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假新闻或许矫情,但有人借机说了不少真话

愚人节假新闻就像SM,掌握火候才不会玩脱。

距离张国荣在文华酒店顶楼纵身一跳,已经过去14年了,而金城武在《重庆森林》吃那个凤梨罐头也是23年前的事情了,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愚人节的消息已经少了许多震惊,也不再只是个人的多愁善感,它已经成为营销的工具、全民的狂欢。

这一天,所有人都有一个吹牛,装逼,意淫,说假话,明知故问,自嘲嘲他,话里有话的机会。

玩愚人节假新闻需要High level,一般品牌不敢

从历年愚人节文案营销来看,形式五花八门,但内核都还是比较高明的,文案也似乎都有高手操刀,毕竟你是在传播一条假的新闻,其难度之大,火候掌握的要求之高,跟前不久红色借势营销不可同日而语。而梳理今天的一波营销或传播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还是互联网企业玩的多,大部分传统行业并不敢贸然跟进。

4月1日一大早,各种“假新闻”满天飞,“谣言”首先来自虎嗅:

虎嗅官方公众号今天发文称,虎嗅将搬离北京,文章历数了这些年公司的“艰难遭遇”:连续15个月亏损,自家记者出走,媒体品牌在行业内“不受待见”,离开北京虎嗅会去哪里?文章按说说可能会搬去成都。

脏水也可以往别人身上泼,凤凰科技4月1日称,摩拜单车和OFO正在商谈合并,腾讯成最大赢家......不过后来这条新闻被删除了。

某头条号甚至“爆料”称:美团点评与饿了么合并,张旭豪任CEO,王兴迎来“终场”。这条新闻源是好事者意淫,还是背后有很深的商业套路,我们不得而知,还有不少机构跟着发一些快讯,称自己被硅谷某某机构收购......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些假新闻的共同点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有的好玩,有的却并不那么好笑,还有很多污段子甚至类似于AV里才会出现的情节也出现了。

不过,在痴人说梦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清流,以一点资讯为例:

一点资讯今天宣称发布了“千寻FindU”社交系统,可以秒速发现同类朋友,据了解,这款社交系统延续了一点资讯对用户“兴趣”的深度挖掘,通过兴趣大数据匹配全球5亿用户的阅读偏好,能够实现在方圆 500米内自动匹配和你兴趣相投的人。

据了解,手机会在“哔声”产生后持续5秒的震动,并在屏幕上显示对方和你的兴趣匹配的维度。你也可以通过定位系统找到和你匹配的人群位置,主动寻找与你兴趣相投的“另一个自己”。

今日头条则宣布进军美食业,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零食。

在类似的假新闻里,除了创意带来的会心一笑,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人性化的设想,而正是这些设想,在过去推动了互联网资讯和社交产品的快读迭代,还是看一点资讯这款"意淫"的社交系统:

由于年轻人习惯于在网络上找同好发展半熟社交,线下志趣相投的强人脉关系正越来越弱,社会身份、生活圈层等因素为人们发展同好的天性设置了重重障碍。在科技不断颠覆已有认知的今天,是否有办法通过技术的手段击破层层阻碍,秒速识别同好呢,这可能正是资讯切开社交口子的机会。

在这样的案例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技术和产业野心,业内人士认为,基于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所累积的千PB量级大数据, 这种社交系统未来或被广泛应用于婚恋、招聘、旅行、运动、宠物寄养等多维社交场景,其商业潜力巨大。

假到真处真亦假,愚人节谣言可以天然无公害吗?

无论是真是假,比起借势营销,假新闻营销显然门槛要高很多,跟设计师没什么关系,跟文案的关系却很大很大,主要还是假新闻本身要有足够的悬念和冲突,同时要控制好尺度,避免引发谣言和恐慌性传播。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愚人节营销就像SM,要玩但不能玩脱了,姿势水平不是一般品牌能掌握的。

因此,对于愚人节营销,各大品牌应该都比较谨慎,因为往往容易让受众产生误判,懂球帝今天宣布成立3亿美元产业基金,到底是真是假?这条新闻里,公布了基金的具体金额,也公布了合作方,从这两点看,该新闻应该是真实的,也很难想象一家企业会选择在愚人节这样的节点,发布重大消息。

近年来,假新闻成为全球公害,Facebook、Google、Twitter等都在研发新产品新工具打击假新闻,在国内,政策规范的收紧和行业自律的加强,都使得新闻环境快速进化,假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都在面对越来越高昂的成本。

但是,在愚人节这样一个全民皆知的共识里,假新闻就如同一群成年人玩国王游戏,在一圈朋友的围观下,只要掌握尺度,更重要的是遵循新闻道德的情况下,“假戏真做”的可能性应该还是比较低的。

而目前观察下来,玩家也主要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和媒体,在传统领域特别是金融,愚人节营销还不太多见,某知名金融机构品牌负责人认为,对于媒体而言,假新闻可以玩出点东西,但对于品牌而言,如果虚假新闻让受众对品牌更加迷惑不清,那就弄巧成拙了。

其实,他们说了不少想说的真话

除了不少睿智的段子,在这些假新闻背后,我们还看到了一些事实的影子,和假话、套话里的一些真话。

我们不妨解读下虎嗅今天的这条假新闻(截取部分段落和句子):

“曾听说某公司在制订发布会媒体邀请名单时,虎嗅被专门剔除出去,理由是“该媒体可控性差”;还有家公司在筹备CEO访谈时准备约虎嗅记者,被公关供应商拦下,“考虑考虑,真的要找虎嗅吗?”很多时候,公司想要通过虎嗅发布某个他们认为的重大消息,但想来想去,为了确保第一落点的安全,还是将通发稿件第一时间先发给别的媒体。

而比得罪巨头更严重的是,虎嗅还极其欠缺讨好受众的能力。在这个不是靠机器、算法、人工智能驱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跟互联网沾边的年代,虎嗅的内容,还是通过编辑与作者,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一篇一篇审核与发布出来。可谓原始而笨拙。

同时,在“如何快速做大微信公号粉丝量”成为显学的当下,虎嗅固执地拒绝让自己变成一家生产情绪的平台,不可避免地对内容传播性造成伤害。现实大家都知道,“内容生产者”无论从流量还是收入上,都被“情绪生产者”全面吊打。

除此之外,雪上加霜的是,直到现在,虎嗅都拒绝跟金主合作不标注“广告”、“推广”等特殊字样的商业植入性内容,因此特别不招金主待见,微信公号徒然拥有百万关注者。”

这段文字里列举虎嗅自己的种种遭遇,看上去有点矫情和“自恋”,但很多媒体都会有强烈共鸣,严肃的内容生产者被10w+的情绪文吊打、部分媒体惨遭企业公关封杀、机器算法和智能推荐碾压传统的传播方式,金主爸爸绑架新闻生产流程......这些都是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的事实。我们也可以想见,虎嗅说要逃离北京,绝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在雾霾、高房价等问题之下,北京互联网产业正在面临的人才可能流失的真实问题。

而好奇心日报今天一条假新闻称,因为财报不好看,华为放松了34岁的年龄限制,允许员工冻结年龄,新闻背后是华为之前饱受争议的狼性文化和对于员工的苛刻要求,这都是有广泛社会讨论基础的话题。

再以洋葱新闻鼻祖“洋葱”为例,百度百科显示,这是美国一家提供讽刺新闻的组织。它以报道讽刺性文章为特色,文章内容涉及国内外以及当地的消息,在它的旗下还有娱乐性的报纸和网站。 由该组织所提供的新闻是对时事的评论,而这些时事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它以真实新闻事件为蓝本,加工杜撰假新闻。虽然故事都是假的,却绝非胡编瞎造,而是用夸张的想象表达对世界观感,是另类的社会评论,因此有不少读者追捧。它模仿了传统新闻的特点,所有新闻均以美联社规格报道。当传统印刷媒体发行量减少,被迫裁员时,《洋葱》的销量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读者阅读洋葱的文章会发现,里面都有强烈而被压抑的事实支撑,甚至选题本身就是基于当时某一社会议题,绝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有媒体人认为,洋葱新闻的精髓在于“讽刺”,讽刺社会现象、讽刺行业怪相,而这正是新闻评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似与人们为什么喜欢讲黄段子,吐槽者和被吐槽者,从洋葱新闻里获得的不仅是泼水节撒欢式的湿身快感,更是一种表达的畅快感,只不过是“一个事实,换个方式表述”。

爱范儿小编今日评论:谣言并不仅仅是破坏性的,他是一面镜子,把现实中一直存在的东西折射了出来,因此,最根本的还是如何从源头上减少谣言和假新闻。

愚人节如同设立了一个安全的边界,所有的传播者和内容生产者,都可以在有限的阈值内,纵情狂欢,这是一年一度的舆论嘉年华。

人们热衷假新闻,就像热衷讲黄段子

假新闻的历史,总是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财新网,今天给我们介绍了假新闻的一个重要源头——黄色新闻:19世纪30-50年代,由于美国报业进入商业时期,竞争激烈,一种带有创新性质的更加大众化的报纸开始出现,充满了煽情性报道、大标题以及较多新闻图片,这些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1895年,威廉·赫斯特和普利策的“黄色新闻”之争轰动美国,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色新闻只是假新闻的一种,当然构成了如今假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边新闻,也养育了大量的花边小报,比如发行量巨大的太阳报。

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新闻都是低俗的,很多时候,编辑们也会弄一些善意的谎言,早在1993年的愚人节,《中国青年报》便在第二版策划了一个专版《说得跟真的一样》,《博士可生第二胎》、《济南将铺设啤酒管道》等“新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说在愚人节做洋葱新闻是当时一种新的尝试,但这也给当时的《中国青年报》带来了一些麻烦。

不过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则新闻背后编辑的存在感,甚至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活力。

信与不信随你,但“要有自己的判断”

一条假新闻的传播威力之所以大,永远少不了受众的参与。在今天的狂欢里,我们还看到了熟悉的低俗标题党,比如这样的:

《重磅消息:预计天津房价将跌50%,北上广深将跌30%》

借助敏感脆弱的楼市散布假新闻,这已然是非常无聊非常low的做法,但很遗憾,今天这篇文章依然轻松获得10w+的阅读量,而关于邓文迪和普金在一起、唐嫣与某某领证的娱乐八卦,也获得了不少点击量。

“假到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于今天满天飞的新闻,你可以选择点开也可以选择不点开,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信,但无论如何,在分享到朋友圈之前请足够谨慎,“还是还有自己的判断”,不信谣不传谣,这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修养,当Facebook、Twitter开始打击假新闻时,我们只能把他看做一个开始,因为谣言止于智者,真正的守门人,还是你自己。