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聊天,“95后”清华毕业生,70万打造12期短视频综艺

这群年轻人的创业项目是一档短视频综艺节目。

图片来源: IC photo

作者:蓝鲸浑水

去年5月份,赵英男和张琳带着刚成立的“巨有文化”团队为了节省公司房租,将公司地址定在了某个小区的居民楼里,因为楼号房号里“4”太多,中介给他们打了8折。

为了自我安慰,他们说“4”在乐谱里是“fa”的读音,即“发”的意思,有利于他们创业。

这群年轻人的创业项目是一档短视频综艺节目。节目正式录制前,他们找了几百块一天的摄像,拍摄场地也是找到好朋友借的。听说外包后期要好几万,张琳一个人承包了整个节目的后期制作,在机房里待了一个月。

就这样,这档节目第一季的12期节目,制作成本只花了70万元。

创始团队之一的赵英男,大家熟知他可能是因为他在《奇葩说》第五季的出色表现。

“念念不忘,必然很丧啊朋友们”。

第五季《奇葩说》,很多人认识了一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赵英男。观众之所以会对他印象深刻,主要是因为他一改大众心中的“学霸”印象,原来学霸也可以这样风趣幽默。

▲赵英男

除了这些身份,赵英男还是一名“95后”创业者,2018年5月创办巨有文化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短视频综艺节目《你次饭没》在酷燃视频上获得了1100W+的播放量。

在节目还没有雏形时,赵英男的巨有文化公司就已经获得了来自唯猎资本的100万元种子轮融资。去年年底,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又完成了3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嘉程资本。第二季节目,也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上线。

创业初期,策划案石沉大海

“想创业,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呢?”

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张琳是赵英男的好朋友,清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同时也是巨有文化公司的合伙人。

“我们在入学第一天就认识了”,赵英男说,自己和张琳后来还一起加入了学校的话剧队,大二的时候一起做公众号“你看上去很美味”。

▲张琳

直到2017年末,张琳接触到了唯猎资本的投资人,投资人问她有没有创业的想法,新闻专业出身的她说自己想做综艺节目,但是想先工作几年积累人脉、资源,然后再自己做节目。

投资人向张琳抛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呢?

张琳有些动摇,接着说,想现在做节目可是没有启动资金。

在没有项目的情况下,赵英男和张琳获得了第一笔百万级投资,前提是,投资人需要赵英男和张琳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案,“当时我们随便先想了一个叫《废柴学霸》的策划案,其实跟现在做的《你次饭没》在价值观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可是拿到融资后的几个月,这个节目的进展并不顺利,他们给到各个平台的策划案,都石沉大海。

两个人对创业项目的策划案,深思熟虑了许久。

他们想了很多真人秀栏目的雏形,想依托真人秀的形式来体现两个人的想法。

“一方面因为我们是初创团队,制作方肯定会问我们之前有什么作品,但我们没有作品。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做的策划案,相对来说体量较小。包括现在也是一样,综艺市场大家还是都在往头部内容靠拢。

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腰部或腰部以下的策划案,从投放市场角度看,他们更愿意花同样的时间去聊一个头部内容的策划案。”赵英男告诉浑水。

“废柴”KOL吃饭脱口秀“陌生人饭局”

转机来自一次团建。

当时他们去到了北京胡同里的一家私房菜馆,是一对设计师夫妇开的,他们每周会招待一到两桌客人,然后他们会在四合院里边为客人做菜边和客人聊天,让赵英男和张琳觉得整体氛围很棒。

从私房菜馆出来后,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于是在他们自己的公众号“你看上去很美味”上征集报名,开始尝试先做线下陌生人饭局活动,并且将每次饭局赋予不同主题。

陌生人饭局几乎每期有新主题,比如失恋饭局,可以报名的就是近三个月失恋的人,此外还有相亲饭局、创业饭局等…

陌生人饭局的反响出乎意料,于是,赵英男和张琳就确定了“陌生人饭局”的节目为他们的创业项目,目标受众是在校大学生以及初入社会的白领,为这些年轻人的焦虑和迷茫发声。

“正好当时《奇葩说》第五季也播出了,也可以让我自己的节目获得一些关注,然后团队成员和身边的朋友也开始走红”,就这样,当代青年的饭局节目《你次饭没》横空出世。

这是国内首档名校“废柴”KOL吃饭聊天脱口秀节目,聚焦于年轻人的“焦虑”话题,每期邀请1-2位具有特定焦虑的年轻人一起吃饭,在插科打诨中让烦恼烟消云散。

“知道你也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他们聊过“也行青年”、聊过面试、聊过职场竞争、聊过老友、聊过物质和爱情…

节目播出六期后,爱奇艺找到赵英男,邀请《你次饭没》入驻平台,节目后期,优酷也向《你次饭没》发出了入驻邀请。截至目前,《你次饭没》整季节目在酷燃视频的播放量已突破1200W+,全网播放量突破1500W+。

来自母亲的反对

“你可以创业,但要先找份正式工作”

赵英男也没想到自己现在成了一名创业者,在他曾经的人生规划中,他毕业后是要从事法律行业的。

在毕业之前,选择一直以来就读的法律领域,还是更感兴趣的综艺领域,他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两个月后,他选择了创业。

和家里人聊到创业的想法后,赵英男的母亲坚决反对。

“因为她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事,可能对于他们那个年纪的长辈来说,我们做这个行业或者做网综不是一个生意,不像开一家饭店、或者开个网店,至少知道在做什么事情”。

在赵英男的一再坚持下,母亲终于退了一步:“我知道你喜欢综艺,你可以做,但是你要先找一份正式工作”。

在赵英男母亲的概念里,创业这件事没有那么靠谱,需要先找一份正式工作。赵英男暂时答应,当作缓兵之计。

当时赵英男在国外读书,一次春假回国,他投给一些北京的公司简历,找一些白领的工作,以后做律师或者其他行业。他当时把母亲从老家接过来,带她看一看CBD白领们生活是不是真的像她想象那样,体面、富足、轻松。

面试完最后一场,赵英男带母亲在一家餐厅吃饭,聊天的时候,赵英男说,自己的母亲哭了:“因为她年轻的时候也有遗憾。那时候大家都下海做生意。我妈妈的家里当时也有生意,但是她还是想图个安稳。有些时候她也会想,如果年轻的时候换一条路走,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所以她也有很多遗憾”。

就这样,去年5月,赵英男正式从大学毕业,直接从加拿大飞到北京,正式启动创业。

5人团队,制作费只花了70万

“你看,我们都开始啃书了”

“你看,我们摆了很多书在这里,其实已经没有钱了,开始啃书了…”,在《你次饭没》第11期的节目里,赵英男面对镜头这样调侃。

《你次饭没》第一季的12期,幕后仅由一支5人团队完成,制作费用也只花了70万元。第一季的制作上,主要请来的嘉宾都是赵英男和张琳身边的朋友,比如李雪琴、高嘉程、毕导、李思恒等人,这为节目省了一大笔开支,同时也让团队投入更多成本在后期制作上。

赵英男告诉浑水,其实第一季也有一些赞助商找到他们,还有一些节目的观众说自己手中有一些资源:“之前有位观众找到我,说可以帮助我们,还让我放心,不用担心他从中获利,他只是觉得我们年轻人创业做一件事很不容易,单纯的想帮助我们”。

一些赞助商也是一样让赵英男感动,一些甲方表示他们喜欢《你次饭没》这个节目,也想做些支持,但由于和平台合作机制的问题,有些赞助没能实现。

赵英男告诉浑水,第二季已经进入招商阶段,并且会统一招商,此外,还会有固定的播放平台,相比第一季更加专业化。

在赵英男看来,《你次饭没》在商业模式上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这个节目所打造的吃饭聊天、陌生人饭局都可以与餐厅品牌合作。

Q1:你觉得创办这档栏目,除了拉赞助这件事,还遇到过哪些挑战?

赵英男:就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这个行业非常需要人脉、资源和作品。虽然我们对自己的内容创作能力、制作能力都很自信,但这个行业还是一个需要人脉资源的行业,所以这是我们现在面临以及会一直面临的问题。

Q2:有和团队讨论过该如何解决吗?

赵英男:首先关于赞助,其实一直都有在招商,也有很多人愿意帮助我们。这件事就和拉投资一样,你找到了被你吸引的甲方,他愿意去支持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

关键是人脉资源,这是我们天然性的、被动的劣势,我们肯定会想办法去弥补。当然也不是完全说看人脉资源和年龄大小的。所以当你有优秀的创作能力、内容创作能力,还是会有伯乐看到你的。

我们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一路走来虽然很艰难,但很多前辈愿意帮助我们。包括一开始我们将策划案投给各个平台,许多制片人虽然觉得我们的策划案不够成熟,但可能因为他们看到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在做,就非常懂得这件事是多么不容易,所以他们愿意花时间出来和我们见面聊天,教我们如何做这件事。可以说在创业这条路上,我们获得了很多前辈们的帮助。

所以我们为了获得行业的认可,即使在第一季几乎没有赞助的情况下,也要努力把这个作品呈现出来,因为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接下来才会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声量,让大家知道我们是有制作能力的。

12期节目带来的成长

“酷然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100W“

去年5月份的时候,刚成立的“巨有文化”团队为了节省公司房租,将公司地址定在了某个小区的居民楼里,因为楼号房号里“4”太多,中介给他们大了8折。为了自我安慰,他们说4在乐谱里是fa的读音,是“发”的意思,有利于他们创业。

但公司开张的前三个月,他们做了10个节目策划,投给各大平台,结果都石沉大海。

节目正式录制前,这群年轻人找了几百块一天的摄像,拍摄场地也是找到好朋友借的。听说外包后期要好几万,张琳一个人承包了整个节目的后期制作,在机房里待了一个月。

2018年11月1日,《你次饭没》正式上线,12期节目,在酷然视频上累计播放量超过1100W。

赵英男说,从最开始对一期节目的制作流程完全不懂,到开始学习如何把控整个节目的节奏,或者找各种话题,都是让他不断成长的过程。

渐渐地,他们学会通过观众的反响数据,分析受众偏好。

比如《你次饭没》第三期节目探讨的“也行青年”的迷茫,这是第一季播放量最高的一期节目,反应了当代年轻人普遍的迷茫状态。

确定选题后,赵英男开始写台本,他在节目里担任“穿针引线”的角色,所以他需要知道整个节目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在写台本前,他会对每个到场嘉宾进行采访,让他们说出更多的人物经历和故事,而不是随便请来一位嘉宾过来聊一聊,赵英男说,这样的内容会不好看。

几期节目后,赵英男说自己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绞尽脑汁地想选题,现在,他对一个话题的市场欢迎程度和观众接受程度都有了自己的判断——“我们自己困惑或焦虑的事情,其实观众也在经历着。我们的受众经历的,也是我们以前或者现在正在经历的”。

年轻人为什么看《你次饭没》

“你嘲笑一下我,我嘲笑一下你”

《你次饭没》上线后,有很多人会发来质疑:这种聊天节目,之前有了《锵锵三人行》,现在还有《圆桌派》,他们请来的文化界的名人可能在聊话题时会站在更高的角度,所以,观众凭什么要看你们的节目?

赵英男告诉浑水,《你次饭没》的视角,和观众是平等的。他们交流的内容就是受众们平时也会聊的内容,这种平等的感觉将节目打造成了一个很有青年氛围的节目,共鸣感会更强。

“许多观众的反馈里都说,我们这一期聊的话题就是他正在焦虑的事,他看到了一群和自己年龄相仿,阅历相符的年轻人,也在焦虑这件事,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引发了他的思考。这种共鸣感是我们的独特性所在”。

赵英男还说,饭局吃饭也不是独特的节目形式,比如《风味实验室》,是大家吃饭,聊美食的节目。《你次饭没》不聊美食,在于三五好友坐在一起,坐在一起插科打诨,你嘲笑一下我、我嘲笑一下你,这种很欢快的氛围是非常难得的。

在节目时长上,《你次饭没》也将每期时长设定在了20分钟内。

“我们设置的饭局场景可能也是观众会去到的场景,比如上班的时候中午一个人点外卖,在公司吃外卖的时候,点开一集来看,20分钟刚好看完。或者你在挤地铁的时候打开一集,或者入睡前想看一个视频,但是60分钟或90分钟的长综艺在这些场景下根本看不完,那么20分钟的时长,刚刚好”。

Q3:对这档节目的目标或者期待是什么?

赵英男:从内容角度或用户角度来说,它可以成为一个陪伴式的节目。陪伴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陪伴一个人的孤独时光,给予慰藉。另一方面是它陪伴一个人成长,或者互相成长。不只是观众看完获得成长,主创团队也在不断成长。

我们想把这个节目做成一个陪伴式的内容产品,还希望它可以成为一个成熟的IP,可以衍生出一些比较精采的、好玩的产品。比如陌生人饭局,本身在国外就是一个很火的商业模式。

从商业角度讲,还是希望这个节目在成为一个成熟的IP后,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化效果。

Q4:你刚才说到成长,你觉得这档节目给你带来了哪些成长?

赵英男:媒介表达上面的成长吧,知道了如何在节目中表达自己。作为一个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我不仅只是一个主持人、一个艺人,在表达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它的制作过程、后期等,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培养的机会。

因为很多人可能只会做单一的事,比如来参加节目,我只要表达就可以了,或者作为一个后期人员,不管嘉宾说什么,只要负责好管后期就可以了。但当我同时有主持人和制作人的身份时,这给我带来的能力提升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辩手赵英男

“最欣赏的新奇葩是李思恒和高嘉程”

“这世上哪有纯绿茶,我们都是混合饮料”。

大部分人熟知赵英男,是通过他在第五季《奇葩说》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

《奇葩说》是一档对赵英男影响非常大的节目,陪伴他度过了整个大学时光。大学是对三观的形成很重要的时期,这档节目带给他很多思考。当有一天拥有站上这个舞台的机会,成为一名辩手,赵英男说,自己特别激动。

“在上《奇葩说》节目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创业了,所以参加这个节目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第五季《奇葩说》第十七期,赵英男遗憾淘汰,但他说,那期是他一整季以来最满意的一次辩论,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期录制。

▲第五季《奇葩说》第17期

那期辩题是“奇葩星球新技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导师薛兆丰亲自到选手的酒店里面和他们一起开会讨论到深夜,也是那一期,让赵英男觉得,出色的人太多,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真才实学。

“我被淘汰后,队员们都很伤心,让我感动的是,这虽然只是一个节目,大家也都只是来参加比赛,但当大家一起作战,最后有队员离开时,他们会真心为你感到遗憾惋惜,这是我参加节目前完全没想到的”。

Q5:第五季《奇葩说》里你最欣赏的“新奇葩”是谁?

赵英男:最欣赏的“新奇葩”是李思恒和高嘉程。

李思恒在辩论时独特的脑回路,以及他的辩论实力,都让我觉得他很强。其实高嘉程也很有实力,但最后节目成片中可能没将他的实力呈现出来,再加上他当时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他在我心里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辩手。

Q6:你在第五季《奇葩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赵英男:最大的收获是我真实的看到一个节目,从最开始什么都没有,到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以及所有选手拿出自己的才华和真才实学,铸造里这样一个高质量的语言类节目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让我认识到想要做一个优质内容,不只是一个好点子就能打造完成,还需要无数人的心血以及所有人的真诚付出。

这些对我自己做节目来说也是一次很值得的学习过程,让我知道想做一档优秀的节目,没那么容易。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