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愚人节“玩笑”真的能成为内容变现的出路吗?

【传媒快讯】知乎的愚人节“玩笑”真的能成为内容变现的出路吗?

今天愚人节,我们本来想嗨一下,整整大伙儿的,但是新华社说了,“愚人节”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放弃了。不过,新京报突然冒出来,发了篇《在愚人节里不要以“端着”的姿态引导舆论》,表示不服,大有撕逼之势。

我们查了查黄历,发现今天诸事皆宜,就是不宜撕逼。所以想了想,还是跟大家聊点有营养的。

今儿早上,有这样一类消息开始出现在朋友圈:

戳进去一看,原来是知乎做的一个叫“值乎”的小产品。用户可以在上面发一些你觉得值得别人看的东西,然后分享给别人,别人看到的时候,关键内容是打码的,只有完成付款之后,才能看到马赛克里面的内容。

我们刷了一下,发现冯大辉(丁香园CTO,科技圈的网红)已经赚了4410元了,远远拉开了和排在第二位的周源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罗振宇、王小川等一众大咖都在里面分享了自己心底的那点小九九。

有意思的是,读者付款之后,如果觉得内容不好看,可以点“觉得坑”,这样,这笔钱就会给到知乎团队。我们粗略算了一下,今天一条,知乎团队少说也有几万块入账了。

虽然相比起之前微信搞的付费看照片,“值乎”还远没到刷屏的级别,但是却比微信的玩法高级了不知道多少。如果说微信利用的是人的窥私欲的话,“值乎”则利用的是人对于稀缺性知识的渴求,后者相比前者,显然文明了很多。

很明显,“值乎”宣扬的是为内容、为知识付费。不过同样是为内容付费,相比于现有自媒体平台和直播平台的打赏机制,“值乎”干得更彻底,直接给内容贴上了价签公开出售,把内容直接变成了商品。

那么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做大做强,进而给内容创业找到一条变现之路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太可能!

大部分内容都不是稀缺资源

内容,大到电影、综艺节目,小到一首歌、一篇微信文章,要想让人付钱,首先得是稀缺性的资源。何谓稀缺性资源?

首先得少,只此一家,错过就没了,换句话说,得有差异化。

其次得最大程度满足人的知识性需求,说直白点,就是你的内容对于那些有需求的人来说不是一般性需求,而是刚需,非看不可,看不到心里就不爽,看了之后可能会改变他的看法,甚至改变他的财富状况。

但是互联网生态塑造出来的内容产业,上面两点标准都不太可能满足。

首先,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发达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容生产者变得极其多,内容的供应已经趋于过剩,供应一过剩,商品自然廉价,甚至给钱都不一定要。

其次,现有的内容生产机制类似于大工业生产,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靠拼装而成的,没有多少是真正原创的,因此很难说能满足人的知识性需求。

用这个标准一筛,大部分的内容都不满足,所以很多人天天吆喝着要为内容买单,要尊重知识,可是却未曾想过,你提供的内容、知识值得人买单吗?很多内容生产者的心态是:我都给你看了,你怎么还不付钱?你个骗子!

即使内容付费,那也是小生意

更重要的是,即使读者、用户愿意为内容付费,那也只是一门小生意,很难真正形成一个产业。比如打赏,也许某些直播平台上的网红能靠打赏一年赚到一两千万,但是却永远只是行业当中的极少数,行业的平均水平依然非常难过。

互联网生态下的竞争也加剧了内容免费的态势。比如卖东西,你卖5块,网上一定有人卖3块,更狠的是,还有人直接免费。而且更严重的是,相比于一般的商品,内容的生产成本更多的是智力成本、时间成本,对于用户而且,这些成本他们很难感知到,因此要让他们掏腰包并不容易。

不过,如果你是罗胖这样的人,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那也会有人愿意付钱。不过即使是罗辑思维,大量粉丝付费的初衷也是为了加入罗辑思维的社群,以此获取相应的资源。另外,罗胖自己也说了,为内容买单更像是“爱的供养”。“供养”可以养活几个人,但是却没法养活一个行业。(来源:微信公众号“解救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