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萤火新消费
海底捞涨价了,全国的男女老少都在口诛笔伐。
约定好周末去一顿海底捞的小姐妹,也在讨论要不要换店。
在微博互动投票中,投出票数最多的也是“不能接受,太贵了”。
01
离谱的涨价
前两天,同事组团去吃海底捞,还是那几个人,还是那几个菜,可是大饱口福后却傻了眼。
平时人均150的海底捞,这次AA后200还不止,反复查看小票后傻了眼。
米饭7元一碗,调料10元一份,最夸张的是半份土豆片13元,差不多一片平均下来要1.5元。可能用不了多久,土豆的种类中就会多出一种名为海底捞土豆的品类。
海底捞上市之际,总共募集了73亿港币,其中6成(也就是四十多亿)都决定用来扩张,在这一年之内共开新店300余家,近乎翻倍。
可是根据近期公司的财报显示,这些钱基本都花光了,另外,为了对抗新冠疫情,海底捞还在银行贷款了21亿。
看来涨价是为了填补窟窿。
不仅如此,海底捞涨价更是为了对抗自己的“中年危机”。
海底捞能成为餐饮行业的翘楚,主要原因是其背靠顶流以及令人羡妒的翻台率。
在过去的几年里,海底捞绝对是餐饮界的顶级流量,这种顶级并不是依靠购买,而是群众自发帮其宣传。
通俗理解就是出现在朋友圈次数最多的餐饮就是海底捞,无论是喜爱还是讨厌,对大多数人来说,提及火锅就能想到海底捞。
大量开店为顶流添砖加瓦,却忽视了餐饮行业盈利的另一重要指标——翻台率。
翻台率就是一个餐桌的使用效率,翻台率越高效益越高。
海底捞早期的翻台率十分夸张,基本上算是业界传说,隔壁同行都馋哭了。
可是随着不断扩张,不同门店分流了消费者,去年首次出现了翻台率下滑。
不仅是翻台率,扩张门店还需要雇佣员工,海底捞现在员工大概有10万人,去年一年的人力支出就高达80亿。
疫情让海底捞停摆50多天,不少人也预测这场疫情会让海底捞今年的收入至少减少50亿。
收入减少、海底捞又遇到锅生瓶颈,在大量支出和还债的双重压力下,海底捞决定在消费者身上找回损失。
官方给出的消息是,由于食材限制,北京地区平均涨价6%。不过这个平均6%的说法就很有门道,如果100菜品,10个点单率最高的涨价60%,也叫平均6%。
怪不得大家都在口诛笔伐,甚至在评论结尾还加一句“海底捞也没有多好吃啊,也配涨价?”
其实不仅是海底捞,还有很多其他明星餐饮也都涨价了,比如前阵子还哭闹着要破产的西贝莜面村。
招牌菜酸菜封缸肉和土豆条炖牛肉都已经涨价到80多元了......
但是其实大多餐饮现在的状态还是打折吸引顾客促进消费,嘉和一品和旺顺阁就表示所用的食材没什么影响,暂时不考虑涨价。
同行打脸啪啪响。
不过,这些口头讨伐投票的年轻人,背地里却在海底捞排起了长队。
02
为什么涨价还买账?
这次是因为报复性消费吗?
肯定不是,因为2003年非典之后,报复性消费就不太明显,如今各行各业停摆2月,消费者的收入肯定也有所影响,产生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并不高。
那是因为海底捞好吃、服务好吗?
也不尽然,好吃本身就因人而异,众口难调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而由于疫情的关系,海底捞的招牌服务也没了。
无人给我擦皮鞋,无人予我做美甲,无人代我陪娃娃。
如果说非要找出买账的原因,可能是大家想听生日快乐歌和看扯面小哥跳舞了。
记得上次朋友生日临近,决定请他去海底捞“快乐一下”,点餐的时候,悄悄的告诉服务员今天是朋友的生日。
没过多会,小姐姐就带着一队人叮叮咣咣的过来了,一边唱生日歌一边奔着我朋友就过去了。
相识十年,上次见他这么上头的样子还是他给初恋表白......
至于后来发生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一直没有忘记当时他眼里的星河,以及我俩微信对话框多出的那个红色感叹号。
有朋友告诉我,如果去吃海底捞一定要点一份扯面,不然这趟海底捞就没有灵魂。
当小哥在桌前翩翩起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时候,我就知道我没有白来。
全程没办法挪开眼睛,对于吾等小脑不发达的人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目睹完整个过程后,朋友直呼内行,差点追过去要签名。
不过隔壁内桌好像就没那么幸运了,一份扯面,有好几根都扯到我们这桌了,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赚了。
如今大家又争相去海底捞排队,除了去给朋友过生日和看扯面小哥跳舞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
疫情导致大多数人长时间无法与朋友见面,如今餐饮行业开门,约出来吃顿饭是少不了的。那么整体来说,餐饮行业肯定爆单,但并不会产生报复性消费。
另外,伴随着选择恐惧症的产生,年轻人在跟吃相关的思考力更加薄弱,基本不会逃过“火锅、烤肉、随便”三大类。所以背靠顶流的海底捞,自然成为大量年轻人的首选。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涨幅真的影响不到年轻人的选择。
习惯性消费是这代年轻人具备的不二特征,而且这种习惯并不会因为微小的涨幅发生改变。比如讨价还价这个词基本就不跟年轻人沾边,其本身对价格就没那么敏感。
那么年轻人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消费意识,商家能真正做到“顾客就是上帝”,让消费者有被服务的意识,是当代年轻人最需要的。
海底捞虽然没那么好吃但也不难吃,加持其具备一定的特色和档次,顺其自然的成为了年轻人在社交过程中的一环。
大多数年轻人选择继续选择海底捞,是不想在社交的过程中踩雷,去试错其他餐饮店。久而久之,消费者和海底捞相互扶持,成全彼此,一个成了行业标杆,一个获得了社交满足。
所以,短期来说,海底捞确实可以依靠自然优势、社会背景以及其他借口“报复性涨价”,因为消费者还会买账。
但是据了解2020年还会继续扩张市场,所以想要获取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涨价这种事最好还是少做,毕竟海底捞已经不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