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鲸浑水 采访、撰文:王诗博 内容总策划:郭楠
“谢谢。不客气。”
今年3月6日,豆瓣14岁生日,阿北在豆瓣上发了这条广播,并带上话题#给自己加戏的瞬间#。
友邻们确实将阿北视为偶像,因为豆瓣要成为这些人的“精神角落”,并成功做到了。
最近好奇心日报做了一项调查——“现如今为了防止‘数字失联’,你都用了哪些招?”。根据目前的投票结果显示,只有12%的人选择留微信以外的账号,显然,大家都想在微信以外保留自己的社交账号隐私。
比如“精神角落”——豆瓣。
豆瓣是部分人的精神角落,大家除了在上面标注自己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读过的书籍,还会在上面发发牢骚,吐槽生活工作里的不开心。
可以说,豆瓣将“精神角落”发挥到了极致,不仅保留大家看过什么样的作品,还留给了大家足够的“发泄”空间。
在朋友圈,一个人要拥有一个更健康和主流的人格,甚至需要打造一个在朋友圈的“人设”。
但在豆瓣,每个人都是小众且独立的,你不需要设定一个人格,这里鲜少有熟人,对一部作品,你可以坚定地发表自己的喜恶和观点,这种独特的用户体验,也让这里越来越像是一个文艺青年聚集地。
正因如此,豆瓣的用户粘性格外高。
有豆瓣用户表示,即使自己的豆瓣账号没有人关注,0粉丝,但他依然会在豆瓣上发动态。
在豆瓣忠实用户眼中,豆瓣是他们的“精神角落”,但在普通用户或非豆瓣用户眼中,豆瓣只是看过电影后的评分工具,是个可有可无的产品。
豆瓣的商业化也一直被人当成谈资。到现在,豆瓣似乎还未找到一条大规模盈利的商业模式,甚至还有很多人不清楚豆瓣的盈利方式,他们觉得豆瓣没有商业化过。而豆瓣资深用户,则认为豆瓣的成功是它的影响力,而非赚钱,阿北没有从资本的角度看待公司的成功与未来。
2012年前后,豆瓣的日均PV曾达到1.6亿,体量一度和微博相差无几。
不少人好奇,这个风光一时的网站,如今是如何在中国的互联网商业生态中,逐渐成为一步步成为反趋势的代表的?
01、咖啡馆里打造出的豆瓣
“阿北”
北京张自忠路地铁站附近,有一条豆瓣胡同。
正是因为这个胡同,才有了豆瓣网的名字。杨勃在创立豆瓣之前,住在这条叫豆瓣的胡同。
当时三十多岁的阿北,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这个胡同旁边的一个咖啡馆里写编程。
豆瓣创始人阿北(本名杨勃,阿北是杨勃在豆瓣上的网名),16岁就凭借全国物理竞赛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过了4年时间就考上了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物理学博士,虽然读的是物理专业,但阿北的兴趣却转移到了计算机,在业余时间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编程。
▲阿北
阿北毕业后应聘到了IBM工作,后来参与创立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创业企业Egistics,并担任首席技术官。
阿北觉得总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开始辞职创业,刚开始做的是旅游网站,但过了一段时间觉得前景不大,到了2005年,阿北开始构思做另外一个产品。
由于喜欢看书和电影,阿北突然想到如果有一个网站可以让大家共享观后感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事,豆瓣网就这样诞生了。
创办1年后,除了阿北,豆瓣只有两名成员,还是兼职,两年后只有5名成员。阿北认为,一个web2.0的网站不需要人来产生内容,团队人数和功能相称就可以了,他们就是搭一个舞台,用户在上面表演,并不是自己要跳上去表演。
阿北的偶像是乔布斯,这一点,你可以在他的处事风格和豆瓣上看到Apple的影子,简洁、极致和舒服,他相信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把顾客放在第一位的。
他在豆瓣上的简介就是:Lessismore.
在这点上,阿北发挥到了极致。
翻开阿北近年来的豆瓣主页,除了偶尔会转发一些广播,剩下的几乎都是标记的看过的电影和读过的书,以及订阅的专栏,而这些标记,几乎也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会出现。
评论里,都是用户们对阿北的问候或者对他的夸赞。当阿北标记了一本书或者电影,一些豆瓣用户会回复说“立刻看”,虽然阿北沉默寡言,但他依旧是豆瓣的风向标。
02、#你为什么喜欢豆瓣#
“我们的精神角落”
#你为什么喜欢豆瓣#
这是豆瓣上一个被浏览过820万次的话题,1295篇内容。
其中有一条内容是:豆瓣是我跟自己交朋友的地方。
今年3月6日,豆瓣14岁生日,阿北转发了这条广播。
2016年,豆瓣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广告片《我们的精神角落》。不少豆瓣用户都评价这部广告的slogan直击灵魂。特别是一些老用户,他们说这句话点到了他们的痛点。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
喜欢用豆瓣的用户,喜欢将自己在微信、微博、现实世界中不能说的一些话,都集中写在豆瓣上,虽然大概有一年不用,但如果有日记我还是要写在豆瓣上。
豆瓣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区,用户以兴趣聚集。
读书、电影、音乐、小组…每位用户都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在上面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在朋友圈,一个人要拥有一个更健康和主流的人格,甚至需要打造一个在朋友圈的“人设”。
但在豆瓣,每个人都是小众且独立的,你不需要设定一个人格,这里鲜少有熟人,对一部作品,你可以坚定地发表自己的喜恶和观点,这种独特的用户体验,也让这里越来越像是一个文艺青年聚集地。
这里的用户们似乎对外界的流行并不感兴趣,他们喜欢讨论的,往往只围绕在电影、书籍、音乐等一切与文艺相关的小众话题。
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你可能因为喜欢一部身边人都不喜欢的作品而害怕别人质疑你的品味,亦或讨厌一部作品而感到与别人格格不入,但在豆瓣上,你可以明确但表达自己对一部作品,或一件事情的喜好与否,你甚至可以在豆瓣上遇到懂你的“知音”。
阿北曾在日记《豆瓣是一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城市》中发表看法:
豆瓣是一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城市。你选择什么样的朋友,收藏什么样的东西,参加什么样的小组,完全决定了你眼中的豆瓣。盲人说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每个盲人对她自己来说,都是对的。你的志向,也就是豆瓣的志向。
豆瓣不仅是一个评论网站,更像是一个以共同兴趣来交友的大型社群网站,让大家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对大多数豆瓣用户来说,这是一个让自己更舒服的社交圈,大家虽互不相识,但聊天却很舒适。
正因为部分豆瓣用户不是所谓的“大多数”,豆瓣维护这些核心用户群的使用体验,豆瓣一直保持着页面朴素,广告的痕迹少的局面。
直到2017年,豆瓣才终于宣布开启商业化之路。
也是因为豆瓣一直维护着自己的社区环境,豆瓣的用户粘性格外高。豆瓣的忠实用户,对豆瓣充满崇拜,而对豆瓣陌生的人,却看不懂豆瓣一直以来对朴素的坚持。
为此,浑水采访了两位豆瓣资深用户和两位豆瓣的“路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为什么对豆瓣保持高度粘性,以及路人为什么认为豆瓣对其可有可无的原因。
豆瓣资深用户:豆瓣社区氛围好,没有因为传播效率而牺牲用户个性。
@才华与颜值并重的神秘豆瓣天菜
使用豆瓣时间:7年
我从2012年开始用豆瓣,现在在豆瓣有一万六千多的粉丝。之所以喜欢豆瓣,是因为豆瓣的去中心化做得比较好,没有因为传播效率而牺牲用户个性。
其他很多社交网站为了流量导致红人大V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必须以牺牲个性的形式展现自己。豆瓣就不太需要,因为豆瓣比较去中心化,所以大家都不太红,说话做事可以更多地保留个性。
像微博,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粉丝的账号,他们不是什么话都敢讲的。往小了说,要顾及更高比例的杠精,往大了说,有了影响力,也要顾及自己言论的社会影响力。可豆瓣呢,豆瓣红人,出了豆瓣没人知道你是谁。
另外,我觉得豆瓣的社区氛围特别好,大家更容易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圈子。
豆瓣对我来说,意味着除了同学同事以外很大一部分的社交关系,是出了现实社交圈以外开发朋友的一个基地,并且有很高的交友效率,因为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价值观相似的人。
@红糖
豆瓣使用时间:9年
“豆瓣上的社交不具有‘强迫性’”
我喜欢豆瓣是因为,豆瓣上的社交不具有“强迫性”,没有什么负担。我有三四个特别好的朋友,都是在豆瓣认识的。因为我们基本不了解背景,彼此比较平等,也容易因为很多单纯的原因彼此吸引。比如因为喜欢一张专辑,比如喜欢一篇影评。
豆瓣对我来说,需要的时候它是工具,平时算作消遣,然后纵观起来算日记本,广播和私信都记录了许多过去的细节。
豆瓣“路人”:豆瓣对我来说可有可无
@阿松
“豆瓣对新用户来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我注册豆瓣是因为艺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写影评),艺考时经常用豆瓣搜索优秀的电影、综艺、纪录片,以及看上面的影评。艺考结束之后我就没有经常使用豆瓣了,但偶尔会看上面的电影推荐和影评。
可是现在有了公众号,上面已经有很多写得很好的影评了,也会有优质的影视推荐。
我对豆瓣上的小组讨论也没什么兴趣,因为我觉得豆瓣小组讨论的话题,知乎比它做得更好,我想研究一个话题,会直接搜知乎。
豆瓣对它的目标受众用户来说,更多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细节,发生了什么事,看了哪些电影、听了哪些专辑、读过哪些书都要记录下来。
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可以但没必要。大多数人不会想到用豆瓣记录生活,他们更多使用微博、公众号,所以对于新用户来说,豆瓣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车水新八
“我的手机里不会留着一个不会经常用的App”
我不愿意用这一类的社交App,体会不到乐趣在哪里,可能不是文艺青年吧,而且手机里也不会留着一个不会经常用的App。但如果工作需要那我或许会勉强打开一下,我是设计师,需要经常看各种各样的电影海报。
03、写了一天稿子,求夸
“重回大众视野的豆瓣小组”
谁能想到,再次让豆瓣重回大众视野并登上热搜的,是一个豆瓣小组。
——“今天学习了一天,求夸。”
——“你真是一个有毅力的爱好学习的小可爱。”
——“36岁还未结婚求鼓励。”
——“坚持做自己,不将就,很了不起。”
——“考研复试失败了。”
——“能坚持下来,并且进入复试已经比很多人优秀了。”
成立于2014年的豆瓣相互表扬小组,今年2月27日这个小组的成员还只有4万人,被网友发现后社交网站中一下子多了很多安利贴,并成功登上微博热搜。
截至目前,豆瓣相互表扬小组已有超过11万名“马屁精”。
▲相互表扬小组
最近在微信里比较火的互夸群也是由豆瓣的夸夸小组演变而来的。
2月28日,夸夸群进入热搜继而变得火热,成为大家热议的话体。一月之间,风靡各大高校,产生了无数夸夸群,甚至蔓延到海外。
有消息称,风靡各个高校的夸夸群最初来自清华大学,但真正让夸夸群风靡的是西安交大夸夸群,直接登上了微博热搜,在当日的热搜榜单中超过“苹果春季发布会时间”。
西安交大夸夸群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一宿舍学生突发奇想建立“夸夸群”,在群里,无论发什么都会收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能收到安慰。夸夸群从最初的4个成员发展到接近1100人。
此后夸夸群向着付费夸夸和免费夸夸两个方向发展。免费夸夸群的主力军是各大高校学生,他们以学校为单位迅速建立起本校夸夸群,其中以清华、北大、复旦、西安交大等知名学校最为积极和活跃。
付费的形式是,在电商平台可以搜到许多相关店铺和产品。他们中一部分店铺是那些从事小众定制服务的店铺,此前也做陪聊、代练、虚拟女友等项目。
当代社会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互夸小组的出现,不仅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他们排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通过互相夸奖,将现实生活中不方便向周围人倾诉的话,放到网上,陌生人看到后,给出安慰,可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精神角落”豆瓣,这一次又将此发挥到了极致。
浑水加入了豆瓣上的一个名为“互相表扬”的小组,这个小组目前有超过19000名成员。
浑水在上面发布了一条“写不出稿”的状态,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交两行精髓,很棒”的“表扬”。
无论你在小组里说什么,都会收到一堆表扬,没有杠精存在,任何事情他们只向着“阳光”的方向看。
虽然用户们明知道这些夸奖没有真情实感。但这个小组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笑点,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温暖。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有的人工作上受了委屈,但夸夸小组的人会给他加油打气。
这些夸奖,让人觉得,鼓励别人是一件举手之劳,同时你的鼓励,很可能让一个陷入绝望的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有人说,按照豆瓣的小组粘性,豆瓣其实可以开启付费小组的模式。但豆瓣,曾经可是宣称对用户“永远免费”的公司。
04、豆瓣变形记
“豆瓣之慢”
“豆瓣是家慢公司”,一直以来,豆瓣都被贴上“慢”的标签。
从豆瓣成立至今,14年来,豆瓣既没有庞大的资本方,比如在去年以前,豆瓣的累计融资金额仅为6000多万美元。
豆瓣也没有赚过“快钱”,比如豆瓣没有官方卖过评分。
冯大辉曾在知乎上的一个提问上回答,阿北是一个“不动如山”的人。
外界总是非常关心豆瓣的商业化问题。阿北却坚守豆瓣的方向和定位,甚至曾宣称对用户“永远免费”。
其实豆瓣很早就可以靠广告来盈利,因为有这么庞大的用户,但阿北一直强调要把豆瓣做成用户的精神思想集散地,而不是商业的利润来源。所以,豆瓣接的广告很少,特别是医疗类的广告,更是全部拒绝。
豆瓣还错失了利用自己最出色的领域——影评UGC来赚钱。豆瓣拥有全国最大的影评UGC,绝大部分影迷,都养成了先看豆瓣评分再去观影的习惯。可是,当豆瓣想做电影购票的时候,猫眼、大众点评等网站早已抢占先机。
2009年,豆瓣用户达到千万级,但此时,社区氛围成了豆瓣面临的问题。
“豆瓣碎片化了,江湖化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表达和交流了,所以我也不愿再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一个曾经对豆瓣很有粘性的豆瓣影评人,在注销豆瓣账号时这样留言。
2010年初,阿北写了一篇名为《豆瓣变形记》的日记回应:“我们也一直担心高度活跃的社区对书影乐服务内容可能的干扰,比如社区内的人际冲突会波及到评论和条目内容,影响到几千万非社区用户。”
综合以上所有的考虑,促使豆瓣作出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2010年,豆瓣把内容重新组合成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和豆瓣社区。
经过重组之后,豆瓣的社区被聚合成为主站,通过信息流——即社交好友的动态更新——来维持用户的粘性,而图书、电影、音乐三大模块,则被独立出来作为商业产品经营。
在2014年的豆瓣年会上,阿北曾坦言:“豆瓣错失了3年时间,公司战略失误,原因在于‘对产品和技术能力过于自信’”。
于是2014年下半年,豆瓣开始发力豆瓣App,但是由于错失了社交移动化推广的最佳时机,这款App的用户数量目前依旧在几百万。
▲豆瓣App
媒体人阑夕曾说:“豆瓣就像一个存活于时间管辖以外的永生产品,它见证了论坛、博客、SNS、微博等一代又一代浪潮兴衰,自己却驻留在时空停滞的地方,颇有“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的得道风范。”
2011年,也是阿北创业的第六年,阿北在知乎上回答网友提问。他试图让外界认识豆瓣,让用户理解豆瓣。
那一年,豆瓣拿到了C轮5000万美元融资。
豆瓣成立14年来,累计融资金额仅为6000多万美元,截至去年,距离豆瓣上一次融资已经过去了7年。
直到今年2月,豆瓣FM获得了来自挚信资本、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战略融资。
此次融资后,豆瓣FM将与腾讯音乐在版权及产品层面展开战略合作,并即将完成6.0大版本的改版上线,加入音乐流媒体战局。另一个资方挚信资本是豆瓣所属公司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方,曾撮合豆瓣音乐与V.FineMusic重组合并成立DNV音乐集团并投资。
豆瓣曾看重豆瓣FM,它是国内最早基于智能算法为用户推荐音乐的电台式流媒体,豆瓣FM具有领先的推荐算法优势,团队构成中技术人才及音乐人才比例持平,具有较强的技术及音乐的双向能力。
2013年,豆瓣在商业化道路上打多品牌战,但是,豆瓣FM的上线并没有让付费以及包年购买的方式流行起来。
因此,豆瓣FM希望在功能上做减法,目标是打造一个“专注于播放,试听还有推荐体验的播放器”。“用户可能会在网易云写评论,但是他们会用豆瓣FM去找歌”DNV音乐集团CEO唐子御说。
腾讯音乐此次战略投资豆瓣FM正是看重后者在音乐推荐算法的优势,以及团队结合了技术人才与音乐人才的基因。
2013年9月,“豆瓣东西”(现在名为“豆品”)上线,明确定位电商导购,但依旧不温不火。
豆瓣电商到底缺少什么?
电商界的翘楚——淘宝,目前依靠淘宝直播,成功占领了今年的风口之一。
“口红一哥”李佳琦1分钟卖掉14000支唇膏、“带货女王”薇娅一场直播收入能在杭州买一套房,依靠“红人”们的带货能力,2018年淘宝直播公布数据,共有81名淘宝主播销售额过亿元,涵盖服饰,美妆,珠宝,母婴,箱包等多个类目。
豆瓣红人其实依旧有号召力。在粉丝的关注驱动下,豆瓣红人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UGC。但是红人之所以红人是因为在其专注的领域持续产生了内容,一些豆瓣用户依靠相册里的搞笑图片成为豆瓣红人、一些用户靠吐槽电影成为豆瓣红人。
豆瓣的电商如何与其文艺的基因融合,或许是团队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问题。在投放广告这一方面,豆瓣一直追求格调,那么,假如豆瓣豆品,利用豆瓣红人以及豆瓣自身的用户粘性进行自家的电商推广,是否会在小范围内将豆品带火?
2017年,豆瓣正式宣布开启商业化之路,距离阿北上线豆瓣网,已过去了12年。
2017年3月,豆瓣时间上线5天后,销售额便突破了百万。
豆瓣时间主打知识付费,其中2门单价过百元的头部课程——北岛的诗歌课和戴锦华主讲的电影大师课——流水均超过百万。而论其商品,一本售价不足百元的豆瓣日历,推出之时曾被炒到数百元,销售额也达到千万级。
▲豆瓣时间
豆瓣时间主打知识付费,邀请学界名家、青年新秀、行业达人,推出付费专栏。
从心理情感到文学艺术,从社科人文到观影指南,从生活美学到音乐生活…这对豆瓣的主要受众——追求“精神角落”的文艺青年来说,无疑是会让他们心动购买的产品。
每个专栏包含数十期至上百期不等的知识付费内容,以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每周定时更新。价格在9.9元到298元不等。
豆瓣的基因决定了它的发展速度,如今,豆瓣开始发力电商、知识付费、豆瓣FM的音乐付费领域…豆瓣也终于告别“慢”的步伐,比如在知识付费成为浪潮的时候,第一时间迈出了脚步。
05、用户眼中的豆瓣商业化
豆瓣资深用户:豆瓣的成功是它的影响力,而非赚钱
不过,在外人看来,豆瓣的商业化不是很成功,但在一些豆瓣资深用户眼中,豆瓣的成功是它的影响力,而不是赚钱。
豆瓣资深用户@才华与颜值并重的神秘豆瓣天菜认为,如果从资本角度讲,豆瓣的回报率不高,所以许多人说它“商业化不成功”,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可能也是因为豆瓣(阿北)本来就没从这个角度看待公司的未来。
“纸牌屋里说,聪明人不直接挣钱,而选择权力,权力可以换钱。豆瓣就是这方面的聪明人了,其他人都去变现了,豆瓣留下了评分领域的权威。如果它有一天真想变现,它能比其他人变得都多。”
@才华与颜值并重的神秘豆瓣天菜 告诉浑水,他觉得豆瓣现在很像20年前的杂志的一种当代互联网版本。杂志卖广告只是维持一下正常运转,赚赚小钱。“你觉得杂志真正的成功是它的影响力还是它挣的钱?”
浑水:所以你觉得豆瓣时间和豆品就是“杂志”上的广告?
@才华与颜值并重的神秘豆瓣天菜:是的。豆瓣确实是需要赚钱的,但我觉得它需要赚大钱。
浑水:身为豆瓣资深用户,你对豆瓣有什么建议?
@才华与颜值并重的神秘豆瓣天菜:我觉得阿北能坚持自己就好啦。
在豆瓣资深用户@红糖眼中,豆瓣的商业化不算成功,是因为阿北不想改变豆瓣的社区环境。
浑水:身为和豆瓣一起成长的资深用户,你对豆瓣有什么建议吗?
红糖:没有建议,它怎样,我都可以。
因为,豆瓣怎样我都离不开它,但也不是特别依赖它,所以没有特别的期待。就像对待身边已经习惯的人和物一样,你问我为什么离不开它,我不知道,你问它哪儿好或者哪儿不好,我也不知道。
豆瓣路人:豆瓣商业化过?
浑水:那在你们这种非豆瓣资深用户眼里,是不是豆瓣的商业化没有很成功?
阿松:什么?豆瓣商业化过?
车水新八:我不会这样认为,我是一个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人,不喜欢的东西就没有了解它的任何兴趣。
像我没有使用豆瓣,但我身边还是有很多人在用。很多影视剧的评分之类的东西大家都是根据豆瓣的标准来看,只不过我没有在用,但是我觉得它还是成功的产品。
06、被唱衰无数次,依旧活得不错
“豆瓣14岁了”
3月6日,keso在豆瓣上发表广播祝豆瓣14岁生日快乐,随后阿北转发表示感谢。
这几年,豆瓣没少被嘲。
2005年豆瓣成立,微博2009年开始内测,可如今豆瓣的日均UV是200万多一些,而微博为一亿多。
不过,尽管豆瓣已不再是一个能够吸引流量的明星产品,但在粉丝的粘性上,它的用户却体现出了空前的忠诚度。
在这些人眼中,豆瓣是一个有品质的互联网产品,友邻们(豆瓣用户的称呼)经常上豆瓣,也被认为是一个很文艺青年的行为。
忠实用户们依旧维护豆瓣,他们喜欢豆瓣的小众,他们既希望豆瓣可以越来越好,也希望豆瓣可以继续属于小众下去,让豆瓣成为他们的精神角落,对,是角落。
在大部分豆瓣用户眼中,豆瓣一直以来商业化都没有很明显,是因为阿北本来就没从资本的角度看待公司的未来。
豆瓣FM和豆瓣电影本来都有机会变成网易云音乐,变成猫眼电影,如果豆瓣有足够的资本,豆瓣可能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成功,但豆瓣可能就变成了那些产品的模样。
阿北也许一直在坚持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情况下做变现,不过他更注重维护社区环境与用户粘性。
就像一些用户所说,豆瓣去中心化做得好,没有因为传播效率而牺牲用户个性。豆瓣的社区氛围,让大家更容易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圈子。
也正因如此,豆瓣才能一直保持高粘性,让爱它的用户可以如此维护自己的“精神角落”。
豆瓣被外界唱衰过无数次,但你几乎没看到过他的回复和表达。
翻开阿北近年来的豆瓣主页,除了偶尔会转发一些广播,剩下的几乎都是标记的看过的电影和读过的书,以及订阅的专栏,而这些标记,几乎也是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会出现。
“和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豆瓣的初衷,就是以兴趣分享为主。但接下来,保留豆瓣精神,在有趣中创造价值,才能让“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长久的做下去。
阿北当然知道这些,做知识付费便是他想明白了的证明——“大家需要一个精神角落,但要先让豆瓣活着”。
阿北也在一直找寻方向,只是阿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