜欢一个号“六神磊磊读金庸”,这个号我挺佩服的,因为一个写金庸的号都能够接广告,而且你看他文末的评论“看到磊磊的广告我就放心了”。

这样离钱远的内容他都能这样来打广告,你说还有什么内容可打不了广告?人家的内容是用心来写的嘛。

另一个号“三表龙门阵”。他的是视频,说实话那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形式,可以直接贴片,比如,“找工作就上XX网”这样的,接着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这种方式我觉得挺好的。

作为石榴婆,如果真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就是在写广告文案的时候,会换位思考,读者想看什么,讨厌什么,怎么样的起承转合可以减少读者对广告的反感,这都是婆婆用心琢磨的事情。

广告最好是让读者有所得,而不是纯粹是广告,有时候,石榴婆写广告的时间要比写正文的时间还长。说句实话,任何广告,只要你打广告,都会影响体验,没有反感是不可能的,要思考怎么把这不良的体验减少到最小。并让读者在付出看你广告的时间成本后,觉得有所得。

小米:“石榴婆报告”吸引了很多国外知名品牌,在广告投放方面,你们如何做到受大牌广告商亲睐?

张玮:首先,石榴婆的内容自动筛选出了精准消费者,提供了其广告投放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达渠道。推广文案将品牌与欧美明星相联系,将对于明星的追捧转移到时尚品牌,反之,又通过明星提升对于品牌价值的认知。

其次,广告效果良好。在中国国内具有较强权威性的第三方数据采集监测服务商“新榜”的样本库中,“石榴婆报告”在 2015 年共获取 3468 万多的阅读量,收获 17 万多点赞,传播力超过 99.1% 的样本库公众号。2015年,“石榴婆报告”在 LADDYMAX 的“最具广告价值时尚公众号”榜单上排第一。

除了阅读数,有些直接是 CPS(Cost Per Sale:以实际销售产品数量来换算广告刊登金额),我们其实很希望有 CPS,因为换位思考嘛,找我们投广告的公关和市场,也需要对他们老板有交代。效果好,才会有下一次。

有一家品牌做过一次,当天这款品牌从我们这里卖出去了 100 多万。另一家网站找了石榴婆做了几次推广之后,他们小组专门寄来一张贺卡,上面写:“婆婆,谢谢你!是因为你,我们小组在公司的地位都提高了”。

碰到这种事,我们就会很开心,因为读者满意,甲方满意,大家三赢。

4、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

小米:石榴婆曾在传统媒体工作,我看很多传统媒体从业者都开始转型,为什么要转型?

张玮:在我看来有两点吧。一个是收入的缺失,一个是成就感或存在感的缺失。具体就不展开了。

小米:传统媒体的人去做自媒体有什么优势吗?

张玮:有。第一个是基本功。因为传统媒体人很多出自高校的新闻系、中文系,他们从读书到工作,经历了取标题,设计文章架构,段落、逻辑等方面的训练,包括减少错别字也是基本功。

第二是专业敏感性。受过专业训练,相对来说——只是相对——比一般从业者更能体会读者的需求,知道哪个题材会火,哪个题材会受关心,哪个角度切入会好。

第三个是内容的持续生产能力。他们有这样的经历和经验,习惯于每天写稿、编稿,所以一旦面临内容需要持续生产,他们比一般人更有心理准备,更有经验和耐力。

但是,传统媒体人赖以生存的优势,有时候也会变成劣势。

小米:劣势主要是什么呢?

张玮:受过训练,学校教的,到报社实践的,文章要倒金字塔式,上来 5 个 W,标题是受报纸的限制,不能太长,要严谨,这些东西,在更强调个性和自由的自媒体运作上,未必是正面的经验。

还有,感觉有些传统媒体人还是喜欢端着一点,有点放不下架子。

小米:对于自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内容,如何源源不断地输出优质的内容?

张玮:关于内容持续生产方面,不少自媒体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我想无非也就几个办法吧。

第一、团队化

婆婆在 2015 年 5 月份招了第一个助理,2013 年开始做“石榴婆报告”。在这之前,都是她一个人写。

当时我们报社在辛庄,她住杨浦,每天上下班要斜穿整个上海市,每天路上往返最快 3 个小时。那时候我们小孩还小,每天上班,陪孩子,还要写报社的稿件。然后回家后写“石榴婆报告”。有时候回过头来想,那个时候是怎么经历过来的,完全无法想象。

2015 年 1 月份,开了次家庭会议,石榴婆辞职,全身心做微信。其实以前石榴婆纯粹是兴趣,一天可以推 3 条,一条也就十几张图片,几句话就可以了。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她不想辜负大家信任,所以一条微信要配五六十张图片,做到凌晨 2、3 点是家常便饭。

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一个“蜕壳”的概念,讨论自媒体如何要避免一步步加重自己负担,最终又演变成传统媒体的话题。但换一个角度看,传统媒体现在这个架构和流程机制,毕竟也是百年来不断淘汰和优化出来的内容生产机制,只不过放到现在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架构还是成本,可以变得非常轻。

第二、跟热点

热点该跟还得跟。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你跟着变化的热点走,才每天能有新东西。

第三、和人的性格有关

我是处女座,她不是。但她有时候做事比我还要认真。我们都认同一个理念:做一件事情就认认真真地去做,不然就不要去做。

她也会抱怨累死了,但有时候到了推送时间,我问她:“已经过八点半了,怎么还没推送?”她说有一张图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这张图放上去,别人看不出任何区别,但她会再花 1 个小时,把这张图调整到自己满意为止。她自己心里那关过不去。

2015 年,她被品牌邀请到巴黎去参加戛纳电影节,当时看了她发回来的漫天烟花的照片,我也很感慨,有时候,一件事,你去做,而且认真做,就会有收获。

5、团队与微信未来趋势

小米:提到团队,你们选择助理的标准是什么?

张玮:第一是工作态度要好,能力差一点,只要你肯学肯干,我们可以教。

第二是英语要好,能看得懂国外的英文网站内容。因为这个跟工作性质有关系,每天需要浏览大量的英文网站。

第三是最好是女性,时尚感知度高,真心喜欢娱乐八卦。我曾对她说,我对新媒体传播很感兴趣,但对时尚实在没兴趣。有时候,和几个直男坐在一起讨论一个石榴婆女性读者的需求,自以为很有道理,我说给老婆一听,她说:“得了吧!女生哪会这么想!”

小米: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团队,如何管理和沟通?

张玮:工作时面对面沟通,平时微信群沟通,大家畅所欲言。团队招人时就会明说:我们希望找到三观一致的人,做一件大家都喜欢的事。

考核方面,团队奉行的是“多劳多得,优劳多得”。

另外,我们很关心能否给团队成员进步和上升的空间。当然,有些时尚秀或 PARTY,甚至是国外出差,石榴婆都会要求带助理一起。也不能说是福利吧,而是希望大家一起快乐工作,共同成长。

小米:有人说微信将死,你怎么看?

张玮:以下是我个人观点,说微信将死没有什么错,人也会死,世界上没有不朽的事,所有的东西都会慢慢衰落,只不过“将死”是什么概念。

至少现在来看,没有任何一个苗头、任何一个产品是可以替代微信的。除非,有新的科技,新的平台,新的硬件出现,腾讯如果没有及时跟上,那么微信会被淘汰。至少目前来看,挑战微信的还不可能出现。

不管现在是怎样的,就算之后会出来什么新的平台。地球漫长46亿年历史,最终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只要你能敏感发现,勇敢尝试,努力坚持,肯定会有回报。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