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亿像素,小米走进“第八号当铺”

手机摄影的发展曲线,永远都是向更好的摄影体验靠近。而非“抢发”某一款新远件,只为把数值当做珠宝装点自己,甚至为此牺牲一些最基本的用户体验。

投稿来源:脑极体

中国进入“全民单反时代”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彼时尼康、佳能等等厂商开始重点开掘中国消费市场,请来不少明星为自己站台。成龙大哥和蔼可亲的笑脸,配上“佳能感动常在”的经典广告语在电视上频繁轮播。从此单反开始进入普通人的视野,除了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之外,普通家庭常常也会购置一台入门级单反,去记录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瞬间。

在那时的经典入门款佳能600D,像素达到了1800万。当时已经给用着卡片机的人们带来了刷新式的体验。而近十年之后的今天,小米推出的小米CC 9 Pro打出了一亿像素的概念。这样惊人的对比不由得让人恍惚,仿佛手机摄影经过十年狂奔,已经超德赶日,吊打单反?

当然关于手机摄影一亿像素的概念,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论。今天我们可以从这款产品开始,尝试讨论手机摄影发展的未来曲线。

引得富士“阴阳怪气”的一亿像素

11月5日,小米发布了小米CC9 Pro手机,这款产品搭载了五颗摄像组合:1亿像素超清+10倍超长焦+1200万人像+2000万超广角+独立微距镜头,相机组DXOMARK排名总分全球第一。五摄、一亿像素、DXO总分第一。这三个元素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眼球,自然也能引起足够多的吐槽。

要说其中吐槽的最为“阴阳怪气”的,应该是相机厂商富士。在小米的“一亿像素手机”话题里,富士数码官博发布了一条微博写道:欢迎新成员。配图是自己的一亿像素单反相机GFX 100和富士镜头群。有眼尖的人发现,在富士单反的CMOS的右下角上,还有一块小小的COMS。评论中有网友调侃道“CMOS进灰了?不,是CMOS进COMS了。”

这条微博显然又引来了老生常谈的讨论,相机真的是像素越高就越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张照片被捕捉的流程,是光线经过镜头、光圈、感光元件等等的处理转换,从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并经过ISP等硬件和软件处理,在变成照片文件。在这一过程中,镜头、光圈、感光元件像素以及多种元素都会对最终成像造成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像素只是决定成像的一环。

从媒体测试看来,小米CC 9 Pro尊享版的一亿像素模式对比1200万像素的苹果和三星,在解析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小米样张中还能看到紫边现象。而且小米一亿像素的文件大小达到了惊人的40M+。

更重要的是,感光元件的像素提升确实可以提升分辨率、加强捕捉细节的能力,但正如富士发的那张照片一样,对于手机来说,体积的限制也限制了感光元件的尺寸。一般来说,全画幅单反的感光元件尺寸在36×24mm左右,而小米CC 9 Pro应用的这款所谓“超大感光元件”尺寸只有1/1.33英寸。

同样的像素数量,感光元件的尺寸差异却如此巨大,那么就意味着必须要减小每个像素的感光面积,带来感光能力的下降。小米CC 9 Pro采用0.8u的像素尺寸,和很多千元机上的像素尺寸一样。如此以来带来的直观问题就是,照片噪点的增多。网友将小米CC 9 Pro一亿像素的样片与飞思、富士等等相机厂商的一亿像素样片进行对比,其成像效果确实差异巨大。

很多手机都会通过四合一像素合成、实时降噪、AI美化等等一系列软件处理方式来解决类似的问题。甚至索尼还出现过降低像素数量而追求更好进光量的处理方式,而谷歌Pixel系列更是实现过用算法吊打像素数量的成绩。总之单像素感光量、感光元件尺寸、像素数量、镜头硬件能力结合软件处理能力,一系列能力在手机摄影中呈现出的是配合发展状态。

走进第八号当铺的小米

好的,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一亿像素并不意味着手机摄影能力的巨大提升。但接下来结合小米CC 9 Pro的综合情况,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为了实现一亿像素的应用,小米如同进入了“第八号当铺”牺牲了很多其他体验来交换一个数字。

相信很多人除了注意到五摄和一亿像素之外,还会注意到小米CC 9 Pro所应用的骁龙730芯片,730是一款中端芯片,很多人看到这款芯片立刻大喜,这意味着小米CC 9定位中高端,价格将十分亲民。但很快人们就反应了过来,1/1.33英寸的一亿像素,拍下的照片文件恐怕动辄20-30兆,甚至可能达到40兆以上。让骁龙730处理如此庞大的文件,恐怕光是储存就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更不用说降噪、AI美化、HDR等等一系列软件处理了。按下快门等待一阵才能成像,几乎让人梦回拍立得时代。而以256G的储存空间/25M的照片文件大小换算,一部手机存下10000张照片之后也干不了什么了。

还有1/1.33英寸的感光元件,或许是为了容纳这款略大的感光元件,小米CC 9 Pro的机身厚度达到了9.7mm。可以提醒一下大家,一直在追求轻薄上表现相对理性的苹果,今年的iPhone 11 Pro厚度也只有8.1mm。

当然不管其他体验如何,一亿像素的实现确实是事实,我们不妨将小米CC 9 Pro看做一款试水式的产品,未来随着镜头、算法、芯片算力的提升,我们还可以看到小米和其他手机厂商一起更好的利用这块1/1.33的感光元件。毕竟获得DXOMARK的认可也实属不易。

DxO榜首?雨女无瓜

等等,DXOMARK评分是DXOMARK评分的事,和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便是小米CC 9 Pro除了一亿像素之外的另一大槽点了:DXOMARK送测产品是小米CC 9 Pro“尊享版”,同样很多媒体拿到的样品机也是“尊享版”。而尊享版主摄所应用的8P主摄镜头一直有良品率低的说法。而尊享版3499元的售价能否覆盖低良品率的成本我们不得而知,至少现在截至发稿前,我们在小米的天猫旗舰店中没有看到尊享版的预约入口。

无购买渠道+低良品率,已经让人嗅到了一丝PPT手机的气息。不仅如此DXOMARK的测试还闹了一出乌龙,评测文件中写到小米CC 9 Pro尊享版超长焦镜头为800万像素,但实际拿到手的小米CC 9 Pro尊享版是超长焦镜头像素则为500万。

种种现实结合来看,不由得让人怀疑小米特地打磨了一款屠榜宝刀只为刷分,而消费者却购买不到。

其实一直以来手机厂商以性能玩文字游戏宣传自己,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只要不太过分都会一笑了之。就像小米CC 9 Pro在发布会中将自己的一亿像素与相机厂商的一亿像素进行对比,殊不知抛开CMOS尺寸不提,相机厂商的一亿像素是有效像素,既在连拍、摄影等等一切模式下均能实现一亿像素,但小米的一亿像素则存在于“一亿像素模式”之中。

但小米对于类似的数值与术语之间的换算,已经“巧妙”到了人们接受的阈值边界。例如小米 CC 9 Pro背后丝印的5X(5倍光学变焦),并非通过镜头本身的变焦实现,而是在 3.5倍光学变焦的基础上裁切图片。究竟是“文字游戏”还是“欺骗”,恐怕只在消费者真实感受中的一念之间。

结束语

说到最后,真正让行业感到不适的不是“一亿像素”或不知道能不能买到的“DXO特供版本”,而是小米对待手机摄影研发的态度。

其实在三星推出1/1.33英寸的感光元件时,行业内对于首发这款CMOS的手机期望值是很高的。但行业的期望是,手机厂商如何结合算法与镜头,利用起CMOS优势,创造更好的摄影体验。而不是先看到一款概念机,紧接着是一款主打一亿像素却没能发挥1/1.33英寸CMOS实力的“打榜机”。

当然我们也可以为小米找到很多理由,例如小米可能还在调校这款八月刚刚面世的CMOS,未来在小米其他手机上会挖掘出更好的体验;又或者小米受CC系列产品的售价限制,不得已做出妥协……

但不论理由如何,这样数字与实际体验的差异,每出现一次,就会消耗一次消费者心中数字的影响力。榜单排名与实际体验的差异,每出现一次,就会消耗一次消费者心中榜单的公信力。

手机摄影的发展曲线,永远都是向更好的摄影体验靠近。而非“抢发”某一款新远件,只为把数值当做珠宝装点自己,甚至为此牺牲一些最基本的用户体验。

看过第八号当铺这部古早剧的人都知道,一切走进当铺的人,最终都得不偿失,后悔与魔鬼做交易。希望这种用用户体验交换营销热点的风气,不要在手机厂商中蔓延。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