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志(二):独居者的智能生活指南

让独居者成为“有缘人”。

投稿来源:脑极体

牛年春节,一条#独居女子受困30小时#的新闻在团圆夜登上了热搜。独居生活求助之道,也让人们突然意识到,早在数年前NHK纪录片中提到的日本“无缘社会”,已经不是“别人家的故事”,而是当下中国无可阻挡的大趋势。

急病、意外、焦虑、孤独……独居生活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但与此同时,自由、轻松、低负担,也是独居的题中之义。

其实早在十年前,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一人户家庭比例就已经达到了24.8%(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单身家庭所占比例接近。只不过,许多有独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高速增长的转型期被消化或转化了。

那么,当中国进入发展“新常态”,单身族、老龄化越来越多,如何提升独居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也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势在必行的社会议题。

而与十年前所不同的是,今天,我们有AI。

对很多独居者来说,与陌生人打交道是一件带有压力和未知的事情,那么,不妨考虑一下与智能之物们“再续前缘”吧。

技术的应许之地:让独居者成为“有缘人”

日本的经历已经证明,“无缘社会”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有人担心自己“独自死在家中,却没人发现”;有人因为常年没有可以说真心话的朋友而倍感孤独;有时候仅仅因为忘带钥匙进不了房门,都能让城市独居白领行走在崩溃边缘……

开篇提到的故事中,独居女孩的求生30小时中,就经历了敲击水管、呼唤各种智能系统等各种求助方式,是靠一个素不相识的邻居伸出援手获救。

必须承认,有时候忽视群体需求、社会支持缺位,也是一种残酷。

在这个人与人的边界感和距离感愈加割裂的年代,万物互联互通、科技无处不在能否成为独居者的庇护所呢?

答案是可能的。

我们知道,独居者不用承担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成本,反而在个体消费与自身投资上更有意愿,这也直接带动了“单身经济”:小型家电、家政服务,甚至小型出行代步工具“老头乐”都被单身青年们带火了。

那么,智能硬件究竟该如何与独居者建立“缘分”?

安全,是独居生活最迫切的诉求。老年人担心意外死亡,年轻人则既担心外出时家里的安全情况,又害怕独自在家时的潜在危险。甚至相比于危险本身,这种恐惧和焦虑反而是更可怕的“酷刑”。

而受限于隐私空间,独居者的安全保障往往只能由硬件来完成。

首先是全屋安全。目前不少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都开始以“异常报警”为卖点。一旦发现门外或室内出现陌生人逗留踩点,都能够抓拍报警,并上报到手机提醒,同时将画面存储在云端做备份。

海外有开发者打造的智能门铃,带有“safesound变声对讲”,用户可以进入手机对讲模式,用“大叔音”“猛男音”与门外的快递员或者陌生人对答,能够有效缓解独居女性的焦虑感。

此外,针对需要及时救助的意外情况,近年来也涌现出不少新的硬件与服务。

比如给智能摄像头搭载摔倒检测算法,可以识别人体动作,一旦发现指定的人摔倒,可以立即向绑定人的手机发送通知,必要时报警或寻求医疗救助。

但有的地方并不方便被摄像头24小时捕捉怎么办?上海就想了一个办法,给通过智能水表来判断独居者生活是否正常。如果超过12小时智能水表的读数低于0.01立方米,可能就是人不在家或有了意外情况,当地的“一网统管”平台就会及时预警,居委会上门核实。这一服务不仅备受老年人好评,就连不少“单身狗”也表示想要拥有。

当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这样的数字化服务意识与能力,对于一些人来说,可穿戴设备或许是更简单易行的方案。

比如海外就有家属给独居老人安排上智能手环,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和多种传感器来记录和监测老年人的日常,一旦出现较大的行为波动,就会向预设好的手机发送报警信息,让家属可以第一时间应对。如果老人忘记佩戴,还会发出通知提醒。

美国运营商AT&T推出的一款报警产品,可以检测佩戴者是否跌倒,同时与AT&T自己的移动宽带网络进行了紧密结合可以自动向事前预定好的紧急调度中心发出警报并传送配搭者的位置。设备上面还设有一个手动的呼叫按钮,内置一个免提听筒,按下呼叫按钮即可激活并同时立即发送佩戴者当前位置数据,一次充电可连续使用达36个小时——如果老年独居者能想起来及时充电的话。

这并不是无谓的担忧。日本就有公司发现,不少认知障碍症的老年人出门经常忘记带手机、手环等装备,但一定会穿鞋子,于是专门推出了一款带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皮鞋。内置GPS芯片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进行定位。共享专用网站的ID和密码后,家人、熟人及看护人员就可追踪到位置信息。

如果老人不出门、不摔跤,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但老年往往伴随着多种能力的退化与病变,就拿帕金森患者老说,往往会出现手抖的情况,一旦家人无法及时监督,可能连吃饭服药都是问题。针对这一需求,谷歌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一款手持式机器人装置,为手脚不自主抖动的患者设计的防抖勺—LiftwareSteady。内置有微型计算机和传感装置,可以感知颤抖的方向和力度,然后通过电机反向运动来抵消一定的振幅,从而消除颤抖的影响。

此后,不少科技企业都打造了类似功能的智能防抖勺,可以让帕金森患者独自完成吃饭等操作。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独居生活也太不方便了,这么麻烦还不如合住或结婚。倒也不用这么悲观,解决了生存安全的问题,接下来,自然也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智能科技将独居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很多人想必都有过“怀疑自己没锁门”“开关到底拔没拔”之类的烦恼,这时候就算不是独居者,一旦遇到室友外出照样抓瞎。

面对这种类似强迫症的烦恼,就有开发者搞出了一种智能传感器。贴在门上之后,如果着急出门忘记锁门,Dooris就会自动向智能手机发送通知,提醒你及时回来锁门,不用离家好半天还在“锁没锁门”和“回不回去”之间挣扎。

有多少情侣是因为“多喝热水”分手的,有多少子女担心异地父母的身体状况,那么智能家用急救箱可以考虑安排上了。与传统的家庭药箱相比,智能药箱可以提醒必备药物的紧缺和过期期限,避免需要时买不到药的尴尬。还可以根据设定通知服药,防止误服和漏服。也可以让关心的人及时了解独居者的健康状况,防止加重病情。这可比指望同住者的洞察力靠谱多了。

如果说上述都只是一些偶发的小麻烦、小状况,那么孤独感,可能会伴随独居生活的始终。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独居者并不是真的没有朋友,只是从工作交往中难以建立深远而长久的联系,和网络上的朋友也只是虚拟交流,几天消失不见对方也不会感觉到有哪里不对。

这也指向了物联网中的“物”所对应的根本价值,也是本系列《恋物志》的核心奥义:智能硬件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享有更好的连接、陪伴与服务。

所以很多硬件厂商也开始朝情感陪伴方向思考,并交付出了许多有趣的产品。

比如以色列初创企业Intuition Robotics打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伴侣,就以北欧女神Elli命名,来跟独居者互动,解决社交孤独。Elli.Q能够主动和人进行互动,提议对方观看TED演讲、听音乐、玩游戏等;如果主人整天困在家里,外面天气也不错,她还会建议对方出去散步。并三不五时地询问主人是否想要通过Facebook Messenger等即时通讯平台与家人或朋友进行联系。

很多独居者也会面临性需求的难以满足,所以近年来情趣用品厂商也很有主观能动性地搭上了互联网和智能的热潮,研发出了智能跳蛋、智能飞机杯等新玩意儿,靠手机遥控就能嗨皮起来,解决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

话题延伸到这里,或许会发现,独居的同时积极地享受生活,可能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有效智能”和“无效智能”:独居经济的红利怎么吃?

最近很流行的一组概念“有效XX”和“无效XX”,所谓“有效”,指的是根据个体特征来实现价值最大化,而“无效”则是指那些通用的、约定俗成但并不能放大个体优势的东西。

既然独居者本身就是“家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的产物,那么面向这一市场的硬件,自然也应该追求“有效智能”。

但实话讲,许多面对独居需求研发的智能硬件并非尽善尽美。甚至因为独居风潮还在初期,不少产品都存在“无效智能”的问题。如果要追溯背后原因的话,可能是三种视角的缺位:

1、消费硬件的产品视角。虽然现在很多智能硬件都以独居者看重的安全、陪伴等概念,但很多只是通用产品的“换壳”版本,用户体验并不好。

举个例子,针对老年人的硬件产品除了要有定位、防走失,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学习成本、字体大小、操作难度等等。

再比如独居者对硬件的安全性能更加注重,在产品设计层面就要从数据流加密、用户控制加密等层面,更为严苛地满足独居人群反入侵的防御需求。

随着消费硬件市场的不断细分,读懂独居者实际需求的厂商才能收获更长远的发展。

2、钱景背后的女性视角。

提到开发者与厂商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可能女性视角的匮乏就是需要补足的当务之急。

单身经济最早就来源于“单身女子经济”概念,一些“主动单身”的女性对智能硬件的认知和购买意愿都是很强的,但目前女性硬件开发者的占比却很小,这就使得很多产品都需要女性付出额外的精力或努力适应才能发挥作用。

女性也对隐私更加注重,在许多私密空间不愿意安装摄像头、携带手机,这些都增加了意外时无法联系外界的可能性,因此,跨终端智能交互、语音交互等技术可能会更符合女性独居者的现实需要。

而我们发现,这种女性视角为出发点的原创型产品,在国内厂商中还比较少见。

3、弱势群体的普惠视角。

当然,还有许多群体的“独居”并不是主动选择的,而是现实下的无奈妥协。

过去十年间,中国一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落。年轻人的外出、对家乡的眷恋,让很多老年人不愿意跟随家人到城镇生活,选择独居。

还有一些失独老人、社会边缘人群等等,他们与外界的“无缘化”并不是主动地、自愿地,加上长期“无缘”带来的资源不足,很多人居住环境中的Wi-Fi条件也并不理想,无力支付高昂的智能硬件成本。如何提升这些独居者的生活质量,或许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思考和协助。

举个例子,在C端升级意愿不强烈的情况下,政府或养老机构、社会企业等能不能起到“兜底”作用,将一些行而有效、满足刚需的智能硬件纳入到福利保障当中?一些价格低廉、交互简单的硬件如智能音箱,能否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提醒、意外预警、报警急救等功能?

这也让我们无法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让独居者避免成为“无缘人”的路径,除了买买买,除了硬件与物品,或许还需要社会做得更多。

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指出,我们的社会已经从一个保护人们免受伤害的社会,转变成了允许人们将自己才能的社会。人们正生活在奇妙的个人主义时代中。

独居者的出现与崛起,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制度成熟的现象,不少发达经济体都已经进入了单身社会形态。某种意义上来说,独自生活的人,往往也会带动一个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一方面,需要社会包容,来降低传统熟人社会对独居者的无形歧视。开篇提到的被困独居女性,就在新闻爆发后遭遇了来自许多陌生人的恶意,质问她的选择,这种剧烈转型期带来的观念冲突与冲击,需要建立更包容的舆论环境来予以消解,让更多人无惧“特立独行”。

另外,对于一些独居者逐渐“无缘化”的趋势,也需要社会支持网络尽早转型,帮助其建立人际纽带,拥有及时求助的安全感。

比如日本就建立了志愿中心,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等社会孤立的高发或潜在群体,设立热线电话,同时提供面谈以及同行支援。2012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法》,还鼓励人们勇于向外界求助,号召国民“相互麻烦”,在“自助”的基础上倡导地域社会的“共助”。

当“自助”与“共助”成为新的社会支持渠道,或许那种依靠熟人体系抱团取暖的传统价值观会进一步松绑,让更多人自由地享受现代生活。

Fuseproject CEO兼首席设计师维斯·贝哈(Yves Béhar)曾这样形容自己设计的陪伴机器人:“Elli.Q并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过她能促进人健康、积极地享受独居生活。”

独居生活,与单身经济下的智能硬件产业,都要在理想与现实中复杂地交织、演进。而你我,都是这场社会实验的局中人。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在线教育企业转型的终点,是做同质化的智能硬件吗?
智能健身镜:FITURE乘势而起、百度迎风而上
教育市场回暖,能否从一盏台灯开始?
它们已经在悄悄地为我们提供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