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区,都有那么几所神奇的高中。衡水、人大附、巴蜀中学、绵阳中学……
成都外国语也是其中之一。2020年本科率100%,一本率99%。这样的成绩,学费自然水涨船高,2020年,其运营机构——成实外教育,高中国内课程的平均学费高达3.6万元,COO号称“学费有望增至5万元”。
然而,在资本市场上,成实外却始终低迷。上市5年间,股价整体下跌了28.31%。即便是股东大幅回购,依然收效甚微。
教学效果好,但不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成实外教育,到底怎么了?
增收不增利
对于成实外的2020年,可以直白地用“增收不增利”来描述。
报告期内,成实外收入总额为18.4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有15.1亿元是来自学费收入,同比增长16.8%,占总收入81.8%。
学生数增加是收入增长的关键原因。2020年,成实外学生总人数58245人,同比增加13.9%。各学年段的学生人数都有所增长,甚至国际课程学生数都逆势增加了4.4%。
然而,与营收增长相对的,是盈利水平的低迷。2020年,成实外毛利6.6亿元,同比增长11.1%。毛利增幅明显低于营收增速。财报指出,由于受疫情影响,食堂退费等因素,成实外毛利率为35.9%。按照官方的数据,2020年,成实外的毛利率创造了近5年来新低。而这种毛利水平恐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成实外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邓帮凯表示,长期来看,预计毛利率将会维持在35%左右。
相比于毛利率的少量下降,净利润方面则近乎腰斩。2020年,成实外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下降46.1%。对此,财报指出,主要是期内确认独立学院转设分手费1.25亿元以及毛利率降低因素影响。可即便撇除一次性影响,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9.4%。
为何利润如此低迷?
从费用开支看,成实外行政费用大幅增加。2020年,成实外行政开支高达2.92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1.74亿元,同比增加147.5%。而究其原因,是成实外为转设向四川外国语大学支付1.25亿结算费用,同时额外招聘行政人员。
而除了行政费用,2020年,成实外的融资成本高达1.66亿元,同比增加了110.5%。也就是说,资本开支可能是成实外利润表现低迷的关键原因。
2020年,成实外资本开支约10.3亿人民币,包括对老校的新校舍建设投入6.3亿人民币、对天府麓山校区约1.5亿建设投入,及用于购买高新校区80%股权的约2.4亿人民币。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邓帮凯表示,财务费用主要是负债增加导致的。
成实外的负债压力有多大?财报显示,成实外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73亿元,而流动负债总额为31.29亿元,计息银行借款高达31.51亿元。从杠杆比率来看,2020年达到了113.4%,同比增加了43.4个百分点;流动比率也从上一年度的0.42跌至0.28,短期偿债压力大。
安捷证券表示,基于公司后续资本开支计划,公司的高杠杆或难以在短期得到显著改善,预计在2021年,利润端将持续受到高利息费用的影响。
汇丰研究也发表报告表示,成实外教育核心利润下跌,主因毛利率下跌、销售开支及财务成本急升所致,而且预期在短期内,该等情况不会有所改变。
那么,成实外的资本开支为何如此之大?
转设、买地,成实外的扩张史
回顾成实外的发展历程,资本扩张伴随始终。
成实外早期以内部资金投资进入教育产业。2000年以联合学校出资人的身份成立成都外国语学校。2002年,其以唯一学校出资人的身份成立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这两所学校作为成实外最早创立的核心校,与嘉祥外国语学校、西川中学、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并称为“五朵私花”。
2012年,成实外收拢旗下学校股权,并于2016年初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彼时,成实外共经营6所学校。
2017年,成实外开始进行省内扩张,相较于投资并购,其选择轻资产模式扩张。仅2017年一年时间,成实外在成都、攀枝花、自贡3地创办5个校区,总计8所新学校。扩张校园总数超过上市前十几年校园总量之和。
此后数年,成实外持续进行大规模扩张。截至目前,其共计运营学校已达43所。同时,公司管理层披露,未来将在师资及管理资源能够支持的健康水平下,持续拓展轻资产K12学校,预计每年开设2到3间新合作的学校。
轻资产扩张模式,在企业扩张早期,可谓好处多多。减轻前期土建投入压力以及后期折摊费用,加快培育及异地复制,毛利率弹性较高,且成本更低。但大规模地扩张,很有可能会让企业陷入过度扩张的困境。2020年,成实外推进学校独立转设,为老校区更新设施,此时,轻资产扩张的负面效应显现。
据公开消息显示,成实外未来的资本开支包括建设新校区、更新老校的硬件设备,该部分花费预计将产生2-3亿元资本开支。同时,为了让川外成都学院转设,预计会有土地方面的投入。按其校园1.7万人的规模计算,教育部要求学院拥有1500亩以上土地,目前集团仅拥有900亩土地,对于缺口的500-600亩土地,或将需要补足,这将进一步产生费用。成实外预计,在2022年后,资本支出才会逐步降低。
对于成实外而言,缓解资金支出压力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涨价。目前旗下老三校的学费达3.6万元每年,未来将涨到5万元每年。拦住涨价的唯一问题就是转设,所以花费一次性的资本换取学校转设,是成实外必然要走的路。
然而,家长愿意买单高昂学费的前提是优秀的成绩回报。
从2020的考试成绩上来看,成实外旗下的三家老牌学校成绩颇为亮眼,成都外国语本科率100%,一本率99%;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本科率100%,一本率99%;成实外西校区本科率97%,一本率90%。
相比于老三校,其2017年以轻资产模式扩张的学校成绩表现相对一般。其中成实外高新取得的高考一本率为52%,中考招生时重点率为36%。相比而言,新办校的教学成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教学成果直接关系到学费,进而影响盈利能力。邓帮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集团新校区学费低于老校区,毛利率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
另外,成实外当下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于,“掐尖招生”的模式被禁。2020年起,四川省公民统招政策落地“所有公办、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均以学生中考成绩为依据,一律不得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一律不得跨市(州)掐尖招生、提前招生。” 这一政策对成实外会有多大的影响,目前仍无法显现,在一定程度上,这可能会影响成实外老三校的生源,进而给学费溢价能力带来更多不确定。
学费3.6万,甚至可以迅速提高到5万,成实外的学费水平,侧面反映了当前教育资源集中的现实。成都外国语等学校的优异表现,也是成实外敢于快速扩张的关键原因。但多达43所校区,持续的扩张投入下,红利还能吃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