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上市,难掩其伤

或许,云从科技需要继续探索变现方式,与研发出的技术相结合,并使技术创造出新的价值供给,同时持续研发,拉开与同行技术上的差距,借而拉开与同行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才能与“龙”一般腾飞。

投稿来源:蓝莓财经

云从龙,风从虎。说起云从科技就想起这句出自《易经》的成语,用于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中国的图腾为龙,云从科技取名云从,或许是想与我国的经济腾飞相感应。

近日,人工智能公司“云从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又一家人工智能独角兽的财务状况展现在大众面前,然而云从科技的财务状况与“腾飞”好像并没有多大关联。

意料之中,云从科技处于长期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经过调整后净亏损额分别为-1.06亿元、-1.81亿元、-17.08亿元、-2.86亿元。仅2019年一年就亏损了17.08亿元。

云从科技常年亏损,缺乏造血能力,冲刺科创板上市也早有预谋。据天眼查APP显示,今年5月13日,云从科技获得18亿元的C轮融资。在上市前募集资金增加自己的估值,是上市公司的常规操作。

同人工智能行业大多数的企业一样,云从也选择了上市之路,这条道路,会是云从科技的“腾飞”之路吗?

龙吟云出

云从科技创建于2015年,成立时间是AI四小龙中最晚的。不过,云从科技的创始团队与背后的资本方,确实让云从科技有种“龙吟云出”的感觉。

一方面是因为创始团队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创始人周曦是中科院重庆院智能多媒体中心主任、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长,同时担任中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2011年周曦从美国回国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从事计算机视觉相关研究工作,在2015年带领一帮中科院的人“下海创业”。

另一方面是云从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只拿人民币基金。在经历的几轮融资中,云从科技的投资方有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盛、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还有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因此,云从科技在业内被称为AI四小龙中的“国家队”。拥有“国家队”光环让云从科技在融资、G端合作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不过云从虽然被称为“国家队”,但是也摆脱不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规律。

从众上市

2016年-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进入火热期。2016年,谷歌的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点燃了民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开始扶持人工智能行业。

资本是逐利的,从2016年-2018年中美人工智能行业投资金额与投资笔数也能看出其火热程度。根据美国沙利文公司发布的《2019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及厂商评估》中数据显示,中国AI投资金额在2016年-2018年逐年上涨,在2018年达到顶峰,但是在2019年投资金额与投资笔数大幅下跌。

人工智能行业从2019年开始就陷入了融资难的境地,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更为谨慎。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疫情最为严重的一季度,国内风险投资额就上年同期相比缩水三分之一。

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人工智能行业进入冷静期。在一级资本市场遇冷,除去今年疫情黑天鹅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人工智能行业本身的问题。

旷视科技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亏损分别为3.43亿元、7.58亿元、33.52亿元和52亿元;寒武纪2017年-2019年三年累计亏损约16亿元;依图从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1.68亿元、11.68亿元、36.47 亿元、13.03 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 72.8 亿元。

人工智能行业属于研发时间长,投入资金多,回报时间慢的行业,亏损成了整个AI行业的常态。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AI芯片公司WaveComputing 在今年疫情中申请破产。

长期亏损,一级资本市场难融资,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将目光转向二级资本市场,进入“上市自救期”。

目前,AI四小龙旷视、依图、云从三家都已经递交了上市申请,而商汤在媒体消息中多次“被上市”,尚没有主动表示上市计划,AI芯片企业寒武纪已经在科创板上市。

然而,进入“上市自救期”的各家企业仍是历经坎坷。

“AI四小龙”中旷视科技在2019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六个月之后,旷世科技IPO的进程状态显示为“失效”,后传出要转科创板上市。而AI芯片公司寒武纪虽然在科创板上市,上市之初也曾高开358.15%,市值一度达到1180亿元,但是现在市值已经跌到670亿元左右,最低时仅有620亿元市值,跌幅近乎一半。

云从科技作为AI四小龙中的“国家队”,也经历着人工智能行业的火热期、冷静期,也面临着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不过,作为“国家队”,云从科技在融资较难的2019年,还有三轮融资,今年5月份,同样拿到了18亿元的C轮融资,在一级资本市场的融资问题上,或许并不是很难。

不过,云从依然选择跟随一众AI企业上市,这是为何呢?

为何上市?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姚志强曾就云从上市计划回应称:上市是一件顺势而为或顺水推舟的事情,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原因改变云从整体的计划。就这位联合创始人的说法来看,云从上市,是为了顺从行业趋势,是在人工智能行业进入“上市自救期”的正确做法。

“从众上市”是一方面原因,不过云从选择上市,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一是为了提高声誉。

AI行业中虽然已经有科大讯飞、寒武纪等上市企业,但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AI四小龙中并没有上市的企业。目前旷视IPO延迟,商汤没有官方的IPO消息,云从与依图上市辅导时间相近,有望争夺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中的“AI视觉第一股”名号。

先上市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和知名度。虎牙弯道超车斗鱼成为“游戏直播第一股”,而后来上市的斗鱼市值方面长期低于虎牙,在两家合并之后,斗鱼也将成为虎牙的子公司。

当然这些事情的原因并不能全都归到“第一股”的名头上,但是“第一股”的名号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宣传点,能为企业增加隐形价值。

二是为了找钱。

身为“AI国家队”的云从科技在一级资本市场看似好融资,不过从数据上来看,云从科技的融资金额并不是很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AI四小龙中商汤科技累计融资约187亿+人民币,旷视科技累计融资约83亿+人民币,依图科技累计融资约25亿+人民币,云从科技累计融资金额排名第三,约为34亿+人民币。

云从科技的融资金额数目相较于商汤、旷视少了很多,虽然云从背靠政府资金等资本方,但是地方政府资金在后疫情时代,更多是放在疫情防控和疫后恢复上。且资本方投资也是为了能够得到收益,上市是变现离场的最好方式。

当然,从云从科技的招股书中,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云从上市融资的具体用途。本次云从科技上市融资规模预计为37.5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具体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云从难掩之伤

上市可以在二级资本市场融资,将企业风险与二级资本市场的股民一起承担。不过,公司的财务状况也将不可避免的透露出来。从云从科技递交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出身为“AI国家队”的它,也存在着各种问题。

在文章开始部分,我们已经提过了云从科技的亏损问题。去年大亏17亿元的原因,招股书解释称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使用股权激励来留住研发人员的方式对于这种需要重研发的企业来说,属于正常操作。

据云从科技公布消息显示,2019年亏损中有13.02亿元用于支付股权激励,当年亏损应为4.06亿元,亏损同样处在逐年增加状态。

其次,就是云从科技的毛利率问题。

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目前的主要业务有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6.12%、21.46%、38.89%和52.87%。在这两项业务中,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毛利率较高,但是云从科技业务占比较多的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具有非标性,且云从科技面对客户多G端、大B端,每个企业的需求不同,云从需要按照客户需求制定方案,这就造成了云从科技的毛利率较行业内相比较低。依图2017年-2020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39%、54.55%、63.89%及 70.99%,旷视在2017年-2019年上半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2.1%、65.2%、64.6%。云从的毛利率显然低于这两家。

云从科技常年亏损,毛利率较行业低,这就造成其企业经营同样存在问题。加上研发费用高起,主要客户又是大B端、G端,业务时间长,回款速度慢,云从科技的经营性现金流一直为负。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从科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789.25万元、-2.71亿元、-5.06亿元、-4.05亿元。根据会计财务弹性分析准则,如果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则企业经营出现问题,若连续几个时期没有好转迹象,则必将出现财务危机。

同时,行业竞争问题与行业自身问题同样是云从需要面对的问题。

经历过火热期与冷静期的AI企业们都深知寻找变现方式的重要性,在上市自救的同时,也在逐步寻找其他变现方式。而同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研究的AI四小龙,最开始都将变现目光投到适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安防和金融,必然会有竞争,各家也都比较有默契的寻找着差异化变现方式。

旷视科技选择供应链物联网为新的落脚点,依图走上了造芯之路,商汤选择扩大业务范围,在自动驾驶、文娱、新零售等方面皆有布局,而云从则是扎根金融和安防领域,推出智慧商业等版块。

除去AI四小龙在计算机视觉之一垂直领域的竞争,还有来自于外部企业的竞争。

我们可以用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来分析安防领域的竞争。在这一存量市场中,云从科技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为用户带来的用户体验有80分,而传统安防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也在组建自研团队,人脸识别效率可能没有云从科技的高,用户体验只有60分。但是这些巨头占据传统安防领域近七八成的市场份额,替换成本和数据迁移成本高,所以云从科技面对被传统安防巨头把持的用户,创造的用户价值可能抵消不了传统巨头的用户体验与替换成本,撼动不了传统安防巨头的地位。

另外还有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参与竞争。百度、阿里、腾讯等均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加注,华为也有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些企业能与C端用户直接接触,拥有大量用户数据,而云从科技智能通过B端客户,接触C端用户,而AI行业是一个需要有大规模数据做训练的行业,这点是云从与AI四小龙的天然弱势。

同时,人工智能本身需要用户数据做训练这一点,又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问题。今年9月份,李开复在一次演讲中,提及曾帮助旷视寻找蚂蚁、美图这样的合作伙伴,提供用户人脸数据。蚂蚁、旷视、李开复虽然后来都对此事进行了澄清,但是人工智能涉及的隐私问题依旧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结语

上市的招股书揭开了云从科技的神秘面纱,将云从存在的问题展现在世人面前。“AI国家队”云从科技若想真正的“腾飞”,还应认清人工智能行业的本质。

Gartner 公司将技术从出现到应用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成熟期,据此制成加德纳技术成熟曲线,根据此曲线可以判断新技术是否采用。

毫无疑问,目前云从科技所在的计算机视觉领域目前正处在技术成熟曲线的低谷期,而如何进入复苏期与成熟期,需要云从科技与行业中的企业一同努力。

人工智能行业竞争的是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存活竞争的是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技术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嵌入已有的产业中,并提供专门的价值供给,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或许,云从科技需要继续探索变现方式,与研发出的技术相结合,并使技术创造出新的价值供给,同时持续研发,拉开与同行技术上的差距,借而拉开与同行盈利能力上的差距,才能与“龙”一般腾飞。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云从上市,流血未止
拟上市的云从科技:货币资金短缺,应收账款高企,三年巨亏21亿元
最后一只AI独角兽,终于要IPO了
云从科技向上交所提交IPO招股书,公开募股融资规模预计3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