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辉常观察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流量思维的作祟让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时代只不过是把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改造对象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于是,他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从C端转移到了B端,一场有关B端流量的争夺战由此开始。
无论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玩家,还是新入局的中小玩家几乎都是如此。对于头部的玩家来讲,他们可以凭借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下来的资本和技术资源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来实现快速发展;对于中小玩家来讲,他们则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那些巨头们并未涉足的领域里,试图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
如果将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局限在流量本身,而不给它赋予更多新的功能和意义,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产业互联网依然仅仅只是一阵风,并且这阵风退却的速度要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快。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洗礼,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看待产业互联网,而不仅仅只是把流量看成是它的生命线,只有真正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它的生命周期才有可能延长。
当流量不再是一种红利的时候,一味地将发展的焦点聚焦在流量本身,只会陷入到新的困境当中。流量获取成本的不断增高,转化难度的不断增加都让现在的流量战略不再是一个好买卖。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新入局的玩家们身上,而且还出现在了那些老牌玩家们的身上。当下,我们看到的以传统电商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平台遭遇到的流量困境就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我们要做的不是抱住传统时代的固定思维不放,而是需要跳出流量的陷阱,从新的视角来审视与实践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平台经济
对于流量的依赖和迷恋是建立在平台经济的逻辑和思维上的,玩家们为了实现盈利必然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的流量边界,因为每一个流量边界的拓展都昭示着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盈利空间。按照经典意义上的平台经济逻辑,流量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种思维显然影响到了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他们为了保证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可以有足够多的话语权,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对于B端流量进行了深度而又全面的榨取。无论是以资本运作,还是是技术赋能,流量始终都是他们的终极目的。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型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线下商超、物流企业以及生产企业的深度合作,基本上都是在流量思维的驱使之下达成的。
然而,产业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流量的买卖,纵然是拥有了丰富的流量,如果我们无法对这些流量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流量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传统线下企业在与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合作之后并未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平台经济的反思与重塑,同样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所以,产业互联网并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平台经济,流量在其中扮演的并不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摒弃流量思维,才是真正踏上产业互联网正道的第一步。
产业互联网的关键点不再撮合和中介,而在于改造和升级
为什么流量在消费互联网扮演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都是以撮合和中介为主要盈利方式的。电商如此,共享经济如此,互联网金融如此,互联网家装同样如此。当一种产业的盈利模式以撮合和中介为主导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多地达成交易,玩家们就需要不断获取流量,不断让交易在自身的平台上发生,于是,流量成为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信息的不对称性已经有了彻底而又深度的改变,互联网平台在撮合和中介当中所发展的作用开始减弱。在很多情况下,纵然是不需要互联网平台的中介,用户依然可以实现点对点地达成交易,很多时候,互联网平台的价格、商品详情等信息仅仅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当越来越多的交易不再在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上发生,纵然是我们拥有了很多的流量,其实都是无用的,无效的。
在很多时候,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方式来实现的。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赋能”其实就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模式之一。严格来讲,“赋能”仅仅只是产业互联网的最初级阶段,因为在“赋能”的概念下,还是存在平台的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模式应该彻底摒弃平台的概念,消弭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和界限,真正进入到了线上和线下融通和统一的全新时代。当这一趋势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题,流量在其中所扮演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大大减弱,盲目地依赖流量只会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越来越远。
产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经济,而是数字经济
由于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当中有“互联网”的字眼,于是,很多人会简单地认为所谓的产业互联网依然是互联网经济的一种,既然是互联网经济,那么,互联网技术必然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虽然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当中有“互联网”的字眼,它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太多的联系,甚至互联网技术已经蜕变成为另外一种全新的形式,而不再是我们所定义的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技术。
相对于将产业互联网归结为互联网经济的一种,我更加愿意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一种有别于互联网经济的新经济形式,数字经济或许是产业互联网的真正注脚。何为数字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数字技术、数字元素和数字资源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经济形式。当数字经济时代来临,我们看待流量的方式已经不能仅仅只是以传统的方式来看待,而是需要以数字或数据的方式来看待。
换句话说,流量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流量,而是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数字。我们需要给流量赋予新的定义——数字,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流量——数据,当数字和数据成为流量的新代名词的时候,它的发展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思维,真正进入到以数字和数据为代表的新动能时代。
消费互联网是外化的,产业互联网是内生的
回顾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确的现象,即促使行业玩家发生变革的力量是来源于外部的。以互联网模式为例,为什么那么多的传统企业选择加入互联网元素,选择投身到互联网模式的洪流里,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互联网的外在作用力让他们不得不进行改变。
另外,传统行业在拥抱互联网模式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深度改造行业本身内部的流程和环节,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配送,而仅仅只是把互联网模式看成是一种营销和销售渠道,实际上,行业本身并未发生彻底改变。所有“互联网+”模式都是一种相当表皮的、浅显的改造,甚至仅仅只是充当了营销的角色,这种现象最终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无法真正改变传统行业真正的困境和难题,仅仅只能缓解传统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所以,虽然互联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业上下游的对接效率,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同样延缓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来临,让产业转型升级失去了诸多窗口期。
同消费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改造的浅尝辄止不同,产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一个深入且全面的过程,无论是产业互联网玩家对于传统行业的生产环节的深度改造,还是对传统行业的内部元素进行的替代,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内生的过程。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来讲,这种内生的改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那些困扰行业发展的真正困境和难题,并且真正让传统行业发生深度且全面的改造。另外,在这个过程当中,纵然是那些产业互联网的玩家本身同样也发生了深度且全面的改造,我们所看到的经典意义上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玩家将不再存在,而是蜕变成为了行业的一份子。对于大型的互联网平台来讲,它们其实是蜕变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一份子,他们所扮演的作用也不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平台作用,而是开始更多地扮演起了“基础设施”的作用。
所以,消费互联网的外化式的改造方式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造就了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对立,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内生式的改造的方式所导致的则是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或者是科技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逐渐深入,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那些泾渭分明的行业壁垒和行业烟囱将不复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不同的行业可以相互融通,相互协同的新型关系。
结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跳出流量思维,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产业互联网,才能让产业互联网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简单地将流量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而没有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新的内涵和意义,那么,产业互联网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和噱头,所谓的流量,只不过是束缚产业互联网的枷锁,等到市场不再追捧,它的神奇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